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蓮是一個很苦命的孩子,三歲爹就死了,十二歲的時候,娘也在一場大病中逝去。往后,就跟著哥嫂和祖上的老一輩生活在大雜院里。
娘死的那年正好在鬧災(zāi)荒,唯一疼愛她的姐姐翠娥也在那年嫁人了。翠蓮頓時就感到?jīng)]了依靠,干什么事情也總是小心翼翼的,深怕一不小心,自己就被活活餓死。不過,翠蓮也還算懂事,每天一大早就出去掙工分,干活也總是撿最重的做,回到家也總是幫嫂子照看侄子。所以,翠蓮在這個家也還算討喜,只是翠蓮總是把姐姐偶爾回娘家給她的錢藏在鞋底,也從來不敢把自己新買的布匹放在顯眼處。
年復(fù)一年,翠蓮都已經(jīng)二十三歲了,在那個年代同齡的人早已經(jīng)是孩子他媽了,最不濟(jì)的都已經(jīng)分了人戶,只有翠蓮還每天都跟著生產(chǎn)隊掙工分,幫侄子換尿布。
終于,有一天媒人上門提親了,那天翠蓮正好從山腳背了一大撂牛草回來。媒人一看,心里暗喜,這家姑娘一看就特能干活。說明了來意,也把男方的家庭情況大致的介紹了一遍。翠蓮一聽便不中意了,因為男方也是一個沒爹的孩子,娘也在第二年改嫁別處但沒有帶上他。從小失去爹娘疼愛的翠蓮是多么渴望嫁給一個父母健在的男子。翠蓮很干脆的便拒絕了,理由是,侄子尚小,家里得有人幫襯著。
翠蓮嫂子在一旁聽了可就不高興了,立馬垮下臉說:“你這樣說來,倒是我們不讓你嫁人咯,少了一個人雖然少了一個干活的,也少了一個吃飯的。”聽了這番話,翠蓮也沒有再說什么,但就是死活不同意這門親事。可那個年代,婚姻大事哪輪到一個姑娘自己做主。
很快,這件事就驚動了大雜院的其他長輩,翠蓮被抓到堂屋里跪著。大雜院的長輩也都開始批斗起來,說她沒有一個女娃的樣子。
可是,不管他們怎么說,翠蓮依舊不改自己的意愿。翠蓮大伯見她死活不從的樣子,立馬操起了鞭子,看著麻花辮大小的鞭子,翠蓮一驚,本能地站起來在屋里亂跑,翠蓮大伯瞧見她這一舉動更加來氣,揪起翠蓮就往偏房拖,關(guān)上門一鞭一鞭地抽打著翠蓮。
屋外的人,聽見鞭子抽打的聲音都不寒而栗,但是誰都不敢上前一步,更別說進(jìn)屋勸一句。起初,翠蓮還會哭出聲來,到后面就任由那個鞭子嵌進(jìn)自己的肉里,也不會吭一聲,直到眼睛里冒起了金花。有那么一刻,翠蓮在天堂看見了自己的爹娘,在那里沒有疼痛,娘正端著她最喜歡喝的米酒,露出燦爛的笑臉,向她伸出手來。
看著翠蓮昏了過去,翠蓮大伯也就沒有在繼續(xù)打下去,扔下鞭子,破門而出。翠蓮她哥多少還是有些心疼的,看見大伯出去了,立馬就跑進(jìn)偏房將翠蓮抱了出來。
翠蓮的衣服全都破了,身上也全是鞭痕,血淋淋的。此時的翠蓮就像一條忤逆了主人意思而遭狂打的小狗,可憐至極。小狗雖也奄奄一息,但仍不忘呻吟,翠蓮嘴里也仍呢喃著:“不嫁,不嫁。”
翠蓮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天中午了,翠蓮的姐姐翠娥聽到消息,馬上就趕過來了。翠蓮醒來,看見姐姐陪在自己的身邊,欣慰了不少。
“你會幫我的對不對?”翠蓮握著姐姐的手,虛弱地問到。
“翠蓮,都是命,我們得從啊,你過去好好生活,人少,你們多勞多得,沒人和你分和你搶,他從小沒爹沒娘,說不定更有疼愛之心。”
聽了姐姐的這番話,翠蓮徹底死心了,原本以為最能體諒自己的姐姐也勸她認(rèn)命,她還能抱什么期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怎敢不從。
一個月以后,翠蓮的傷基本痊愈。媒人便上門來催著翠蓮去看人戶,這次翠蓮沒有拒絕,而是選擇了順從。她不知道素未謀面的那個男人是不是值得她托付終身?她不知道那個男人是不是會給她一個安穩(wěn)的家?如果她能預(yù)知未來,當(dāng)初她是寧愿死在亂鞭下,還是情愿跳進(jìn)火坑?只要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