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其他平臺上看到有其他作者介紹CloudQuery,這不巧了么,我剛好也在用。但是看有些作者真的沒講清楚這款產品它的真實作用和特性,所以今天就來講講這個CloudQuery到底是干啥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阿里云DMS,它是阿里數據庫服務平臺的云版本,提供免安裝、免運維、即開即用、多種數據庫類型與多種環境容易的web數據庫管理終端,好用,但是要錢,企業版一年算下來也要將近5000塊,而CloudQuery可以說是它的免費替代品。
下面就具體來說下我的一些使用體驗。
下載&安裝
下載地址:http://cloudquery.club/download
有多種下載方式可供選擇。官方主要是分了離線安裝和在線安裝。每種安裝方式又分了完整版和標準版(不帶審計模塊),可以按自己需求選擇。安裝很方便,20分鐘搞定,只要運行官方提供的一個腳本就可以直接拉取鏡像啟動服務。
因為他們使用容器化部署,所以支持所有操作系統,推薦配置如下:
安裝成功后就可以訪問登錄頁,訪問 ip+9898端口,有3個內置賬號可選,登錄之后可以自己修改密碼,變成自己的賬戶。
連接數據庫
目前只支持MariaDB、MongoDB、MySQL、Oracle、Redis、SQLServer、達夢、PostgreSQL這幾個數據源,雖然覆蓋了目前只用最多的幾個主流數據源,也有國產數據源支持,但總體來看數量還是不多。
哦,有一點,對于每個數據庫的特性支持它還是做的挺好的。像Oracle這種元素特別豐富的數據庫,也很好地保留了它的特性。
數據庫常用操作
數據庫常用操作沒什么問題,語法提示、事務提交/回滾功能支持手動/自動模式、結果集都符合我們日常操作習慣。語句收藏、個人文件夾可以快捷提取常用SQL語句,被數據庫腳本虐過的人大概都會愛這個功能。
權限管理
權限管理算是CloudQuery的一大特色,官方稱基于RBAC模型,做了超細粒度劃分。我看了一下,整體來看,他的權限管理還是分為兩塊,系統權限和操作權限。
系統權限可針對用戶的基本信息、所屬部門、角色進行管理,在「系統設置」-「系統權限」-「角色管理」中,可創建角色并分配對應權限至個人。
操作權限可以對用戶進行訪問連接和操作權限的分配。「Owner設置」-「連接管理」,在對應數據庫下「權限管理」-「數據操作權限」中創建需要的權限,目前權限細粒度到表格,還沒有到表格內行列權限。
同時,CloudQuery上還有一個「權限集管理」,可以更加便捷地授予或回收用戶權限,不需要再一個一個去選擇權限。在創建數據源成功的時候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初始權限集,這樣對于這些基礎權限就不需要再花時間去進行手動配置。
設置完數據操作權限后再進入「角色管理」創建角色,將權限分配至個人。
在進行權限設置的時候有一點不太便捷的是它的權限管理和組織架構還是有些分離。在組織架構中添加用戶后無法直接在這個地方對配置用戶權限,而是需要進入「系統權限」中去配置他的系統權限,再去「owner設置」中配置他的操作權限,路徑有點分離也有點長。
應用管理
在對應數據庫下可連接第三方應用,比如公司的報表系統或CRM系統之類的,如果應用語言是JAVA,CloudQuery可探到應用的數據,進行應用分析。
先在「系統設置」-「應用列表」中添加應用,再進入「Owner設置」,在數據庫下連接應用。
應用分析主要有三塊,可視化展示「今日常用圖」;TOP SQL、慢SQL排行,可查看應用中SQL執行次數排行,對平均耗時比較長的SQL進行篩選,排查相關有問題的SQL(因為今日未執行,所以我這邊的圖就沒有啦,下面這張圖大家將就看哈哈)
審計分析
很多數據庫工具都不具備數據庫審計分析功能,只能記錄操作日志,而CloudQuery配備了審計分析功能。
但是目前看來,審計功能還非常簡單,只包含了執行語句的審計分析統計和審計明細。希望官方后期能對審計功能這一塊進行更加完善的設計,讓審計功能發揮出最大價值。
好了,對CloudQuery的使用體驗大概就是這樣,總體來說,這還是一個不錯的產品,作為一款免費的數據管控工具,目前基本可以滿足我的日常操作。就官方對產品的維護和對用戶的反饋來說,這是一款值得我花時間去等待它變成熟的產品。我會持續使用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