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功德無量。”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況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遇人癡迷時,一句金玉良言,助人撥開云霧見青天。
一位國王下鄉旅行,碎石刺腳不能行,欲殺盡舉國之牛鋪路以牛皮,然牛有限,花費亦甚靡,人力更是不可知。無奈之際,有仆人提出以皮革裹國王之腳即可,國王燃眉之急解,眾人皆大歡喜。
在這個故事里,除了應頌揚仆人的智慧,更難能可貴的其實是仆人敢于直言的勇氣。
敢于直言,能夠化腐朽為神奇。
昔日司馬相如,雖有滿腹才華,卻一窮二白。他借一首《鳳求凰》,纏綿繾綣,深情熱烈,贏得卓文君一片芳心,讓她寧愿放棄富貴,與他私奔,并拋頭露面,當爐賣酒。
后來司馬相如官運亨通,仕途大順,覓得如花美眷,不想辜負似水流年。面臨此情感困境,文君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直言:“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司馬相如猶如遭到當頭棒喝,懸崖勒馬,回頭是岸,最終與文君攜手到白頭。這,就是直言的力量。
敢于直言,能夠為他人贏得生機。
年少時,我曾陷于一段撲朔迷離的感情,并最終未能好聚好散,我一度沉溺在被傷害的情緒里,無法自拔。
當時學習緊張,成績告急,可我就是沒辦法慧劍斬情絲,只能任憑自己在情緒之海里沉浮不定。更糟糕的是,常在課堂之上念及此事,忍不住淚濕衣襟。
我的班主任及時挽救于水火,他把我叫出教室,只是對我說:“不要恨,成為優秀的自己是最好的報復。”
此后,我一改癡怨,死心塌地去學習,對這份情感不再懷有任何念想,只求金榜題名之日,是他仰望后悔之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是圓了我的大學夢,而我也曾確實成為他心口的朱砂痣。
敢于直言,收人心性,助人自律。
大學時光,自由散漫,無所事事。課堂之上,很少能聚精會神地去聽。改變這種狀況,也是源于我的一位恩師。
那是一個清晨,新學期伊始,和室友打鬧著走在去教室的路上。電話鈴聲響起,是恩師,大驚。電話接通,恩師只一句:“新學期新開始,要收心。”
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之后,我上好每一節課,并利用充裕的課余去圖書館閱讀。也就是從那時開始,閱讀成為了一種習慣,融化在我的血液里。
簡單一句話,力量何其偉大。燭之武一句話直擊利弊,不出一兵一卒足以退秦師;諸葛軍師“親賢臣遠小人”,發人深省上千年;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滔滔深情延綿萬古。
士君子,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許能讓人守得云開見月明。
士君子,遇人急難處,出一言以救之,或能還人柳暗花明,月白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