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原文
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點頭稱是,然后生活照舊,那么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類似的文章一樣,都只是一個信息。只有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個觀點之后,受到啟發,改進了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這個信息才是知識。
換一個角度看,衡量你的學習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是:學習之后,你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變。如果你學習之后和學習之前,思考和行為都一樣,那么顯然這樣的學習是無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閱讀,它就只是一些數據;而當你閱讀了內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變你的行動,信息才變成你的知識。
因此,本書對知識的定義就是:那么能夠改變你行動的信息。
A1
首先,什么才是知識,我之前以為,通過閱讀,我知道了一個信息,然后能告訴別人,有這么一回事,我就已經具備了知識。其實,我只是傳播了信息而已,如果這個信息沒有改進我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我只是知道一個信息而已,沒什么了不起的,在這個信息特別發達的網絡社會,任何會電腦的人都可以通過百度了解到這個信息。所以,我只是知道一個信息并傳播了它,只是增加了新信息,并沒有增加了知識。只有那些能夠改變你行動的信息,才算是知識,如果沒有改變,只是增加量而已,沒有質變,有又什么用,我們知道得再多,也不可能多過百度和維基百科。
當然,信息也有質量高低的問題,質量高的信息也許容易觸動我們,讓我們的思考和行為產生改變,但這并不是絕對的,同樣聽到普通的一句話,有的人聽了點頭稱是,然后生活照舊,有的人仔細思考,進而產生了改變。所以,重要的不是信息質量的高低,而且是閱讀者本身對信息的思考,所產生的改變,也就是閱讀者將信息內化為知識這一過程。即使是普通的信息,只要它能改進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它就是一條有用的信息,我們就學到知識了。
顯然,我之前都沒有認真去思考這兩個問題。以前,我認為我很努力地在學習,其實大部分只是在閱讀、增加信息量而已,并沒有學習到知識。還有,每天強迫自己去閱讀各種大V的公眾號,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錯過一篇高質量的文章,錯失一個進步的機會。然而,雖然自己看了不少“深度好文”,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人生。因為,我把信息和知識混為一談了,更是把重點放在尋找高質量信息上,而不懂得,信息質量不論高低,重要的是將信息內化為知識,改變自己的思考和行為,才是真正的學習到了知識。
A2
思考比閱讀更重要,信息也不是越多越好,減少一些公眾號,放棄大量閱讀“深度好文”的習慣 ,少看幾篇不會怎么樣的。把精力和時間放在真正的學習上面,每閱讀一些信息,都要花時間思考,這些信息如何轉內為知識 ,如何改變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而改變我的行動,實實在在的學習到知識,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