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老爹戴著老花鏡翻著那個破爛的小通訊錄一個一個地撥電話。這是他每年元旦和初一的傳統節目:聯絡日漸凋零的老友舊親。今年,又加了一項問候:沒陽吧?啊?陽了呀?那好了沒有?
幾乎無一幸免,差別只在于是正在渡劫,還是已經渡完了劫。
這是一場對老年人極不友好的災難。老爹這幾天念叨最多的就是“我都九十了,死了也值了”。但他突然很聽話地開始吃雞蛋、喝牛奶、服用VC片了。從前,都是因為不喜歡而不肯吃的,勸多了還急。
新十條一出臺,我立即上網搶了幾百個N95以及板蘭根、感冒靈之類,堂姐支援了一波化痰止咳的藥。退燒藥我下手晚了,沒搶到,同時,腦抽沒重視抗原試劑,第一時間沒買,想買時自然也斷貨了,幸虧這兩樣妹妹支援了一波。
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濕巾、消毒洗衣液搶了一批,但一時大意消毒酒精沒及時補貨,想補時已經發不出貨了。趕緊搶了幾瓶84。
至此停掉了網購,隔一天或兩天出一次門。兩個去處:第一,超市采購,按采購單速戰速決;第二,給住在二百米外的M姨送吃喝。
像耗子一樣一路溜邊小跑,盡量縮短在外面的時間。回到家,酒精噴房門、鑰匙、手機;口罩里外噴上酒精后扔掉;大衣內內外外噴酒精后掛到陽臺上去“隔離”;靴子用酒精濕巾擦一遍;買的東西噴酒精扔陽臺“隔離”;鉆進衛生間,把里面的衣服脫光扔洗衣機開始清洗;再洗個熱水澡。
借著互聯網以及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戰疫伙伴,我自認有科學正確率95%以上的、實時更新的防疫信息,以及高科技手段搶物資,但我只能勉強拖延自己和老爹感染的日子,卻完全沒有指望能逃過此劫。咳嗽一聲就想,媽呀我中招了。打個噴嚏又想,這回看來沒躲過去。嗓子干、臉發燒,都能嚇自己一跳。
如果讓老爹他們自己來應對,那簡直沒有出路。
第一,是他們的舍不得。舍不得囤那些大部分可能用不上的藥,舍不得口罩戴一次就扔掉,舍不得剛穿上的衣服要費水費電去洗……他們根深蒂固的節約精神會指引他們用僥幸心理來防疫。
第二,是他們狹窄的生存渠道。除了農貿市場和超市,他們沒有其它途徑獲得防疫物資。所以就算他們舍得,也只能搶搶蘿卜白菜這類東西(我剛回來時就看到M姨囤了十來個紅綠白各種蘿卜以及幾棵已經蔫干的大白菜)。
第三,是他們信息的落后和不實。父親每天看電視里的“專家解讀”,但他的耳力、眼力都難以支持他完全get到并理解所有內容,何況那些信息還可能前后矛盾,朝令夕改。沒有經過互聯網完整教育的他們,對網上的謠言更是沒有多少辯識力,還不如看央視靠譜。
所以我每天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扯著嗓子給老爹解讀“專家解讀”。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老爹再把“閨女解讀”傳播給我的七叔二大爺八姑三姨,我也算為老年人防疫盡了綿薄之力了。
這一場劫,各守天命。愿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