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頻說,高維度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維度高的人能看到生命的多種可能性,開啟多種人生版本。
我們為什么會焦慮,因為我們維度太低,視角不夠高。沒有從宏觀的角度認清事情的全貌,就容易鉆微觀的牛角尖。
我相信有很多和我以前一樣,在職場中迷茫打轉,跳不出來,看不清方向。這種感覺很痛苦,明明有一股力量就是不知道往哪發力。
如果你理解了古典老師說的,職業生涯"三階段"攻略,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職業生涯的發展趨勢,在每個階段應該如何度過,成為職場MVP。
接受到的知識不代表你吸收了,只有分享出去,學以致用,才能變成自己的。希望我的分享,能讓我所學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也希望對你有些許幫助,我們一起成長!
【10秒鐘看全文】
-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的三個階段。自我掃描,你處在哪里?
- 知道職業生涯三階段,我們該如何加速通過?
- 知識點總覽(思維導圖)
一.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三階段
古典老師提出一個概念:
職業收益=錢+發展+情感
錢:這里指的是經濟基礎,滿足你從象牙塔出來進入社會“生存”下來。靠自己養活,不需要父母的接濟。這個階段能我們主要是學會獨立,迅速適應社會。
即“生存期”。一般是在畢業一兩年左右。發展:在滿足了自給自足的“生存”條件后,開始考慮自我精進——投資自己。有意識地追求工作的成就感,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尋找社會認同。不再滿足于吃飽飯,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在職場中與人拉開距離。
即進入第二階段,“發展期”。
當你度過了畢業一兩年的“生存期”后,如果有意識的要進入發展期,那么這個階段大概需要10年時間跑完,也就是在人生的25歲~35歲左右。
古典老師拋出一個概念,發展期成功標志是35歲的月薪約等于25歲的年薪(不考慮嚴重的通脹)。也就是說如果你二十三、四歲的月薪是5000元,并且保持10年發展期不斷充電和成長后,35歲左右你的月薪大概在五六萬,這才是一個良性的增長速率。
月薪六七萬很驚訝嗎?當然??!因為我們維度不夠高,畢竟10年的時間維度跨越很長,長到我們不敢想象。就好比大學的時候認為畢業月薪5000就很滿足了,拼搏幾年后發現一萬也沒什么了不起。
- 情感:度過了“發展期”后,更多地是思考自我價值,追尋人生的意,此時你開始進入“事業期”。不是每個人都會到這個階段,大概在20%的人會走到這一步,你對意義感的追求高于自我實現的成就。比如,古典老師在新東方憑借努力獲得個人成就后,他開始思考教育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為了追逐這個夢想,他開辦了新精英。
①職業生涯的“三階段”并不是完全斷離的,而是每個階段的側重點不一樣。好比,處在發展期我也會從長遠的考慮我的價值在哪里,我能幫助別人什么,如何高效閱讀?如何拆書,并學以致用?如何做互聯網運營?……所以我會偶爾做一些干貨分享(這次古典老師課程學習復盤分享就是),但目前我的資歷和經驗不足以達到一個“助人”的高度,因為我還沒度過發展期,所以側重點應該在自我精進上。
②職業的三階段是一個循環往復的,每個人都要走過。有的人一生只經歷一個“三階段”,像我們的父母,在一家企業做一輩子直到退休。而現在的我們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會經歷多個“三階段”循環往復,比如古典老師從新東方出來創立新精英時,他又要從“生存期”開始。
③記住,職業生涯的三階段“無法跳級越過”,但我們可以“加速”通過。
先想想,現在你處于哪個階段吧!
二. 如何才能“加速”生涯三階段?
1. 從經濟獨立開始。
不要企圖跳過某個階段直奔那個結果。追逐夢想的過程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只不過我們可以小步快跑的加速通過。
先從經濟獨立開始,不要想著沒錢了就刷我媽的卡應個急,習慣性依賴會讓我們變得遲鈍和軟弱?!叭绻洕华毩ⅲ绾巫龅饺烁癃毩??”(如果你已經度過了“生存期”,那你可以忽略這條了。)
2. 關注職業紅利。
眼界不同的人,對待工作的態度也不同。有些人看見的是既得利益,收入和工作量的比例,有的人看見的卻是格局。職業紅利是什么?就是工作中的眼界、技能和經驗。
一個只是每天上傳電商產品圖片的姑娘,在我當時看來這只是一份沒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卻在一年后被提升成主管,手下有1個文案、2個設計師、3個攝影師。最近聽說,還要負責市場合作相關的事情。我看到的是機械性的重復??蛇@個姑娘看到的卻是,從藝術和美學上產品應該從哪個角度拍更好,光線怎么打,后期增加哪些元素,文案從這樣寫才吸引消費者……她說,我從來沒以打工者的心態做事情,而是想著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那一年,我主動協調大家做事,分析了很多競品,所以才被領導看在眼里。
以打工者的心態工作,就是維度低的表現。
3. 認真度過“發展期”,不斷自我精進
認真度過這10年真的很重要。不要把目標盯在賺錢,而是如何賺本錢。持續地打造自己、培養技能、多學習、主題閱讀,不要著眼于短期的投資回報,而要學會從人生的高維度看到生命很多可能性。
我在《成為職場MVP(L2):不得不知道的職業競爭力金字塔,搞懂體制里的游戲規則》中提到過,真正有效的學習過程應當是一個閉環的不斷循環:
行動(學習)——分享(環境)——反饋(結果)
如果你只是不停學習,大量閱讀,卻沒有把知識運用到“環境中”去解決問題,并得到反饋,這種學習/閱讀是無效的,你只不過是看上去很勤奮而已。
知識沒有轉化成技能,就是學,無以致用。有的人上學考試可以很好,可是走出社會卻混的很差。一定要把知識轉化成技能。
4. 關注25-30 、45-55 2個財務壓力段
25-30歲應當處于發展期,這個階段也是結婚、生子、甚至買車、買房時候吧。如果在這個階段,你貸款買了房買了車,無異于退回到“生存期”了。背負沉重的債務壓力的人,怎么可能比輕松上陣的人跑的快?
所以,25~30歲的職場人,建議是盯發展、省錢、抓緊時間不斷充電,讓自己加速快跑地通過發展期。
在45-55歲的時候,如果前面的發展期加速通過了,這個階段就該兌現出財富,更多考慮雙方父母健康、家人問題。
**5. 自由=能力-欲望 **
有的人生活條件比你優越,你嫉妒。有的人有大把時間陪伴家人,你羨慕。為什么他們都過的比你好,你卻始終不快樂,因為別人比你更“自由”。
能力-欲望=自由。當差值越來越小,表明你被“套牢”了。卡奴、房奴就是欲望大于能力。在你能力只有月薪7000的時候,就不要和同事攀比買個LV,能力不足時要學會控制欲望,同時持續上升能力。
我是用一種感激的心態去學習和分享的,一本書、一堂課、一個人、一句話里,只要對你有一點啟發的,就是有所值。感謝生命中遇到的人,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