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三階段 職業發展攻略
自我評估:你的工作狀態更加接近于誰?
Paste_Image.png
- 其實這三種都是我們的一部分,他們代表著我們在職場中很重要的收益。
職業收益=錢+發展+情感
- 有一些工作是犧牲其他兩個為代價來滿足第三個的。
Paste_Image.png
- 先要滿足最底層的需求
- 需求不穩,追求難求。
Paste_Image.png
生存期:活下去,賺到的錢可以供自己,在職場中是適應期,在整個生涯中,是生存期。
發展期:過了適應期,怎樣可以更好,更快,學到更多的技能,獲得更多的資源。
事業期:到了頂層了之后,已經到了一個自我實現的時期了。這個比例呈一個倒三角形,自我需求的最多!
在職業前期,應該以安全感,以職場適應為核心。
在職業中期,以成就感,職業發展,資源和技能的上升為核心。
在職業后期,以情感收益,自我成長,社會價值為核心。
再通俗一點
- 生存期:一口飯,應該畢業前解決因起點不同個體差異很大追尋安全感
- 發展期:一份工,職場前10年,賺本錢,別賺錢。追尋核心競爭力與社會認同
- 事業期:一個夢,20%的人能走到這一步以自我與社會價值為核心追尋意義感
有些人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事業期
Paste_Image.png
- 一口飯 追尋安全感
- 一份工 追尋核心競爭力與社會認同
- 一個夢 追尋意義感
Paste_Image.png
- 階段不可以跳躍,但可以快速通過
- 希望自己可以快速跑完前面兩個階段,進入到第三個階段。
- 大部分人在畢業后一兩年就可以解決生存的問題
- 一部分人可以在35歲前進入事業期。
職業生涯三階段策略
- 一切從經濟獨立開始
2. 階段可以加速,但是不能跨越 - 35歲前,以職業發展為核心,關注“職業紅利”
- 關注25-30歲、45-55歲兩個財務壓力段
- 自由=能力-欲望 防止“套牢”
- 間歇性迷茫意味著新階段的開始
職業紅利
打工仔和企業家的區別:
- 打工仔:投入的是 時間精力+能力資源
- 企業家:投入的是 目標計劃+資金資源
- 企業家會收走大部分的項目收益
- 打工仔獲得按時薪計算的工資
如果在這個模式中鍛煉,最后可以獲得眼界,技能,經驗,這才是我們的職業紅利
Paste_Image.png
關鍵是,自己是否在任務的過程中:
- 站在老板的資源上獲得了眼界
- 在鍛煉中間,學會了技能
- 在結果當中,學會了經驗
關注25-30歲、45-55歲兩個財務壓力段
- 25-30歲是結婚,生孩子,買房子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建議:盯發展、省錢 - 45-50歲是自己父母親位于70多80歲的階段,這是一個財力,物力,人力,心力都比較缺乏的階段。
第二個階段建議:兌現出財富(這是父母親最需要你的階段)
Paste_Image.png
自由=能力-欲望
最好是
- 把欲望控制在某一個水平
- 不斷提升能力
這樣自由就可以越來越大
Paste_Image.png
+ 當欲望超過自由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牢牢地束縛住,成為“奴”
間歇性迷茫意味著新階段的開始
- 重新“三點一線”規劃一下
- 小步快跑往前走
Paste_Image.png
把6條走好
- 很快走出生存期,加速走過發展期
- 避開兩個財務壓力段被自己拖回去
思考題
Paste_Image.png
- 離夢想最近的方法不是一次就可以成功,而是爬上一個小山丘,這樣眼界會大很多,能幫你的人也多很多,找到的機會也多很多。~
Paste_Image.png
在本來的崗位上,也可以獲得能力價值。也有可以試試,但不要完全抽走生存與發展的支柱。如果有必要的話,再全職。
Paste_Image.png
- 先試試其他公司是不是真的不要你
- 現在只是對技術有個意向,并不是完全想投身于技術,這樣直接投身技術是很有風險的。
- 退一萬步講,如果技術發展得很好,將來也還是要學管理,帶團隊的。
課程回顧
Paste_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