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邊的環境真是至關重要,我們這一代從小勵志劇看得不少,一直受著某種影響,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但是勵志劇沒告訴你的是,如果你只是在原地等待,未來不僅不會變得更好,甚至會不如現在。
昨天,有個認識好幾年但不熟的朋友因為偶然的情況下得知她失業有一段時間了,然后她和我說的是,她想去哪家里人都不支持,導致她現在只能在家里繼續待業著。我想說的是,可能主要原因是在她自己身上,而她卻把所有導致現狀的責任都歸咎于家里人不支持她出去闖。直到現在我也還沒有更多的和她就這個話題而聊更多,一是苦于最近比較忙,二是我也不知道以我的觀點和她談更多關于個人決定及環境影響的意義何在。所以這是我今天決定寫這件事的初衷之一,若她能看到這篇文章,希望能理解更多吧。
關于決定,如果總是思考太多,最終的執行是會直接導致結果的。當然,性格一貫就慢的人,在執行力上是一定會有所保留的。其實,你不必把所有利弊都考慮得太全面,因為事態的發展如果你能完全掌控的話,你要考慮的只是大概的一個輪廓方向就好了,沒有必要去將每個細節都具體化,你總要預留一些空間以便隨時轉變,反而,如果你將細節太過具體化,而發展軌跡卻有所偏離的話,這會讓你對自己的判斷、統籌能力產生質疑。
其實你是可以創造一個有利于自己決策環境的,應該這么說,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改變著我們的環境,也經受著環境的改變。置身其中,可能你無法準確的判斷,那些對你有利或是有弊,現實就是你渾然不覺的參與其中,且還自得其樂。試著去選擇性的拒絕一些對你不利的影響吧,選擇性去面對一些輿論及傳播,更要保持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拒絕人云亦云。深處信息的洪流中,我們有時難免會跟隨其中,但你不知道,獨立思考對你有多重要。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比比皆是,XX假新聞被瘋轉10+萬次的事件也屢見不鮮。在當前這個自媒體時代,我們更應該高度保持獨立,從而拒絕轉載別人的動態,你就是自媒體的中心,哪怕發一張自己在某個山頭郊游而取的圖片都比將別人的雞湯當良藥來得更有意義。我是會偶爾屏蔽一些喜歡刷屏且無意義的好友動態,畢竟我的生命有限,不想將更多的時間浪費在這些沒有意義的狗血當中。前段時間和一個HK同事聊到關于去年"占中"問題,我問他是否有參與其中,他說沒有,首先因為他對帶有政治性質的事件關注度不高,另外他也不清楚該行為的意義何在,和他的表達方式有出入。而且他還發現了,很多人是內地過去拿報酬參與其中的。因為工作關系,身邊不乏接觸到那邊的人,在他們身上我看不到任何的"左派"思想。對于該類事件更多的是當中有些人抱有一些另類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去煽動某些輿論吧,更多的普通人只是想怎么讓自己的日子過得輕松一點吧,畢竟沒有太多人在面對高昂的房價及失業率之余還有多余的精力去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
我們這一代人,或許遠遠沒有表面看到的那么堅強與快樂,從小生長在IM逐漸發達的路上,多少會迷失自己的方向。不過,現在驚醒還不晚,你說呢?
作者:os
微博、微信公眾號:imonlyst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