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觀影——聊齋志異(0621-0630)

0621.美人首

短篇鬼故事。會不會是個能穿越時空又在猶豫的女人?

幾個商人寓居在京城的旅店里。旅店和鄰居的屋子相連,中間隔著一層板壁,松木板壁上有個樹癤子掉了,形成一個杯子大小的洞。忽見一個女子從洞里探進頭來,她頭挽鳳髻,絕頂美麗,不一會兒又伸進來一只胳膊,潔白如玉。眾人嚇了一跳,以為是妖怪,想去捉她,已經縮了回去。一會兒,又出現了,但是隔壁卻沒有她的身子。眾人一齊撲向她,就又鉆回去了。有個商人手執尖刀伏在板壁下面,一會兒女人的頭露出來了,他猛地一砍,頭顱應手而落,鮮血濺落下來。眾人大吃一驚,告訴了店主。店主很害怕,帶著美人頭向官府告發。官府將眾商人逮去審問,供詞十分荒唐。在監獄里關押了半年,一直沒有符合犯罪事實的供詞,也沒有人來報人命案,就把商人們放了,埋了美人頭。

0622.劉亮采

終于看到一篇發生地在濟南南部山區的故事,看著就親切。講濟南南山有個老頭,跟狐貍成了朋友,狐貍后來可以投胎了,就投胎給老頭做了兒子。

聽濟南懷利仁說:劉亮采是狐貍投胎。起先,劉亮采的父親劉太翁住在南山,有個老頭到劉家造訪,自稱姓胡。問他住哪兒,說:“就在這山里。閑靜處人少,只有你我兩人可以朝夕相處在一起,所以前來拜訪結識。”于是與劉太翁交談,談吐機敏伶俐,劉太翁很喜歡,就備酒歡飲,喝得醉醺醺的才離去。過了一天,老頭又來了,兩人越發投合融洽。劉太翁說:“自從蒙您結交,情分最深。只是不知您住在哪里,到哪里向您問候起居?”胡老頭說:“不敢隱瞞,我實際是山里的一只老狐貍。因為與您有緣,所以才敢結交門下。我不能給你帶來福運,也不敢給你帶來災禍,請相信我,不要害怕。”劉太翁聽罷也不懷疑,更加默契珍重。當下又各敘年齡,胡老頭為兄,兩人往來如同兄弟,劉太翁若有小福小禍,胡老頭也都告知。當時劉太翁還沒兒子,胡老頭忽然說:“你別擔憂,我應該做你的后代。”劉太翁驚訝他出語奇怪。胡老頭說:“我算計我的壽命已經到頭,離轉世投胎的日子不遠了。與其投生到別人家,怎么比得上投生在老朋友家?”劉太翁說:“神仙的壽數在萬年,哪里就到這一步呢?”胡老頭搖搖頭說:“這不是你所知道的。”就走了。夜里劉太翁果然夢見胡老頭前來,說:“我現在來了。”醒了之后,夫人生下一個男孩子,這就是劉亮采。

劉亮采成人后,身體短小,言詞敏捷詼諧,極像胡老頭。少年時代他就以才氣聞名,壬辰年間成了進士。他為人行俠仗義,急人之所急,所以秦、楚、燕、趙各地來拜見他的客人,踩破了他家的門檻;賣酒、賣餅的小販在他家門前聚集,形成了一個集市。

濟南南山

0623.蕙芳

本篇寫本分的馬二混獲得了仙女的青睞,是一篇仙話或成人童話。

馬二混家住青州東門里,以賣面為業。他家境貧窮,沒有娶妻,與母親一塊兒勞苦度日。有一天,馬母一人在家,忽然進來一個美人,年紀約十六七歲,椎髻布裙,非常樸素,卻又光彩照人。馬母驚奇地看著她,盤問她的來歷,女子笑著說:“我因為你家兒子誠懇篤厚,愿意嫁到你家。”馬母越發吃驚,說:“娘子是天仙,有你這句話,就要折損我們母子幾年的壽命。”女子再三請求。馬母猜測她必是從富貴人家逃出來的,拒絕得更堅決,女子這才離去。過了三天,女子又來了,留連不舍。問她姓什么,說:“媽媽肯收留我,我才講,不然的話,自不必問。”馬母說:“我們是貧賤人做雇工的骨相,得到你這樣的媳婦,不般配也不吉祥。”女子笑著坐在床頭,戀戀不舍,特別真摯。馬母推辭說:“娘子應該趕快離去,別給我家帶來災禍。”女子這才出門,馬母瞧著她向西走了。

又過了幾天,住在西巷中的呂老太太來到馬家,對馬母說:“鄰家女孩董蕙芳,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自愿做你兒子的媳婦,你怎么不收留她?”馬母把自己的疑慮全都告訴了呂老太太。呂老太太說:“哪有這事?如果出了差錯,罪過包在我身上。”馬母大喜,答應了這門親事。呂老太太走后,馬母打掃房間、鋪上席子,等著兒子回來前去娶親。天色將晚,蕙芳自己飄然而至。進屋之后參拜馬母,起身下拜盡合禮數。她對馬母說:“我有兩個丫環,沒有得到媽媽的準許,不敢領進家門。”馬母說:“我們母子倆守著破草房,不懂得使喚丫環仆人。每天得一點兒蠅頭小利,只夠自給。現在添了一個新媳婦,嬌嬌氣氣地坐著白吃,還怕吃不飽;加上兩個丫環,難道喝西北風能活嗎?”蕙芳笑著說:“丫環來了,也不花費媽媽的開銷,她們都能自己有飯吃。”馬母問:“丫環在哪?”蕙芳這才叫道:“秋月、秋松!”話音未落,忽如飛鳥落地,兩個丫環已經站在眼前。蕙芳立刻命令她們伏在地上叩拜馬母。一會兒,馬二混回來,馬母迎上前去告訴他有了媳婦,馬二混大喜。進了屋,只見雕梁畫棟,如同宮殿,房間中的幾案、屏風、門簾、帷帳光耀奪目。他吃驚極了,不敢進去。蕙芳下床笑著迎接他,馬二混一看蕙芳好像天仙般美麗,越發驚駭,直往后退。蕙芳拉住他,坐下來溫柔地和他說話。馬二混大喜過望,魂不守舍,馬上站起身,要去買酒。蕙芳制止他說:“不必去。”就讓兩個丫環治備酒食。秋月拿出一只皮口袋,拿到門后,“格格”地搖撼起來。過了一會兒伸手進去拿,只見壺里盛著酒,盤里盛著肉,每樣都是熱氣騰騰的。飲完酒就去睡覺,睡在花毯錦褥之上,非常溫軟細膩。天亮走出家門,茅草房依舊,母子倆都感到奇怪。

馬母到呂老太太的住所,想要察訪一下蕙芳的來歷。進了門,先感謝呂老太太做媒撮合的恩德。呂老太太驚訝地說:“很久沒去拜訪你了,哪有鄰女托我說媒的事啊?”馬母越發疑慮,就把事情的原委講了一遍。呂老太太大吃一驚,馬上同馬母一塊兒來看新媳婦。蕙芳笑著迎接她,極口稱道呂老太太做媒的恩義。呂老太太看她聰惠秀麗,驚愕地呆看了很久,就不再分辯,只有唯唯諾諾地隨聲應和。蕙芳送給呂老太太一把白木的癢癢撓,說:“無法報答您的恩德,姑且奉上這把癢癢撓為您搔背吧。”呂老太太接過來拿回家,仔細一看,癢癢撓化成了白金。馬二混自從得了媳婦,就不再賣面了,門戶煥然一新。衣箱里有無數的貂裘錦衣,任憑他揀著穿,而一旦走出家門,就變成素色布衣,只是又輕又暖。蕙芳自己的衣服也是這樣。

過了四五年,蕙芳忽然說:“我被貶到人間已有十馀年了,因為和您有緣,就暫時留在您這兒。現在該告別了。”馬二混苦苦挽留她,蕙芳說:“請您另外選個好伴侶,給馬家傳宗接代。我過些年會來看您一次的。”忽然之間就不見了。馬二混就續娶了秦氏。過了三年,七夕那天,夫妻倆正在聊天,蕙芳忽然進來了,笑著說:“新夫婦真快活,不記得故人啦?”馬二混吃驚地站起身,傷感地拉她坐下,就訴說著心里話。蕙芳說:“我正好送織女渡河,抽空來看看您。”兩人依依不舍,說個沒完。忽聽空中有人喊“惠芳”,蕙芳急忙起身告別。馬二混問是誰,蕙芳說:“我剛才是同雙成姐姐一塊兒來的,她不耐煩久等。”馬二混送蕙芳。蕙芳說:“你的壽命是八十歲,到時,我來給您收尸骨。”說完,就消逝了。現在馬二混六十多歲。他只是為人淳樸,少言寡語,并沒有其他長處。

異史氏說:馬生名為“混”,他的職業低賤,蕙芳看上他哪一點呢?由此可見神仙看重的是質樸少言、誠懇篤厚的人。我曾經對朋友說:像你我這樣的人,鬼和狐貍都將棄而不顧。而略微無愧于仙人的,就只有這個“混”字了。

0624.山神

山東益都人李會斗,偶然上山,碰見幾個人坐在地上飲酒。他們見李會斗來了,都高興地站起來,拽他入座,爭著向他敬酒。李會斗見盤子中的菜肴,羅列著山珍海味。喝了一會兒酒,大家酒興甚濃,但酒的味道又薄又澀。忽見遠處有個人走過來,臉部又窄又長,約長二三尺左右,頭頂的帽子又高又細,和臉的長度差不多。眾人吃驚地說:“山神到啦!”就紛紛四散而去。李會斗也伏下身藏在深坑里。過了一會兒起身看去,菜肴和酒一無所見,只有破陶器里積留的尿液,瓦片上放著的幾條蜥蜴而已。

0625.蕭七

這篇純粹是夸張的意淫爽文。稍微有點價值的地方是講了古代官與吏是分開的,科舉走的是官這一路,吏這一路是不需要科舉的。女郎說:“我出身雖然卑賤,配個小吏不至于辱沒你吧,何苦沒完沒了地追究!”可見吏的地位很低。

徐繼長是山東臨淄人,住在城東的磨房莊。他讀書沒有成就,就當了一個小吏。有一天,他偶爾去岳父家,途中經過于氏的墓地。傍晚醉醺醺地回來,經過這個地方時,他只見樓閣雄偉壯麗,有一個老頭兒坐在門前。徐繼長口渴想喝水,便向老頭兒作揖請求給點兒水喝。老頭兒站起來,邀請客人進門,引到客廳,給他水喝。喝完后,老頭兒說:“天黑了不好走路,暫且住一晚上,明早再走,怎么樣?”徐繼長也已經很疲乏了,愿意聽從老頭兒的邀請。于是老頭兒叫家人準備酒飯待客,他對徐繼長說:“老夫有一句話,不要嫌我魯莽:府上是清白高潔的人家,可以通婚。我有一個幼女還沒有訂婚,打算嫁給你,希望不要推辭。”徐繼長聽了恭敬不安,不知如何回答。老頭兒當時就派人遍告親友,又傳話叫女兒梳妝打扮。不久,先后來了四五位穿戴著儒生服裝的人,后來女郎也打扮得光彩奪目地出來了,姿色容貌無人可比。于是賓主落座,喝酒交談。徐繼長見到女郎后神魂迷亂,只想快點兒睡覺。大家飲了幾巡酒,徐繼長借口實在頂不住了,堅決不再喝酒。這時,老頭兒就讓小丫環引著夫婦二人進入幃帳,共同安歇。徐繼長問女郎的家族姓氏,女郎說:“姓蕭,排行第七。”又詳細詢問她家的門第,女郎說:“我出身雖然卑賤,配個小吏不至于辱沒你吧,何苦沒完沒了地追究!”徐繼長沉溺她的美色,親昵備至,不再懷疑什么。女郎說:“此地不可久住。我知道你家的姐姐特別平和善良,可能對咱們的事不會阻撓,你回去打掃出一間屋,不久我就自己找去。”徐繼長答應著,便把手臂搭在她的身上,片刻間就睡著了。

等他醒來后,懷抱中竟空無一物。這時天已大亮,松樹枝葉遮蓋著日光,身下邊墊著一尺多厚的黍子秸。他又驚又怕,感嘆著回到家里,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妻子。妻子跟他開玩笑,真的打掃出一間屋子,擺設好了床鋪,關上門后走出來,說道:“今天夜里,新娘就會駕到。”說完夫妻倆一起大笑起來。天黑了,妻子又開玩笑地拽著徐繼長到了這間屋外,讓他開門,并說:“看看新娘子在不在屋里?”當他們進屋后,美人已經打扮得華麗整齊,坐在床上。見二人進來,忙起身迎接。夫妻二人感到非常驚奇。美女卻用手掩著口笑彎了腰,參見拜禮很是恭敬。妻子便準備酒菜,慶賀他們歡好。第二天,新娘子早起干活,不用人吩咐。一天,蕭七對徐繼長說:“姐妹、姨媽她們都想要到咱們家看一看。”徐繼長顧慮倉猝間沒法子接待客人。蕭七說:“都知道咱家不富裕,準備先把吃的用的帶來,只是麻煩咱家姐姐做一下罷了。”徐繼長告訴了妻子,妻子答應下來。早晨吃過早飯后,果然有人擔著酒肉來,放下東西就走了。妻子就擔任了廚師的工作。到了下午申時過后,有六七個女郎來到,歲數大的也就四十來歲,大家圍坐在一起,邊說邊飲,喧聲笑語充滿整個屋子。徐繼長的妻子趴在窗戶縫上去看,只見丈夫和蕭七面對面坐著,其他的客人都看不見。到了北斗星掛在屋角,諸人才歡樂地散去。蕭七送客還沒回來時,徐妻進屋看見桌子上杯盤都是空的,笑著說:“這些丫頭想是都餓了,像狗舔砧板那樣,吃得干干凈凈。”工夫不大,蕭七回來了,殷勤地感謝徐妻受累了,忙奪過杯盤器具自己來洗,催促她快去安眠。徐妻說:“客人來到我們家,卻讓人家自備飲食,這太讓人笑話了。改日應當再邀請她們來聚會。

過了幾天,徐繼長順從妻子的意思,讓蕭七再邀請客人來。客人來后,恣意吃喝,最后卻留下四盤菜,誰也沒有動過筷子。徐繼長問這是什么緣故,大家笑著說:“夫人說我們貪吃得厲害,所以留下一些給廚師。”在座中有個女子,約摸十八九歲,穿著白衣白鞋,聽說是剛剛死了丈夫,蕭七稱她為六姐,她情態嬌艷,擅長說笑。她與徐繼長漸漸熟悉了之后,便用詼諧的話來嘲笑他。飲酒行令時,徐繼長管執法,禁止笑謔。結果六姐屢屢犯規,連罰十多盅酒,兩腮酡紅,首先醉了,身體嬌懶,體弱難以支持。不久,她就逃席了。徐繼長點亮蠟燭去尋找她,只見她躲在一個昏暗的幃帳中酣睡。徐繼長靠近她接了個吻,她沒有感覺。又把手伸進褲子里,只覺得隱處隆起。徐繼長心旌搖動,正想親昵,只聽席中紛紛呼喚他,于是急忙整理好她的衣服,這時見袖里有條綾巾,便自己偷拿出來了。到了午夜時,大家準備離席,六姐還沒有睡醒。蕭七就進了屋去搖醒她,六姐打著呵欠起身,系好裙子,整理好頭發隨大家走了。徐繼長對六姐拳拳懷念,心里一點兒都放不下。想在沒人的地方玩賞一下綾巾,但怎么找也沒有找到。他懷疑送客時可能遺落在路上了,于是打著燈籠在臺階上、院子里尋找,還是沒有找到,他郁悶失落,不知如何是好。蕭七問他,他漫不經心支唔著。蕭七笑著說:“不要說謊了,綾巾讓人家拿走了,徒勞費眼睛費心。”徐繼長吃了一驚,忙把實話告訴蕭七,并講如何想念她。蕭七說:“她與你沒有緣分,關系也就到此了。”徐繼長問其中的原因,蕭七說:“她的前生是曲巷中的妓女,你是個書生,見面后對她很喜歡,但被雙親阻撓,你的心愿沒有實現,憂慮成疾,病危之時,曾叫人告訴她說:‘我已經不行了。只要你能來,我能夠撫摸一下你的肌膚,死而無憾!’她被這種癡情感動,答應了你的要求。正趕上有些事務纏身,沒有馬上就去,等第二天趕到,你已經死了。這就是她在前世與你有這一撫摸的緣分。超過這個程度,就不是她的希望了。”后來,又設宴招待各位女友,只有六姐沒來。徐繼長懷疑蕭七妒嫉她,多有埋怨的心理。

蕭七有一天對徐繼長說:“你因為六姐的緣故,對我妄加怪罪。她確實不肯來,跟我有什么關系?如今相好了八年,就要分手了,請讓我極力為你籌劃,以解你從前的迷惑。她雖然不來,難道還能禁止我們前往嗎?登門接近她,或許人定勝天,也未嘗不是個辦法。”徐繼長很高興,接受了這個意見。蕭七握住徐繼長的手,飄然凌空,頃刻之間便到了家。只見黃瓦高門樓,院落曲折,與初次看到的沒有什么不同。岳父岳母都出來迎接,說:“拙女長久承蒙體貼關照。老身因年邁體衰,有失于看望你們,你不會怪罪吧?”接著安排酒筵聚會。蕭七順便問幾個姐妹情況,母親說:“各自回家了,只有六姐在。”說完就叫丫環去請六姐出來,六姐許久不出來。蕭七便進去把她拽了出來,只見六姐低著頭話很少,不像上次那樣詼諧。

不久,老頭和老太太告辭離去。蕭七對六姐說:“姐姐自尊自重,卻讓人怨我!”六姐微笑說:“輕薄郎不宜親近!”蕭七把兩個人快喝盡酒的酒杯換了個兒,硬要他們喝干,說道:“吻都接了,還扭捏作態干什么?”過了一會兒,蕭七也溜走了,屋里只剩下他們二人。徐繼長猛地站起來就要親近六姐,六姐婉轉撐拒。徐繼長牽著六姐的衣裙,雙膝跪在地上哀求,六姐態度漸漸軟下來,拉著他進入內室。剛要寬衣解帶,突然聽到人喊馬叫,驚天動地,火光照進了屋里。六姐大驚,忙推開徐繼長說:“大禍臨頭了,怎么辦?”徐繼長急迫之中不知如何是好,而六姐已經逃竄得無影無蹤了。徐繼長悵然地坐了一會兒,突然房屋樓臺都消失了。只見十幾個獵人,臂上架著鷹,手中持著刀,走到跟前,驚問:“什么人夜里躲在這里?”徐繼長假托行人迷了路,并告訴了自己的姓名。一人說:“剛才正追一只狐貍,看見沒有?”徐繼長回答說:“沒有看見。”他仔細辨認了一下,這里正是于氏的墳地。徐繼長怏怏不樂地回到家里。他依然盼著蕭七再回來,他早晨通過喜鵲叫來占驗,晚上又盯著燈花看征兆,竟然一點兒消息也沒有。這個故事是董玉玹講的。

0626.亂離二則

講了兩則亂世的奇跡,側寫出國家大亂時的慘狀。亂世不如狗。

學師劉芳輝,是京城人。他有個妹妹許配給戴生,出嫁的日子都訂下了。正趕上清兵入境,父兄恐怕戰亂之時被女孩子拖累,就打算把她裝扮好提早送到戴家。女孩妝飾未完,亂兵就紛紛闖入,劉氏父子分頭逃竄。女孩被清軍的一個當牛錄的軍官俘獲。跟著那軍官好幾天,軍官絲毫沒有非禮之舉。夜里讓她睡在另外一張床上,吃的喝的供給得很豐盛。軍官又抓來一個少年,年紀和女孩相仿,儀容風采,漂亮而閑雅。軍官對少年說:“我沒兒子,想讓你傳續我家香火,你肯嗎?”少年唯唯諾諾地答應下來。軍官又指著女孩說:“如果你肯做我的兒子,就讓這女孩做你媳婦。”少年很歡喜,愿意從命。軍官就讓他們同床共枕,兩人非常融洽歡樂。之后,在枕上互道姓名,這少年就是戴生。

陜西某公,任鹽政之職,因家室拖累,赴任時沒帶在身邊。正趕上姜瓖作亂,家鄉淪為賊穴,音信中斷。戰亂平息后,他派人回鄉打聽消息,方圓百里寥無人煙,根本無處探問家人訊息。正巧這時某公回京城述職,有個老差役死了妻子,窮得不能續娶,某公就賞他幾兩銀子,讓他買個老婆。這時官軍凱旋,俘獲的婦女不計其數,她們被插上草標在市場上像賣牛馬一樣被出售,老差役就帶著銀子來市場上挑人。他自己覺得銀兩不多,不敢問津少女的價錢。看到其中有一個老太太衣著非常整潔,就把她贖出來帶回家。老太太坐在床上,仔細辨認之后說:“你不是某某差役嗎?”差役問老太太如何認識自己,老太太說:“你跟著我兒子當差,怎么不認識!”老差役大驚失色,趕緊報告某公。某公看那老太太,果然是自己的母親。他痛哭起來,并加倍償還了贖金。老差役因為銀子多了,不屑于再謀求老太太。他見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風度超群,就把她贖出來。走在路上,婦女邊走邊看著他,說:“你不是某某差役嗎?”老差役又一次吃驚地問她如何認識自己,她說:“你跟著我丈夫當差,怎么不認識!”老差役越發吃驚,領著她去見某公。某公一看她,真是自己的夫人。他又悲傷得失聲而哭。一日之間與母親、妻子重聚,真是喜不自禁。某公就拿出百兩銀子為老差役娶了個漂亮的媳婦。揣測某公必有大德,所以鬼神才為他的德行感應。可惜說故事的人忘記了他的姓名,陜西一帶的人或許有能叫出他姓名的。

異史氏說:昆岡上的火災,造成玉石俱焚的慘禍,確實如此啊!像某公一家,是因為亂后重聚而被人流傳。董思白的后代,只剩一個孫子,現在也不能奉其祭祀,這也是朝官的責任呀!太可悲了!

0627.豢蛇

牛逼文字,能把密集恐懼癥患者看吐了。適合原文閱讀。翻譯成白話文缺少了視覺上的簡單粗暴感,文言文視覺沖擊更帶感。中州指河南。

泗水山中,舊有禪院,四無村落,人跡罕及,有道士棲止其中。或言內多大蛇,故游人益遠之。一少年入山羅鷹,入既深,無所歸宿,遙見蘭若,趨投之。道士驚曰:“居士何來?幸不為兒輩所見!”即命坐,具粥。食未已,一巨蛇入,粗十馀圍,昂首向客,怒目電瞛。客大懼。道士以掌擊其額,呵曰:“去!”蛇乃俯首入東室。蜿蜒移時,其軀始盡,盤伏其中,一室盡滿。客大懼,搖戰。道士曰:“此平時所豢養。有我在,不妨,所患者,客自遇之耳。”客甫坐,又一蛇入,較前略小,約可五六圍。見客遽止,睒閃吐舌如前狀。道士又叱之,亦入室去。室無臥處,半繞梁間,壁上土搖落有聲。客益懼,終夜不寢。早起欲歸,道士送之。出屋門,見墻上階下,大如盎盞者,行臥不一。見生人,皆有吞噬狀。客懼,依道士肘腋而行,使送出谷口,乃歸。

余鄉有客中州者,寄宿蛇佛寺。寺僧具晚餐,肉湯甚美,而段段皆圓,類雞項。疑問寺僧:“殺雞幾何,遂得多項?”僧曰:“此蛇段耳。”客大驚,有出門而哇者。既寢,覺胸上蠕蠕。摸之,則蛇也,頓起駭呼。僧起曰:“此常事,烏足駭!”因以火照壁間,大小滿墻,榻上下皆是也。次日,僧引入佛殿。佛座下有巨井,井中蛇粗如巨甕,探首井邊而不出。爇火下視,則蛇子蛇孫以數百萬計,族居其中。僧云昔蛇出為害,佛坐其上以鎮之,其患始平云。

0628.雷公

2b雷神。

安徽亳州人王從簡的母親坐在屋子里,正趕上下小雨,天色陰暗,見雷公手持大錘,鼓動著翅膀飛了進來。王母嚇壞了,趕緊把便器中的便溺傾潑到雷公身上。雷公沾了一身污穢,好像中了刀斧,回身趕快逃跑。它極力展翅騰空,不能飛離,就摔倒在庭院里,嗥叫之聲如同牛吼。天上的烏云漸漸低垂下來,漸漸地與屋檐平齊。只聽云中傳來“蕭蕭”之聲,像馬在嘶鳴,與雷公的嗥叫之聲應和。一會兒,暴雨如注,雷公身上的污穢被沖洗干凈了,它這才打著霹靂離去。

0629.餓鬼

諷刺了幾個不走正路人。

馬永,山東人。為人貪婪,行為無賴,家境常常貧困,鄉里人嘲笑他,給他取個綽號叫“餓鬼”。到了三十多歲,日子越發窮困,衣衫襤褸,兩只手交叉著抱在肩頭,在集市上白拿人家東西吃。人們都嫌棄他,不把他當人看。

縣里有個姓朱的老頭,年輕時帶著妻子居住在繁華都市,干的職業很不正當。晚年回歸鄉里,大受士林非議,但是朱老頭行為端正樂善好施,人們才稍稍以禮相待。一天,正遇上馬永白拿人東西吃不給錢,受到店主人為難。朱老頭可憐他,就替他付了錢。又領著他回到家,送給他幾百錢,讓他做本錢。馬永走后,不肯謀求生計,坐吃山空。不久錢又用光了,依然重蹈覆轍。他常常擔心被朱老頭碰見,就去了鄰近的縣。他夜里住在縣學,冬天寒冷,他就把圣賢塑像冠上的玉串摘下來,燒掉笏板來取暖。學官知道這件事,非常惱怒,想對他處以刑罰。馬永哀求免去刑罰,愿意為學官做生財之事。學官大喜,把他放走了。馬永探聽到某生家境殷實富裕,就登門強行索要錢財,故意挑逗激怒對方,竟用刀子割傷了自己,誣陷是某生所為,到學官那里控告。學官勒索了某生許多錢財,才免予開除。這件事激起秀才們的公憤,大家一同到縣令那里質訟。縣令查明事實,打了馬永四十大板,給他戴上枷,三天就死了。這天夜里,朱老頭夢見馬永穿戴整齊地來了,說:“我辜負了您的恩德,今天特來報答。”朱老頭醒來,妾剛生下個兒子。朱老頭知道是馬永投胎,就給他取名“馬兒”。馬兒小時候并不聰慧,令人高興的是還肯于讀書。二十多歲時,經過竭力謀劃,得以進入縣學。后來他去應試,住在旅店里,白天躺在床上,見墻上糊的都是過去的八股文,就去看,其中有“犬之性”四句題,心里覺得這題目很難作,就反復去讀,把它記住了。進了考場,恰好出的是這個題目,就把那篇文章默寫下來,得了個優等,取得了由官府提供生活費的廩生資格。到了六十多歲,馬兒補了個在鄰縣做教官的職位。做了幾年官,沒有一個道義之交。只有人家從袖子中拿出錢遞給他才露出笑臉,否則就耷拉下眼皮,睫毛有一寸長,愣裝不認識。偶爾秀才們有點兒小的過失,縣官判令稍加處罰,馬兒就殘酷拷打他們,像懲治盜賊一樣。假若有人告秀才的狀,就是錢財送上門了。他諸如此類的惡行太多,秀才們早已忍無可忍。馬兒年近七十的時候,體態臃腫,耳聾眼花,每每向人尋覓染黑須的藥。有個狂生,把茜草根銼碎了去騙他。天亮后大家一看,染過胡子的馬兒就像廟里泥塑的靈官的模樣。馬兒惱羞成怒,要抓狂生,那人早已在夜間就逃走了。由此他心中郁結憤懣,幾個月就死掉了。

0630.菱角

又是一篇戰亂時期,神仙顯靈的奇跡。側寫明末動亂的慘象。

胡大成是楚地人。他的母親一向信佛。胡大成跟隨私塾先生讀書,上學必經由觀音祠,母親囑咐他經過觀音祠一定要進去叩拜觀音。一天,胡大成來到觀音祠,看見一個少女領著小孩在里面游逛玩耍,少女一頭秀發剛剛披到頸部,容貌舉止十分美好。當時胡大成十四歲,心里很喜歡她。于是就問她姓名,女孩笑著說:“我是祠堂西邊焦畫工的女兒菱角。你問這干什么?”胡大成又問:“有婆家嗎?”女孩紅著臉說:“沒有。”胡大成說:“我做你丈夫,好不好?”女孩害羞地說:“我做不了主。”然而目光清澈,上下瞟了胡大成一眼,看那意思好像很樂意。胡大成于是走出了觀音祠。女孩追出來遠遠地告訴胡大成說:“崔爾誠是我父親的朋友,讓他做媒,沒有不成的。”胡大成說:“好。”一想到這女孩聰慧而多情,越發傾心愛慕她。回到家,胡大成向母親如實道出心愿。胡母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常怕忤逆了他的心愿,立即請崔爾誠去說媒。焦家要的彩禮太多,親事眼看沒指望了。崔爾誠極力贊揚胡大成出身清白,又有才華,焦畫工這才答應了親事。

胡大成有個伯父,老邁而無子,在湖北做學官。他的妻子死在任所,胡母打發胡大成去湖北奔喪。胡大成去了幾個月正準備返回時,伯父又病死了。胡大成滯留在湖北很久,正值亂兵占據了湖南,家里的音訊就斷絕了。胡大成竄伏在民間,形影相吊,孤苦凄惶。一天,有位老太太年紀四十八九歲,在村中轉來轉去,太陽偏西了還沒有離去。她自己說:“遭到戰亂無家可歸,要把自己賣了。”有人問她價錢,回答說:“不屑于做人家的奴仆,也不愿做人家的妻子,只要有把我當做母親的人,就跟他過,不講價錢。”聽到這番話的人們都笑了。胡大成過來看那老太太,面目之間有一兩處很像自己的母親,不禁觸動心事,非常悲傷。想到自己孤身一人,身邊連個縫縫補補的人也沒有,就邀請老婦人一塊兒回家,像兒子一樣孝敬她。老婦很高興,就為他做飯做鞋,像母親一樣操勞。不合她的心意就數落他,而胡大成稍微有點兒病苦,體貼關懷又勝過親生兒子。忽然老太太說:“這里很太平,幸好沒有什么可憂慮的。可是你已經長大成人,雖說漂泊在外,婚姻大事不可不辦。三兩天之間,我要為兒子娶媳婦。”胡大成哭著說:“兒子自有媳婦,只是我們被阻隔在南北兩地了。”老婦說:“大亂時節,人事變化無常,怎么可以死心眼地等著她呢?”胡大成又哭著說:“不要說結發的盟約不可背棄,誰又舍得把嬌女兒托付給一個流落他鄉的人呢?”老婦不回答,只是為他治備窗簾帷帳被子枕頭,十分齊備,也不知這些東西是從哪兒弄來的。

一天,天已經黑了,老太太告誡胡大成說:“點上蠟燭坐著,不要睡覺,我去看看新媳婦來沒來。”就出門去了。三更天已過,老太太還沒有回來,胡大成心中十分疑惑。一會兒,聽到門外喧嘩,出去一看,一個女子坐在庭院中,頭發散亂猶如飛蓬,還不住地哭泣。胡大成吃驚地問:“什么人?”她也不說話。過了半天,才說:“把我娶來,也不是福氣,我只有一死。”胡大成大驚,不知什么緣故。女子說:“我自小就和胡大成定了親,沒想到胡大成去了湖北,音信斷絕。父母強迫把我嫁到你家。我人可以被你們弄來,心志不可改變!”胡大成聽了哭著說:“我就是胡某。你是菱角嗎?”女子聽罷止住哭泣,十分吃驚,不敢相信。胡大成領她進了屋,就著燭光仔細打量,說:“這不是在做夢嗎?”于是轉悲為喜,互相訴說離別相思之苦。

原來戰亂之后,湖南方圓百里的地區,被洗劫一空。焦畫工帶著全家逃竄到長沙的東面,又接受了周生訂婚的聘禮。兵荒馬亂中不能舉行婚禮,約定當天晚上把菱角送到周家。菱角哭著不肯梳洗打扮,家人強行把她塞進車里。走到半道上,菱角從車上顛下來。就有四個人抬著轎來到跟前,說是周家迎新娘子的,就攙扶著菱角上了轎,轎子快得像飛一樣,到這才停下來。一位大娘把菱角拉進院子,說:“這是你的夫家,只管進去,不要哭。你家婆婆,早晚就到。”這才離去。胡大成問明了事情原委,這才省悟老太太是位神仙。夫妻焚香一塊兒祈禱,希望母子再次團聚。

胡母自從戰亂戒嚴以來,和一塊逃難的婦女跑到深山澗谷中躲藏起來。一天夜里,有人吵吵嚷嚷地說亂兵來了,大家就張皇失措地四處藏匿。有個小童子把一匹馬牽給胡母。胡母情急之下來不及問,就扶著小童子的肩上了馬。馬輕捷神速,轉眼來到洞庭湖上,馬蹄踏著水面奔騰,蹄下微波不興。不一會兒,小童子扶著胡母下了馬,指著一戶人家說:“這里可以居住。”胡母想要道謝,回頭一看,那馬化作菩薩的坐騎金毛犼,有一丈多高,小童子跳上坐騎,騰空而去。胡母用手敲門,門一下就開了。有人出來詢問,胡母奇怪問話人的聲音十分耳熟,一看,原來是兒子胡大成。母子抱頭痛哭。菱角也被驚醒了,一家人又歡喜,又寬慰。他們猜測老太太是觀音菩薩顯靈,從此誦習觀音經咒越發虔誠。一家人就在湖北安家,還買了田產,蓋了房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24評論 6 52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16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1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66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45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795評論 1 32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86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10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24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48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34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7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884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28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4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36評論 3 38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23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