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五) 獅子吼,無畏說, 深嗟懵懂頑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 不見如來開秘訣。 有二比丘犯淫殺, 波離螢光增罪結, 維摩大士頓除疑, ...
《證道歌》(四) 建法幢,立宗旨, 明明佛勅曹溪是, 第一迦葉首傳燈, 二十八代西天記。 法東流,入此土, 菩提達摩為初祖, 六代傳衣天下聞, ...
《證道歌》(三) 豁達空,撥因果, 莽莽蕩蕩招殃禍, 棄有著空病亦然, 還如避溺而投火。 舍妄心,取真理, 取舍之心成巧偽, 學人不了用修行, ...
《證道歌》(二) 宗亦通,說亦通, 定慧圓明不滯空, 非但我今獨達了, 恒沙諸佛體皆同。 獅子吼,無畏說, 百獸聞之皆腦裂, 香象奔波失卻威, ...
《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第四講 《定慧品》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見性的人,認識到無住的本性,但不是停在那里,不是“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般了無生機。你不要覺得,我...
第四講 《定慧品》 四、無住為本 無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間善惡好丑,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并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
第四講 《定慧品》 三、于念而無念 無念者,于念而無念。 所謂“無念”,不是把念頭壓下來,像石頭一樣沒有反應,而是不妨起心動念,看到什么來了,什...
第四講 《定慧品》 那么,如何才能“于相而離相”?就是要體會到,一切事物都是依他而起。我們所在的這個講堂,看起來非常實在,但它也是由水泥、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