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青春’大賽,本人保證本文為本人原創,如有問題則與主辦方無關,自愿放棄評優評獎資格。
姓名 :陳喚
聯系方式 :13319491388
學校:江西財經大學
《等待戈多》是一部經典的也是讓荒誕戲劇正式走上戲劇史舞臺的第一部荒誕派戲劇。他的藝術價值和意義似乎總是顯得很深刻且深不可測。沒有人能夠百分之百的肯定戈多到底代表象征著什么。一千個人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歷三觀不同帶來的感受似乎都是不一樣的。只是看過一遍愛爾蘭拍的電影版的等待戈多,不知道與戲劇版本會有多少感官與意義輸出表達上的差異。在看完一遍只能淺淺的感覺帶給我心靈上強烈沖擊卻并不能領悟其中深意的情況下,只能做一個拾人牙慧者,在別人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一點點感悟。
戈多,在大多數解讀者看來代表著上帝,更多的可能是一種希望。劇中兩位主人公從始至終都在等待“戈多”,但自始至終都沒有等到“戈多”。
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無不表現出無聊,荒誕,毫無邏輯。戈戈重復的脫鞋穿鞋,狄狄不斷的脫帽戴帽,兩人快速互換帽子的游戲,幸運兒(一點都不幸)提著不松手的行李,即使拴在脖子上的繩子松了卻依舊保持被拉拽的狀態。所有動作都是簡單的機械單調,毫無意義,即使被人指點,被人責怪,還是沒有一個人停止,潛意識里都像被人在脖子上套了根繩索。這正像是生活中人的習慣,毛病,在某一種狀態下久了,便不愿意也不敢從中脫離。就像是有一個故事中,一個被判了五六十年的刑犯最終被判出獄,卻為即將做出的改變感到驚慌。生活不就是這樣,我們都在不斷地重復著毫無意義甚至是荒誕的動作。像是戈戈問狄狄,“我們現在在這干什么?”“我不知道”“我們走吧”“(沉默片刻)我們不能。”“為什么?”“咱們在等待戈多。”“啊~”現實有時候就是這樣,想要去改變他,無動于衷的卻是我們。
劇中的時間看似流動的很快,實則劇前后兩天時間概念其實很清晰,而且是從早到晚的順時針運轉。但一夜之間樹葉的生長,加上戈戈,波卓的健忘,似乎真是一日三秋。為什么在一夜之間醒過來會完全記不起昨夜發生過的事?是害怕記憶帶來的煩擾,還是想要忘掉過去,讓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波卓憤怒的說,“你干嗎老是要用你那混帳的時間來折磨我?這是十分卑鄙的。什么時候!什么時候!有一天,難道這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有一天,任何一天。有一天他成了啞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們會變成聾子,有一天我們誕生,有一天我們死去,同樣的一天,同樣的一秒鐘,難道這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
不禁自問,時間真的有那么重要嗎?記得有一個人說過,“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是這樣,等你老去了,你還是一樣的。雖然你年老時會自然死亡,但和現在有沒有什么區別?”很多時候,很多事,時間并不會帶給我們什么。有一句話是“時間會證明一切。”但其實這句話背后要說的,是時間過去之后,自己的幼稚,世故改變了,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是自己。別指望時間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能證明的只有你自己一個人,時間過去之后,假如還是和前一天一樣,漫無目的的,nothing?to?be?done,結局和前一天并不會有什么不同。
等待戈多,等待的是一個不知道存不存在的人。時間流逝,小男孩一次又一次的前來通知戈多也許明天來,日子不斷地在重復。戈戈和狄狄在等待戈多的過程中無聊到想要上吊,波卓和幸運兒的不幸預示著時間依舊變化,一成不變的是戈戈和狄狄。
時間是重復的,既然每天都是一模一樣,每天都是時針走兩圈,分針走二十四圈,那為什么要劃分昨天今天與明天?戈戈和狄狄總是在等待著,等待那個似乎并不會到來的人。有時我在想,為什么不自己去尋找戈多呢,等待的感覺總是讓人站在絕望的邊緣擁有著希望。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荒涼的舞臺背景上放置的那棵樹,枯萎的樹第二天發了芽綠了葉。我不知道綠葉的確切所指,它不再讓我從頭至尾看到的都是滿眼的蒼涼,希望是存在的。我一直堅信,你不會一輩子眼前一片漆黑正如你不會一生下來就虎目圓睜兩眼冒金光。“戈多”作為一個代名詞,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存在。劇中似乎是一種無法等來希望的現實的悲劇的存在,可是我更愿意換一種角度看,反而是一種對希望的表達。當我還在想,與其在nothing?to?be?done?的狀態中等待戈多,我更愿意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