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從男神嘴里聽到這本書時,只有一個感覺:名字夠長!
分解開來解釋,多崎作是主人公的名字。
“沒有色彩”是因為五個人的名字,來自于一個五人小團體,他們因參加一次暑假作業的義工活動結緣,從此變成高中時期一個“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的和諧有序的共同體。
每個人的名字都有色彩“赤松、青海、白銀、黑野”,所以彼此簡稱為“赤、青、白、黑”只有多崎作的名字里沒有色彩,所以他們稱呼他為“作”,制作的作。
也許對制作有天賦,長大后的多崎作成為鐵道工程師,負責建設車站。而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眺望火車站。
“想象乘客熙來攘往的身影,聆聽站內的廣播和發車鈴聲,浮想站員名敏捷利落的身手。”
《巡禮之年》是三組鋼琴獨奏組成的一套專輯,由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作曲。一般被認為是李斯特最杰出的作品,為李斯特音樂風格的集大成之作。《巡禮之年》是整本書的背景音樂,一路指引著多崎作去探尋。
這符合村上春樹的一貫風格,會在作品中加入許多音樂元素。他對爵士樂很感興趣,深受西方音樂的影響。(作家的經歷和喜好豐富,會讓作品更多元化。)
“巡禮”是指有特定目的的旅行。多崎作的巡禮,是為了找到一個真相:為什么當年會被五人小團體拋棄?這件事困擾了他16年,被拋棄之初,“多崎作只想著死這一件事”,他獨自一人泅過幽幽的黑夜。
“以前習以為常的色彩,如今看上去似乎隔了一層特殊的濾光鏡,變成了不同的顏色。以前從未聽到的聲音如今可以聽見,而從前能聽見的聲音如今卻聽不見了。”
獨自一人在漫漫長夜中踽踽獨行,不,他甚至沒有往前走,只覺得死亡離他那么近。在死亡邊緣徘徊的半年間,瘦了七公斤,變了體形,也幾乎變了容貌。
直到他做了一個夢,一個被強烈的嫉妒折磨的夢。
嫉妒是自己給自己的枷鎖和牢籠,是“自我囚禁,并非被人憑暴力關進去,從里面鎖上牢門,并親自把鑰匙扔到了鐵欄外面。而且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知道他被幽禁在那里。”
結識了讓多崎作傾心的女友沙羅,比多崎作大兩歲。她覺得多崎作心里存在一點兒問題,扎得很深,于是在沙羅的鼓勵下,多崎作開啟了自己的巡禮:去尋找當年被另外四人拋棄的原因。一個一個拜訪,一點一點接近真相。
這是一部自我認識的書。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當真沒有色彩嗎?
多崎作的心理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就是那個人群中毫不起眼的我,沒有特色沒有奪人眼球能力。不明白A為什么有吸引人的大長腿,天生的衣架子走在路上誰都忍不住回頭看;為什么B能幽默自如,和誰在一起都舒服自然,容易讓人親近。成長中的我們,心理還不夠強大時,總會在肯定別人的同時否定自己。
多年以后,作已經36歲。在一一拜訪的過程中,他也算是一次重新自我認識吧。當初以為“名字里沒有色彩就等于人生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原來在朋友眼中是這樣的:
如今已是雷克薩斯銷售經理的青說:“你在我們那個團體中,始終扮演者令人有好感的英俊少年角色……我們的母親都是你的粉絲。”
如今在名古屋享有盛名的培訓公司創辦人赤說:“在我們五個當中,你的精神大概是最堅強的。和文靜的外表相比,有點兒出人意料。”
經過輾轉,才在芬蘭找到黑,如今叫“惠理”,她坦言:高中時代,作為異性,被多崎作強烈吸引,自己很喜歡他。
是的,他不是沒有色彩的多崎作。盡管等了16年。
就像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玲的那句詩:“我們不一樣,我們都很棒。”
這是一部直面傷痛的書。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謊言,背后是晦澀難懂的真相。
“心與心之間不只是通過和諧結合在一起,通過傷痛反而能更深地交融。疼痛與疼痛,脆弱對脆弱,讓彼此的心相連。”
在惠里那里得知事情的真想以后,多崎作終于接納了一切。
曾被親密無間的小團體拋棄;曾經獨自游過黑暗的大海;就因為大家都認同多崎作足夠強大,能在黑夜中整理好自己的傷口,才一致決定拋棄他……或者當初他們沒有那么做,或者什么事也沒有發生,16年過后,當每個人各盡其力,過著各自的人生,也許最后還會殊途同歸。
多崎作明白的這一瞬間,文字里充滿樸實的希望。我竟然開始懷念曾有的高中時光,當初以為自己終于要離開地獄,最后發現自己離開了天堂。
直面傷痛,讓那些傷口結痂,才成生出心的骨血。就算在黑暗的河流中不明方向,筋疲力盡,最終會在平坦的大路上健步如飛。
這本書以絕望開頭,以希望結束。
開頭多崎作只想著死這件事,那時候要跨越隔斷生死的門檻,分別比吃下一只生雞蛋還簡單。
結尾處,多崎作想起惠里的話,“我們堅定地相信某種東西,擁有能堅定地相信某種東西的自我。這樣的信念絕不會毫無意義地煙消云散。”不知道多崎作會不會和沙羅在一起。沙羅說:“等我三天”。三天以后呢?多崎作還在等待中?還是他們已經牽著彼此的手,在每一個夕陽中投下細長的影子?
這個中間,是多崎作的巡禮之年,16年,時間夠長,愿意與自己相處,與往事干杯。
許多讀者說,這本書村上春樹只用了兩成的功力,里面沒有復雜的隱喻,從讀第一句話“多崎作想怎么死”開始,到他被五人團體拋棄,一直有一根線,牽著你往前進。所以,好讀。
很多人喜歡讀,這本書出版一個星期,就創造了銷量100萬冊的記錄,前無古人。
每一個喜歡村上春樹書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而我,僅僅是為了追隨。
我是魔鏡,一個創業中的作文老師。
做一個既有書香氣又有煙火氣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