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地方的附近沒什么好吃的,故我十分不愿意動腦想每天吃什么,經常逮著一樣食物連著吃上很多天。
年初在一家綿陽米粉店連著吃了幾個月,午飯晚飯都在那里;點的東西也是固定的,午飯是一兩筍子米粉少油,加一個鍋盔一個煎蛋,晚飯單點一個少油的筍子米粉。
店面很小,估摸二十多平米的地方。入門處有一個恒溫箱,里面放著豬肉陷和牛肉餡兩種鍋盔;堂中擠著五張桌子,放的是長條凳,能比獨凳坐下更多的人。再往后的取食窗口處,放著好些調料:芹菜、香菜、蔥、酸菜、小米辣,旁邊還有煎蛋跟咸鴨蛋。人不多的時候,她會問客人有什么不吃的,按需調好端過去;人多的時候忙不過來,便叫客人自己在取食窗口取餐,調料什么的,一應自助。操作臺在取食窗口后,小小的地方放滿了各種工具,里面站兩個人,都略嫌擁擠。
她家米粉很合我的口味,制作起來也迅速簡單,能為我這樣吃東西很慢的人,節約很多時間連著吃了幾天后,煮米粉的阿姨便記住了我,只要我走進店,便揚著笑臉問我:“美女,今天還是一兩少油嗎?“
我喜歡同她聊天。慢慢就了解到,她一個人,開了兩家米粉店,她獨自一人在這邊,另外一家店請了兩個人,交由親戚幫忙看著。有一個兒子,正在念高三。
她的脾氣不算太好,每當客人或者是外賣員催的時候,她的聲音就會提高,但并無其他意思。好在去她那兒吃的都是年輕人,也大多明白她獨自一人經營店面的辛苦,所以也無甚摩擦發生。
大約我常常找她聊天的緣故,所以她經常給我優待,碗里的一兩米粉的分量,跟同去朋友碗里的二兩米粉差不多。
我通常選十二點半之后再去吃,那時候人相對少一些。由此便可以吃到她放好調料的米粉。我喜歡吃她調配好的。有幾次人太多,只好自己去放配料,無論如何也覺得味道不夠好。于是有一次跟她聊天的時候說起這個,我說:“你放好配料的粉就是比我自己放的要好吃很多。“她雖一味謙遜著道:”哪里有,哪里有,都是一樣的佐料。“可臉上的神情分明是很高興的。自那以后,無論忙與否,屬于我的那一碗米粉,她都會給我放好配料后再給我。
我雖不是一個挑剔的人,但長久只吃一種食物,也覺得太單調,難免想換換口味,去別家店吃。于是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去。
再次去她那兒吃的時候,是八月底。店里換成了兩個人,一個小男生,另外一個女人跟她差不多年齡,容貌也相仿。
我有些差異,問那個女人:“你們換人了?“
“沒有沒有。“那個女人連忙笑著否認,”這是我侄女的店。我們過來幫她看幾天。“
“哦,那她呢?“我接著問。
“她兒子考上大學,她帶她兒子出去旅游啦。“女人很驕傲地同我說,彷佛是自己的兒子考上了大學一樣。
我由衷為她高興,想當面跟她道聲恭喜。于是接連幾天去那里,可惜她都不在。她孃孃母子煮出來的米線口味太重,我不太吃得慣,遂去的少了。
九月的一天,我拎著些水果再次去那家綿陽米粉的時候,店里依然是她孃孃母子。我問:“她還沒回來啊?“她孃孃告訴我:”回來啦,但是她去了另外那家店,在學校旁邊,生意好,忙不過來。“
我有些失落,自此沒再去那里吃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