?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天寫文為了什么
寫下這個標題,我思想有了片刻的停頓。說實話,這是個最近在我腦海不斷翻騰攪動的問題。
自從去年11月初參加了寫手圈的30天連續不間斷寫作的活動,這個自己視之為愛好的事便自然的融入了我的生活。
起先,也有一些功利心在里邊,想著如果能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上,再有所被肯定的驚喜,也算是對這份愛好最好的定位。
所以,每天堅持寫,寫的內容小到日常瑣事,家長里短,大到國家政治,生態環保;文風有散文的隨意和灑脫,也有詩歌的輕靈和睿智,更有小說的跌宕和深刻,段子的幽默與個性。
我盡情地在這方天地揮灑著我所有的才情和汗水,殫精竭慮,辛勤稼穡,即使中間歷經傳統佳節--春節,我也未曾怠惰。
這樣過去了三個來月,我忽然覺得自己有了新的困惑。每天的碼字,漸漸成了機械的流水作業,這是很讓我難以接受的變化。
雖然很多寫作的書籍和作家都有說每天練筆堅持的重要,但我覺得他們在怎樣練筆,怎樣在前一天的基礎上有所提升,亦或是怎樣更快的在寫作上檢索自己哪方面存在死角和不足上,我至今還沒悟到更中肯的建議和指導。
誠然,這也存在個體領悟力的差異。但對于大部分寫作愛好者來說,這的確不該是被忽略的環節。
正因為不想讓自己淪為一個機械的,為了碼字而碼字的機器,我在寫作之余,盡可能多閱讀不同題材,不同內容的書籍,以拓展自己思維認知領域的廣博和深度,為自己的文章盡可能開啟多角度的天窗。希望先有量上的積累。
在此過程中,嘗試把自己看過的有感觸的文字和思想,與自己筆下的作品有所神交或臨摹。不斷嘗試用接收到的知識、能力和技巧搭建的平臺上,再放逐自己的所思所想。
那樣的起步臺階會更上一層,我想這應該是目前我要走,不,正在摸索前行的路。
不知道離目的地是更近了還是更遠了,好在有很多檢驗的渠道和方法。只要自己認為作品成熟,時機成熟,拿出來檢驗它好與不好會是件很容易的事。
但我認為自己目前要著急的還不是這事,先自我好好積累,沉淀,完善,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所以回到標題上來,每天寫文為了什么?
我現在可以給到一個比較中肯貼切的答案,那就是為了在做每一件事時,學會讓自己不斷思考,不斷提升,不斷總結,對自我的認知,以及聰明地去做你要做或準備做的事。
就像鳥兒筑巢,每銜一根細枝,都要百般打量,精密計算,仔細安插。一萬次的重復,無數次的往返。但最后呈現的卻是精密別致,構思奇巧安全性能極強的安身立命的窩巢。
這是個盛大的,費盡心力的偉大的工作,絕不是單單只顧埋頭拉犁的馬牛所能做到的。
最近網文瘋火的一句話:別用你的勤奮掩蓋你的懶惰,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