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視頻上推薦,將自私的基因與自私的人性相關聯。我承認我心中自私陰暗的部分被吸引,看《自私的基因》時一直在試圖尋找我心里暗暗猜測的證據。
但真正看完這本書后卻發現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樣。
作者自己也強調,很多時候是很多人曲解了這本書名,或者偏見地將基因的進化準則也上升到人性上。人是復雜的產物,當然自私是核心,但也有很多利他的時候。
《自私的基因》講述的核心邏輯是:世間萬物就是基因延續的載體。人類當然也逃不掉基因的控制。
看完之后難免有種陷入自我懷疑和消極的階段。將動物體龐大又錯綜復雜的體系分解為微小基因的控制行為,又詳述了動物的一些與人類相差無幾的反應,發覺人類確實也不過如此。都是相同的本質外,包裝了復雜社會的大衣,統一的動物行為罷了。
這一切的動物性表現背后大佬就是自私且不斷進化的基因。認識了基因的厲害之后,徹底更換了一種微觀視角重新觀世界,觀世間各種情感……思考到底基因如何控制我們?思考我到底是誰?我是自由的嗎?到底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如果看完《自私的基因》之后只得到這些鉆牛角尖的疑問及偏激的消極共鳴,那就需要再好好讀讀這本書了。
我想即使真的到我們與神相會的那一天,這些人類的終極問題仍是存在且遙遠的。那就暫且邊體驗邊思考,先考慮好我們的現在。
《自私的基因》在“好人終有好報”一章節里用實驗結果說明善良、寬容,不嫉妒,才是長久的贏家策略。
雖然基因為了能夠在多變的環境下延續,天生具有自私性。但生物界最終會趨向于ESS(生物平衡狀態),這就培養形成了生物的利他性。反對基因的自私本質。
特別是人類,在基因、文化和思想的多重影響下,擁有對抗自私基因的巨大潛力。不婚不育就是其中一個強有力的武器吧~
作者道金斯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忠實擁護者。在達爾文主義的世界里,成功并不是贏得金錢,而是獲得后裔。道金斯冷靜地從基因為延續的角度去理性分析自私的基因,用實驗和計算數據進行佐證動物界的利他和平衡行為。
所以,作為基因的“機器載體”,我們不得不順應其基本的生存法則。但我相信我們在囚籠之內還有一定的自由,可以運用人性之善反抗不善的本性。我想這才是我們目前追尋的目標吧。
受近期經歷和《自私的基因》啟發,做了一幅畫。
本來畫功就不行,看來要遠離這些稀奇古怪的畫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