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者看到朋友圈有不少免費的PPT微課,于是就報名聽了不少,但感覺肉都比較少。偶然的機會聽了 劉哲濤的PPT思維課。覺得干貨滿滿就寫了這次的微課筆記。
先SHOW下根據他留下的課件做的思維導圖
HERE WE GO
PPT承載的是我們想表達的內容,在內容之上也承載了我們走PPT和演講的態度。太潦草,不認真,如果都做得不好,觀眾是會感受到你的情緒。內容、態度、情緒這三者是不同層級遞進在PPT制作里面。
1、為什么要做PPT(內容層面)
我們為什么要制作PPT呢?
目的就是傳遞信息,其實演講的過程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就是滿足觀眾預期的一個過程,觀眾接受到信息,會明白信服感動,理想情況下會支持,開發布想獲得產品的推廣等等等等,......
有時候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植入到別人那里(盜夢空間一樣),但演講者與觀眾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和大腦。
為了與觀眾產生親密性,讓他們接受我們的觀點。我們會用很多用不同的形式去說服 以獲得支持。如語言,道具,圖像等等
很多人覺得演講并不需要PPT,但事實語言會有他的弱點
語言有抽象性:一個人口中的事物未必很另外一個人的事物,
瞬時性:停留時間短,腦海里面停留,
線性:語言很難具體的很好表達一個邏輯,如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之類,很難形象 帶觀眾總到分,分到總的邏輯關系
PPT就是彌補了語言的不足。雖然不能代替語言和動作,但卻可以代替圖像,道具的作用。
如果做不到彌補著三點 ?,PPT就是失敗了,PPT必須解決的問題 :不直觀 記不住,沒邏輯
CASE1
如圖所示,這個例子的數據不能很好的說明他的觀點,列舉太多的數據并沒有意義,
列舉太多信息反而是對觀眾造成干擾
紅色文字市場概況,其實是沒什么意義,看完內容也知道你說的是什么,做PPT一開始并不是要什么,而已是要讓觀眾有觀看欲望。
不斷刪減完之后,其實只有1500億,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這兩個關鍵點
提取信息修改后就變成中間這兩個圖了,
可以解決了,不直觀,記不住這兩點
但這兩個圖并沒有一個很好的邏輯。我們要用一個幻燈片動畫,讓市場規模和他占比有關聯,并且和發達國家作對比。
所以我們添加一個微動畫,并且修改文字 “即將邁入風口” 煽動觀眾
但如果內容不能大幅度刪減呢?
CASE2
例子2中圖一的信息點比較混亂,所以我們就將“同步/同時/同位核心觀點”放到最顯眼的位置,大腦的就會順著這個線走下去
將最關鍵的信息提煉,放到最顯眼的位置。和重要結論要前置,權衡內容和表現形式的沖突
這是做PPT一個重要的原則,其實幻燈片的制作就是不斷權衡的一個過程.
化繁為簡的時候一些錯誤
CASE 3
如上圖一,這是港囧發布會的一個東西,炸看一下會讓人覺得是飛機航線之類的,因為觀眾的認知也不一定認識THB這東西。
如果知道THB是泰銖,可能聯想到的是飛機價格的上升。(正常的聯想下)
實際上這圖說的是徐崢拍完泰囧后拍攝酒店房價房價從3K多翻到4.6W多
雖然說less is more。但權衡后,剩下的內容是否真的合適表達你的內容是很重要的。這部分的內容不應該與觀眾常態的認知產生很大的偏差
2、站在觀眾角度說問題(態度層面)
CASE 4
假設我們他的發布會現場,我們最希望了解到的是什么,當然就是港囧的一些電影細節,比朋友圈里面的朋友更快拿到電影的一手資料?;蛘呤强疵餍?。
而徐崢導演的想法,當然也就是票房大賣
但事實上,這次港囧發布會大部分時間在前面是徐崢一個人說檔期無路可退,自己如何編排檔期,面對國外大片怎么怎么樣,國內大片競爭激烈等等一系列票房分析,排檔期問題。
而把趙薇的登場時間放在發布會80%的時間
這就是沒有站在觀眾角度去思考,大家想看明星,想看互動,想看趙薇,所以說就不應該讓趙薇那么晚去登場。早點上去互動,來帶動現場氣氛,造熱點
觀眾更加想看到的是一些情節設置,電影拍攝花絮,和甚至片段等等
CASE 5
再來說一個蘋果的例子。喬布斯開場上來就說了這次發布會發布會三款產品。1個是搭載觸摸屏的IPOD,2是劃時代的PHONE,3是隨身攜帶的上網設備
然后臺下觀眾的就開始瘋狂了。結合當時的年代,那時候并沒有很好的一個隨身攜帶的上網設備,發布會的開場就很好的回應了觀眾的一個訴求。觀眾自然也就全身灌注的聽喬布斯接下去的內容。
其實PPT的開場是也是至關重要,開得不好很可能觀眾對發布會質疑,導致最后觀眾開啟大腦保護模式,而GET不到演講者的點。
應該嘗試下調動觀眾情緒。
觀眾思維1(不要說你有什么?你要說他關心什么)
不要說你有什么?你要說他關心什么——這個就是觀眾思維的起點
如剛剛的港囧例子,不斷強調檔期,如果到最后不能給觀眾想要的答案,滿足觀眾的訴求。觀眾會覺得自己被耍,觀眾也無法去支持,進而變成熱點的推廣不可能的
CASE 6
一個融資計劃書。
這個計劃的訴求或許要知道細節,但并不是細化到每個部門招什么什么人,到哪里哪里推廣什么的。如果真有這個訴求,他會問你拿WORD的文檔。
而站在演講的角度來說,應該強調他關心的信息點,多少錢啊,出讓多少股份,并且強化,加大,再列舉部分細節。
觀眾思維2(大模塊總結)
CASE 7
在WWDC最新的發布會上,蘋果介紹了8個功能優化,但他用一個比較聰明的方法就是把這8個功能重新再次組塊,變成3個大的模塊
A設備之間的優化.B云端的優化C其他系統操作層面的優化
這也是經典是三段論,2個觀點有點少,4點其實也是可以。5點或以上觀眾就會反感
觀眾思維3 信息的可視化
讀圖怎么都比讀文字傳達的信息快。
這點其實相信大家都懂,我也就不細說了??梢試L試在PPT上做一些簡單的動圖,讓碎片化的東西聯系起來,幫助觀眾去理解。
如果PART1 PART2 都能很好完成,以對觀眾負責的態度,重視內容的提煉,這樣就可以做出還不錯的PPT了
3、傳遞情緒(情緒層面)
這一點個人覺得真的有點難度,不是一般的難。好吧,TM我只是理解了一些,簡單做下筆記吧
一個PPT一個演講能說服的或者是一些邏輯,所以很多人會說要有嚴謹的邏輯思維啊之類,但最能讓人有行動支持真的好的演講應該是用一些感性的力量,畢竟人是個感性的動物
CASE 8
如果傳遞情緒做得好,甚至乎演講的邏輯有一點問題都并無所謂。其實柴靜的蒼穹演講思想之下也是有問題的,
如果只是說自己采訪了很多城市,然后懷孕了,孩子病了。這并一定能和霧霾有關聯。但觀眾看完后還是被她打動了,“我不怕死,只是不想這樣活著?!?/p>
那么如何從平鋪直敘的邏輯模式,切換到感性的情感模式?
1、PPT制作再好 不如文案好
換個文案就可以給觀眾更深層面的思考
2、圖片更加具有渲染力
小米發布會上 雷軍描述手機很快用了個賽車配圖,雖然大家都知道速度肯定不如賽車那樣快,但圖片震撼視覺沖擊力強,觀眾還是會被打動
描述的時候,配圖可以適當的夸大處理,比如錘子T2發布會描述手機導航系統復雜,復雜到像駕駛飛機一樣。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并沒有那么夸張,但這就是一個不錯的一個梗,帶動觀眾笑
3、講故事
CASE 10
像故事重要的是細節,像上面的錘子手機的遠程協助就是用了很多很多不同的角色,成功人士,小女孩,等等其他工作者。對于不能遠程協助的各種無奈,換壁紙啊,網購下錯單啊,靜音之類。很多很多小故事,就會觸發觀眾的痛點,引發共鳴。對啊我也是這樣這樣。。。。。然后就call to action 買買買了
例如柴靜的蒼穹之下,說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時候,“頭是這樣這樣的,應該是個梨花頭”孩子的其他東西怎么怎樣。這些很多很多小小細節都讓人覺得這孩子應該會幸福啊之類的。然后沒想到得了腫瘤。前后的巨大反差就直接煽動了不少觀眾的情緒
那觀眾是否會知道這份情緒呢?
CASE 11
比如大家看瑯琊榜的時候都舉得畫面很美很美。畫面拆分下也是運用了很多很多不同的構圖技巧,三分法。三角形啊黃金螺旋之類。
這些手法觀眾并不一定都知道,但通過這些手法傳遞的感情他們是會感受得到的,只要是美好的事物。
微課大概就這些內容,還有一些觀點中不同的例子,我也就不全搬出來了
FAQ中的一個問題
PPT是否應該被分類成總結/匯報/宣傳等等不同的文檔。
其實不一定,因為總結也好,匯報也好都會有自己的目標和受眾,訴說的對象不同,對象本身了解的事情也是不同,所以對應的演講文檔應該也有不同的側重去講自己的邏輯和故事。沒必要強行分來分起
最后我自己SUMMARY一下
要站在觀眾受眾的角度去傳遞自己的思想,在制作演講工具PPT的時候,一定要彌補抽象性,瞬時性 線性 這3個語言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