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故事6:9歲半孩子低燒5年,生長發育遲緩,慢性咳嗽,鼻炎

1.性別:

2.年齡:9周歲6個月?

3.身高:127cm

4.體重:21kg,特別瘦,在班里是最瘦小的一個

5.膚色:臉色偏黑黃,鼻梁中間隱隱有跟青筋,皮膚干燥;

6當地氣候:冬天下雨多的時候濕冷嚴重;晴天時又表現干燥;夏天很熱;一年四季風大6月梅雨季節,經常連續陰雨,潮濕;整年下雨量偏多;總體夏天濕熱,冬天濕冷,換季時氣溫變動快,非常容易感冒發燒;

7.所在地方:****

8.目前主要癥狀:生長發育慢,低于正常兒童,現在的身高體重落后于正常孩子二三年左右;慢性咳嗽,鼻炎、咽炎;偶發抽動癥;低燒,最近四五年經常當日體溫最高在37.2-37.7左右。身上的皮膚碰上去比平常人要熱一點前腦門也是碰到覺得燙。孩子脾胃功能弱,容易積食。容易打嗝,胃氣上沖。體力差,動不動覺得累;挑食嚴重;免疫力差容易上呼吸道感染

9.西醫病名(孩子的慢性病名) 中重度營養不良反復上呼吸道感染 鼻炎 咽炎 慢性扁桃體炎 慢性咳嗽 抽動癥 過敏性體質

(二)發病經過(從出生說起)

1.詳細生病治病歷程:

月子:2013年6月28日出生,出生體重65量,預產期超過6天,去醫院催產,本來是自然產的,但催產途中,突然發現羊水三級渾濁(寶寶拉胎便了),于是緊急剖腹產。

當時開奶困難,一開始沒有奶水,第一口喝的是普通奶粉。按照當時護士的要求給的奶量。第二天下奶后采取母乳和奶粉混合喂養。10天左右發現大便里有奶瓣。這10天里面開始追母乳,奶粉量減少,母乳量增多,但大便越來越稀,次數增多,有泡沫和粘液便。同時臉上、脖子、身上出現大面積濕疹,去新華醫院就診后開了一些藥膏、中藥液敷臉、泡澡藥液后有所好轉,三到六個月后濕疹才逐步減少。但大便次數越拉越多,月子里最多每天可以拉10來次,當時認為是母乳的緣故,屬于正常現象,沒有過多調整。月子里出現吐奶現象,越來越嚴重。現在看來,當時應該已經出現消化不良。后來此情況一直沒有好轉,月子里面體重增加不多(0.8kg)。現在想可能先天不足,出生時鼻梁就有點隱隱的青色。

1個月:1個多月后去醫院查了一下,查出是乳糖不耐受,同時查出輪狀病毒感染。于是醫生用了蒙脫石散和益生菌(忘了具體名稱了),同時停普通奶粉和母乳,采用了防腹瀉奶粉(無乳糖)兩周。于是大便有所好轉,拉的次數變少,但還是有點稀,也少了一些腹瀉,但沒完全好(這種大便稀的狀態一直存在,直到加輔食之后)。兩周后加回母乳,大便又開始變稀,同時在之前兩周停母乳期間母乳的量也減少,所以最后干脆停了母乳。換回普通奶粉后,腹瀉沒完全好轉,每天也有56,比較稀。但孩子開始不愛喝奶,到后來吃奶變很慢,常一喝就要半小時,沒饑餓感,有的時候奶都變冷了,剩一小半。奶量始終加不上去。好不容易剛喂完奶,有時突然吐奶全吐掉,吐出部分前一頓奶的奶瓣(酸奶樣)。于是當時采取停一頓奶,停一兩餐后孩子胃口會變好,但沒幾天又不愛吃了。這時候發現孩子的身高體重發育都落后同齡孩,拉大差距。同時發現在耳朵后面有顆淋巴結,綠豆大小。

2-3月:臉色不佳,變黃,睡覺時老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百日內哭的很多。換回普通奶粉后,還是腹瀉,拉肚子次數多。濕疹此起彼伏,體重增長緩慢。用了益生菌(培菲康),也沒有太好的效果。現在回想起來,此時腹瀉了太多,傷了元氣,腸道粘液都拉出太多。

4個月:因為體重不達標,剛滿4個月,在長輩的催促下,開始添加輔食增加營養。加上輔食后,并沒有把體重趕上去,孩子脾胃還是虛弱,厭奶厭食嚴重,吃飯吃奶成了老大難。有時候稍稍多吃點,就容易吐,或者干嘔。看了兒保科的醫生,說是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建議我們換奶粉。于是更換了氨基酸奶粉(用了10個月,后來轉深度水解3,4個月),腹瀉好了一些,從一天10來次減少到4,5次。大便中的粘液少了,但還是比較稀,偶爾帶血絲。濕疹倒是好了一些。奶量也一直加不上去,每次都剩奶,感覺可能是吮吸力不足,于是把奶嘴的口開大,好讓他喝完。因為醒著的時候吃的少,所以在他睡著的時候喂迷糊奶。此時他的舌苔就很厚白,但沒有引起重視,認為是喝奶導致的。

6個月:半年左右的時候,因為一直胃口小(其他小孩可吃180ML的奶,我們最多120ML,有時還喝不到),感覺脾胃吸收不行,就試著吃了小兒醒脾顆粒之類的中成藥1-2盒,無效果停了。去新華醫院兒保科看,希望能增加體重。告知需要多吃蛋白質。配了葡萄糖酸辛口服液和其他一些健脾的藥,效果不佳。此時濕疹少了不少。

10個月:小孩不小心從床上摔下,吐了好幾次。于是趕緊去了醫院,檢查說是輕微腦震蕩。掛了營養液和葡萄糖。

10個月-1歲:扁桃體、喉嚨容易發炎,很多時候會發高燒,高燒時會吐。一周歲后到六周歲內冬天幾乎每個月一次,夏天2個月左右每次以喉嚨痛、發紅甚至扁桃體化膿發燒為主,很容易上火,鼻孔里經常有黃綠鼻屎。身體狀態差的時候,晚上睡覺會發出呻吟聲。冬天發燒后會有厲害的咳嗽癥狀(都是吃咳嗽糖漿,好幾種不記得名字)。生病時,腺樣體腫大,容易打鼾。同時開始看西醫,醫生每次都配吃抗生素(開瑞坦,雷他XX, 鹽酸XX等控制咳嗽,具體名字記不清)。一歲左右開始發現下巴下脖子耳后可摸到很多個比較大的淋巴結,有些已經成團變很大一個。去兒外科,醫生說跟他長期上呼吸道感染有關,建議觀察就行。只要不經常發生發燒發炎,就會好。因為他老叫肚子疼,也照了B超,發現有腸系膜淋巴結腫大,之后三年去醫院B超,淋巴結只增大沒變小。

增加輔食后,大便情況慢慢改善,從一歲開始從稀便慢慢變干燥了,變得很干,像葡萄串。肛門老是很紅,拉便的時候有時候帶血絲。

1-2歲:從1歲開始,孩子開始反復發燒,當時對反復發燒沒有太多方法,就是每次去醫院兒科,醫院檢查也都是白細胞高或其他炎癥指標高,基本上用頭孢控制。也看過西醫其他科室,也沒查到具體問題出在哪里。總之一年發燒10多次下來,總是跑醫院,配的都是抗生素、蒲地藍口服液、小兒豉翹顆粒、柴桂退熱顆粒等消炎藥+清熱解毒藥來控制炎癥感染引起的發燒。有幾次靠口服藥壓不下來,通過掛水才壓下來。

同時也跑過幾次皮膚科(開始發蕁麻疹),特別是夏天會多次大面積爆發蕁麻疹,需要口服藥物來控制過敏瘙癢。當時醫生開了一些抗過敏的藥(苯海拉明等)和一些藥膏進行涂抹患處。

2歲半:有一次扁桃體發炎后一直不好,咳嗽了好幾個星期,去看呼吸科,醫院查后說是是變態性咳嗽,查指標發現嗜酸性細胞高。查了過敏源,當時是蛋白過敏2級,醫生告誡要我們小心調理,否則將來容易哮喘。之后連著4-5個月幾乎每天都有咳嗽,已發展為慢性咳。由于看西醫經常性跑醫院吃抗生素,發現出現部分抗藥性(同樣的癥狀之前的藥就壓不下去了,不得不用更強力的抗生素品種),所以想用其他方法試試。首先找的是兒童推拿,治咳嗽和調補脾胃,前12個月每天推,后來每周推2-3(聽從推拿店建議),總體有4-5個月,效果不好,咳嗽也沒好,還是反復發燒。有一次發燒后演變成輕度肺炎,通過掛水(5-6天)肺炎才好。于是停止了推拿。

29個月:之后開始找中醫調理反復發燒和咳嗽的問題(每天10-20次干咳,輕咳)第一位是虞堅爾醫生(上海中醫醫院兒科主任、原院長、上海市中醫兒科研究所所長,徐氏兒科(徐小圃)、董氏兒科(董廷瑤)傳承研究基地的負責人,擅長兒童哮喘、肺炎、胃炎、腎炎相關疑難雜病和紫癜等營養性疾病的診治),在他這里主要調慢性咳嗽,略帶調脾胃,調了3-4個月。效果是:咳嗽時好時壞,脾胃調理效果不佳,身高體重還是長得慢,而且打呼變嚴重,幾乎每天都有,反復發燒的問題沒解決,還是每1個多月發燒一次。

3歲多:虞堅爾這里停看后,隔了1個月,孩子又出現發燒,于是找了第二位中醫唐為勇醫生(上海市曙光醫院西院兒科主任醫師。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擅長呼吸道感染、肺炎、頑固性哮喘、消化道病。當時86歲以上了)。調了1個多月,咳嗽現象有改善,漸漸不咳了,體重也增加了1斤多。后來老先生意外摔跤去世,只能再換醫生。這時候開始注意忌口,容易引起咳嗽的海鮮、魚、雞肉、寒涼水果、酸奶、糖、油炸類等就很少吃了。

3歲半:孩子經常打鼾,期間去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查了一下,發現腺樣體肥大,4/5堵塞,扁桃體二度腫大,建議動手術。當時和長輩們商量后沒有同意做手術,想再找中醫調一下,是否可以萎縮。于是找到同醫院的第三位中醫顧明達醫生(上海曙光醫院東院兒科主任醫師、教授。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兒科分會理事,上海市中醫兒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兒科學會委員,擅長小兒慢性咳嗽、哮喘、肺炎、反復呼吸道感染、腎炎腎病、紫癜等診治)。他的診斷是脾陰虛,但要先治打鼾的問題,再去處理脾胃。于是主要調上呼吸道感染、腺樣體肥大,當中間歇調脾胃。調了半年多,沒有明顯效果,打鼾依舊嚴重。反復發燒還是有,依靠中藥壓制。后期醫生說他的體質得邊清邊補。但這段時間開始體溫老在37.2左右。喉嚨總是紅/淡紅,沒有完全不紅的時候。之后我又跑別的醫院查血常規指標,都是沒病的情況下炎癥指標總有點偏高,比臨界值微微高一點

這段時間的總體情況如下:每隔一段時間體溫逐步上升,直到發燒到高燒,然后用藥后體溫降低,幾天后正常,之后醫生會開始用調理脾胃的藥,但他的體溫就又慢慢上升了,于是加入清熱的中藥,脾胃調理就被打斷。如果不用清熱,體溫就會上升快點,用了就上升的慢點,直到下次有外感或者冷熱變化或者幼兒園中其他小朋友感冒傳染,突然就又發高燒了,如此反復。(當時并沒有意識到脾胃才是根源,雖然一直想著調理脾胃,但每次都有發燒咳嗽打斷,會用一些寒涼的藥物,反而加重了脾胃的負擔,而反復感冒發燒一直就沒調好,也就沒有能夠好好的調理脾胃)。

當時是每周固定時間去看一次醫生,而發急癥的時間又往往看不到醫生,往往發生看醫生的時候高燒已經過去,然后開一些清熱的藥,然后又隔一周開恢復的藥,然后再下一周開調脾胃的藥,但沒過多久就又發燒了。總是感覺看病的節奏不太對。

4-5歲半:由于中藥效果一般,就停了一段時間。每次發燒都是西醫為主,炎癥厲害的時候去掛水。有時候不想用抗生素,就用過去留下的中醫方看著癥狀用。因為每次發燒都是炎癥指標高。

中藥一直看不好反復發燒和腺樣體,身高體重增加慢,和同齡人差別加大,于是到處找原因,去七院看過內分泌科,醫生說是由于孩子本身是過敏兒,加上長期反復呼吸道感染咳嗽,屬于上呼吸道綜合癥狀,配了脾氨肽口服凍干粉加強免疫力。用藥期間確實變好了一點,發燒次數減少。但這類藥不能長期用,吃了一個多月后停止。沒有根本性解決問題。當中穿插看新華醫院的營養科(查出有點胃炎)、兒保科、骨科(說是骨齡相比同齡人小1歲半)。

5歲半:由于老扁桃體發炎,又去了兒童醫學中心看耳鼻喉,醫生說腺樣體沒有改善,有鼻炎,建議先系統治療3個月看效果,于是用了內舒拿噴霧劑+地松磺胺麻黃堿滴鼻液+內服鹽酸西替利嗪滴劑(先特明)治療鼻炎和腺樣體。沒有明顯效果。

6歲:中醫西醫都看不好腺樣體肥大,孩子的扁桃體也常發炎。當時想扁桃體好了,以后可以就不會頻繁發燒了。最后還是決定手術。于20197月在兒童醫學中心做了腺樣體消除,和扁桃體部分消容的手術。術后恢復還好,之后有幾個月也沒有怎么發燒(可能正好夏天,本來在這個季節發燒次數也會比秋冬季少)。身高體重還行,漲了3斤多。就是術后的四個月開始到目前為止變的老愛出鼻血(只要有上火的現象時,就容易出鼻血)又逐步恢復老癥狀,喉嚨老是紅,扁桃體又腫大了。一發燒又是炎癥指標高,還會老打嗝,胃氣上沖的那種現象時有時無。肚擠眼附近腸系膜疼痛還是有,但比之前34歲的時候好一點。疼的沒那么頻繁了。

69個月:此時對各類中醫西醫心灰意冷,就是高燒去醫院配點藥(抗生素、蒲地藍口服液、豉翹清熱顆粒等),于是又到了離家近的第七人民醫院,有次當時看急診的沈醫生說最終需要調理脾胃,雖然不抱希望,但還是無態的想要試試看,于是開始中西醫結合調理脾胃。沈醫生發燒的時候用頭孢抗生素,平時用健脾的一些中藥,她的藥相對不寒涼,但總感覺孩子的狀態沒有好轉,基礎體溫高一直壓不下去,平時白天醒后在37.2-3左右,醫生認為有些孩子的基礎體溫略高也屬于正常范圍。她這里斷斷續續看了一陣,效果不明顯,身高體重也是常規增長。就又停了

大寶此時還開始出現眨眼拱鼻歪頭喉嚨頻繁出聲等一系列抽動癥等癥狀,癥狀不是經常,但也是時好時壞。現在想來是二寶出生后沒多久也出現類似大寶小時候的各種問題,加上和家庭成員老是因為孩子病情喂養方式爭論,影響了家庭氛圍。同時孩子也剛入小學不久,很不適應,容易緊張。

7歲多:這期間孩子上了小學,反復發燒的情況還是有,但一般2,3天內就能降溫(通過利用之前的中藥方或者頭孢),沒有太影響上學,但每學期基本還是有1次嚴重到需要請假掛水的程度。他只要一上火,就會清喉嚨加輕微干咳。咽壁上長期有小濾泡增生。同時會發出喉嚨抽動(嗯、嗯聲,當中間隔一兩秒)的聲音,眨眼拱鼻歪頭等動作已不太有了。就是會喉嚨發出嗯嗯規律的聲音到目前為止還是會間斷性發作。體質還是容易積食上火,身高體重落后。

79個月:當時二寶也出現大寶類似的反復發燒咽喉扁這塊老發炎的癥狀,而且老二癥狀更嚴重都有疳積的癥狀了。總覺得兩個孩子的調理都不對癥,也搞不清到底要怎么調理。就決定再好好找個醫生看看,先在上海這邊找擅長治療疳積的醫生,找到了倪菊秀醫生(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兒科分會理事,上海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運用純中醫、中西醫結合等方法治療小兒厭食癥、小兒疳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兒童多動癥、小兒急慢性腹瀉與消化不良、小兒黃疸、嬰兒肝炎綜合癥等疾病)。先是二寶去看,之后加入大寶,但看的時間不長,起初看了一個多月,當中放暑假回老家還中斷了1個多月。回來后又每周去看一次(中藥方每次都會調整太多了就不寫了)根據情況調整用藥。碰到上火時或發燒時,會用到的藥有小兒清解液,浦地藍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口服液加一些清熱的中藥。當時共看了四五個月,之間只有兩次高燒(有一次高燒說胡話),這兩次高燒時用了羚羊角粉。當時孩子因為胃口差,消化吸收能力很差的,老容易積食舌苔厚膩等問題,這中間也用過扎四縫扎了四次大寶的反復上呼道感染引起的發高燒在夏天的時候發燒次數減少,只是老出現清喉嚨,干咳,喉嚨微紅內火重的現象總是不能很好的斷根,時好時壞。身高體重有所長進但不多只長一兩斤(前一年只能長一兩斤)。于是治療到11月份后,倪醫生認為基本好轉,脾胃也調整到位,抽動癥的癥狀也不明顯(倪醫生并沒有對抽動癥做針灸調理),可以不用再每周去調理,還讓我們在12月份去膏方用于進補身體。雖然我們不是很認同大寶已經調理好的結論,但基于醫生的結論,我們還是停了每周的中藥。按醫生的說法,在12月份配了膏方,吃了幾次,很快就開始有點體溫上升上火嚴重,加上一直低燒的問題也并沒有解決(以前也試過在一直低燒下去驗血就發現炎癥指標會微微偏高),感覺還是虛不受補,于是停了膏方。從那以后,孩子發高燒基本沒到40度左右了,發燒時都38多,偶有1、2次到39.2度,用藥后馬上退了。

8歲半:停了中藥后,除了管控忌口一些飲食外,基本沒有看醫生調理了。之后有癥狀,就是自己用以前的類似藥方解決。這期間有發燒,但沒高燒,發燒后用藥也很快下去了。當中看過營養消化科、感染免疫科。感染免疫科查了過敏源和免疫指標,發現塵螨6級過敏,IGE高達1700多(正常應該<300),同時免疫指標偏低,接近臨界值。

之后上海爆發疫情,封鎖了約3個月,期間看了羅大倫的書,學習了他的脾陰虛方,開始了解到一些食療的方法。用下來感覺嘴唇跟舌質沒有那么紅,上火現象好轉。但書上說最多用2周,所以2周后停。疫情期間出現積食都是用焦三仙+雞內金,發燒咳嗽時用以前中藥方解決。孩子的整體情況并沒有真正向好的方向發展。遺留問題一直存在。

9歲:當時聽說廣州漢唐仁心在治療疳積嚴重的孩子上有特長,當時二寶也是疳積嚴重,從網上了解了很多類似癥狀的孩子在那里看好了,就去那邊求醫。大寶也一起調理了,主要調脾胃和治療低燒。先是6月初網診,吃了配套的中藥,7月底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了廣州面診(吃中藥+推拿),面診了一個多月,老大由于開學上課的原因,提前回來,回來后繼續網診了一個月。效果:身高體重沒有明顯改善,咽炎、鼻炎、流鼻血干咳等問題都沒怎么解決。這個醫生是扶陽派的大概藥太補了。總之上火得很,又出現黃綠鼻屎

9歲半:從同是疳積寶媽那聽說了食療法,于是停了中藥,參與了特訓班,也停了牛奶。吃了1個半月的健脾粉和濃米湯(由于上學的原因,中午那頓的濃米湯沒有喝),中途有一次因為積食,喉嚨有點發炎,發燒到38.3,用了食療的四部曲+扁桃體的方,沒有用中藥和西藥,很快就正常了。最近感冒了一次,咳嗽多。用了食療群中的一些咳嗽方子,咳嗽好的差不多了。沒多久又一次感冒后的咳嗽到現在一直不好,喉嚨也帶有點疼的,但也不是很疼的那種。自己也是學藝不精,試了一些食療方好像沒什么效果。平時每天都會斷斷續續地咳幾聲,早上起來會咳一陣,晚上7、8點左右又會咳一陣,鼻屎是黃綠色。現在感覺像是慢性咳也沒有去管他,好像對他的吃飯睡覺沒有太大影響。等基礎食療吃上再觀察。

是否長期用過激素、消炎藥(從出生說起):

兩歲前每月發燒一次左右,幾乎都是扁桃體發炎,血項檢測都是炎癥指標高,所以吃了很多抗生素的藥;偶爾幾次發高燒,炎癥指標很高時掛水,一年大概2,3次;2歲半的時候肺炎掛了5天的水。6歲時腺樣體手術間也掛水也一周左右時間。之后6年看中醫比較多,一直吃中藥調理。因為老發燒的問題用到的寒涼的中藥也非常多。一年中也會穿插1-2次看西醫,偶而在發燒時也吃過或掛水過抗生素,掛水一年大概1-2次。

1-2歲濕疹蕁麻疹嚴重時用了一些帶激素的藥膏,但沒有長期用,只有5歲多的時候用西醫治療鼻炎時用過三個月的激素噴鼻(內舒拿噴霧劑和地松磺胺麻黃堿滴鼻液還有一個記不清了),其他就沒有了;

3.是否做過手術:

2019年7月做了腺樣體消除和扁桃體部分消融手術

(三)孩子的喂養情況(從出生說起,飲食特征):

出生:一開始開奶困難,第一口奶吃的普通奶粉,之后母乳和奶粉混合喂養;10幾天開始發現大便中出現奶瓣;之后吐奶比較多量大,拉肚子等。前2個月母乳/奶粉混合喂養;一天當中三頓母乳+兩頓奶粉,根據母乳奶量來定;一個月就有點厭奶了,吃的不多

2個多月因乳糖不耐受而停了兩星期母乳,后來母乳太少了就逐步斷了母乳,以奶粉為主。3,4個月后用氨基酸奶粉,持續8,9個月。之后轉深度水解奶粉,用了3,4個月。

4個月后開始添加輔食,嬰兒米粉。每三四天增加一種。孩子不愛吃,厭食厭奶,食量很小。想各種方法讓孩子多吃一點,喂迷糊奶之類。當中有幾次公公加了幾次水果的汁液給孩子吃。因為消化不良的原因,吃奶還是輔食都很不好,身體生長緩慢。長輩們會不自覺的強喂孩子吃,很多時候不想吃了,一定要把一碗飯喂完。好不容易喂下去,小孩有時一口一下子全吐出來了。有好幾次喂到吐為止。孩子的對食物的興趣從來都不高。想著孩子不想吃輔食那多喝奶也一樣的。

1歲半前輔食吃量很少,以奶粉為主。因為長重不理想,在醫生推薦下,用雅培的小安素奶粉。吃過益生菌一段時間。平時輔食給孩子都是他比較愛吃和容易咬的食物。孩子比較挑食,盯著一兩種菜吃,其他的不感興趣。他吃硬一點或者稍稍大一點的食物(比如非常小的肉沫)就容易干嘔,所以之前一直不愛吃肉,到了大班才開始喜歡吃肉。吃的其它食物也都是軟的好咬的為主。

2、3歲的時聽說小米粥養胃好,于是一段時間早上天天喝粥再加上動不動發燒生病時也常喝小米粥;長時間這樣吃可能是胃酸多,后來喝粥后有加重吐的現象,就不太常給吃小米粥。

3歲前吃的水果較多,藍莓、草莓、香蕉、火龍果、獼猴桃、蘋果、梨等吃的多。后來看中醫后,知道水果對脾胃不好,就吃得少了。主食以米飯為主喜歡吃花菜,豆制品,青椒,茭白,土豆。

5歲后愛上了吃豬肉此時喉嚨不會卡到老干嘔,喜歡肉包,紅燒肉,喜歡重口味。對其它肉都不太感興趣。對有骨頭肉的都不喜歡吃。喜歡吃的東西很單一,品種不多。到現在也是很多食物不吃,挑食。

后來接觸到了中醫后,有了忌口一說,可以給他吃的東西更加少。忌口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孩子從小對食物就不太感興趣,吃飯很慢,還常常剩很多,這種情況到6、7歲后才有好轉,只是現在很挑食,有喜歡菜就多吃點,沒有就少吃。早上胃口很差,吃個小肉包就飽了,目前以吃飯以米飯為主,面食類吃的較少。喜歡的菜就那幾樣,也不太去變動,變了也不愛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2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24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8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8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8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1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16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1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9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5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