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有“陪讀”的經歷,每天要花費很長時間陪孩子寫作業。
但我們的辛苦卻換不來孩子的好成績,最后只落得一個“嘮叨的媽媽”稱號,這一切不怪孩子,只因為你沒找對方法!
所以別再對孩子說“我這么辛苦,都是因為你”,這些抱怨徒勞無功,還是趕緊來學習一下如何正確地陪孩子寫作業吧!
一、做作業之前有“三問”
家長都不愿意給自家孩子貼上“不專注”“自控力不強”的標簽,所以孩子就需要更多一些的訓練。
事實上,只要耐心堅持訓練,孩子就能慢慢變得專注。
訓練過程中,家長的信心、耐心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教會孩子方法,授人以漁的過程。
家長必須認識到這么做是有長遠好處的,不要怕麻煩。
當孩子放學時,可以先和孩子聊幾分鐘:
1、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2、各科作業的難點是什么,為什么覺得難?你打算怎么下手搞定這個難點?3、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么?比如精神好就從難點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干“體力活兒”
二、不能只問“作業多嗎?”
如果家長只是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是不夠的。
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后面,而孩子覺得作業麻煩,是因為孩子還沒學會分解麻煩。舉個例子:
孩子放學回到家,學校要求每周背誦幾首古詩。此時,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如何學會高效背誦古詩,比如教會孩子發現這首詩壓什么韻,找出寫景的關鍵字詞,有時會找出配有畫面的朗誦視頻給孩子看,幫助孩子理解這首詩在講什么。幫助孩子學會花幾分鐘掌握一首詩的幾個特征,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多了。這樣,孩子的心情也會很輕松,做作業就會非常快。
陪伴孩子寫作業,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不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
三、作業本簽字不可馬虎
家長檢查作業,如果發現有錯,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哪一題有錯。
而是告訴她,這里面錯了兩道題,自己找,迫使她自己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強化檢查的習慣。
到發現了錯題后,接著和孩子討論為什么會出錯,是概念沒理解,還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驟?是粗心大意,寫得不工整,還是其他原因?
同時要求孩子下次必須扭轉局面,多爭取作業的高質量,多得A+。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要牢記: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
四、讓孩子生活變得有序
要想讓孩子變得專注,必須明確孩子的一些時間。
比如早飯和晚飯的就餐時間、晚上開始鍛煉的時間、晚上入睡的時間和早上起床的時間。
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安排,比如晚飯需要多長時間消化而不影響晚上睡眠,鍛煉怎樣不至于睡前太興奮而睡不著,這么大的孩子每天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怎樣的危害。
漸漸地,孩子的生活就變得有序。有序,才能專注。
有序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混亂的大腦必然導致不安全感,因為孩子會覺得一切都是失控的,而有序讓人有可控感,故能專注。
五、陪孩子做作業的小貼士
孩子學習過程中,一些溫馨的小提示分享給大家:
1. 正確的握筆姿勢才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2. 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做標注和筆記。3.做題前打草稿,下筆前估算答題紙上的空間。4. 重視預習和復習。提前預習而帶著問題上課,找到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復習。
總之,家長要知道現在陪孩子寫作業,是為了今后無需陪伴。
小學做作業的陪伴,為的是初中做作業的較少陪伴,以及高中做作業的無需陪伴。
在陪伴時養成孩子的各項基本習,常抓不懈,讓孩子品嘗到好習慣帶來的甜頭,從而樂意去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