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火車在軌道上疾馳,羅剛的座位正好在窗戶旁邊,天空蔚藍,白云如棉花般雪白,空中偶爾有一些鳥兒飛過,路邊時不時能看到一些艷麗的花朵。只是他無心欣賞窗外的美景,時而靠在座椅上仰頭閉目,時而睜大眼睛,煩躁地看著手腕上的表盤,然后對著車窗發呆。
他輕聲地嘆了一口氣,心里想:“也不知道母親現在怎么樣了?”昨天他接到父親的電話,說母親不小心摔了一跤,左腿骨折,需要休養。盡管父親交代羅剛不要擔心,母親并無大礙,羅剛卻不放心,執意要回家看望母親。
時間在一分一秒中度過,此時羅剛在一分一秒中煎熬,他恨不得自己能長出一雙強有力的翅膀,似火箭的速度飛到母親身邊。回想起這些年來,他在外地安家,因為工作忙碌,平時很少回家,一般都是在過年的時候才回家看看。一周的假期,他來去匆匆,還沒顧得上和父母及親朋好友好好拉拉家常,就已經到了返城的時間。這時候,羅剛不得不帶著父親準備的一大包家鄉特產,母親的牽掛還有心中的不舍,離開家鄉。走在回城的路上,他耳邊還在回響著父母親的話語,是那么地親切和溫暖。如今父母親年齡越來越大,他卻不能在身邊照顧,想到這些,心中如針刺一般,有著難言的疼痛。
終于熬到了時間點,火車準時到達。羅剛大步流星地向外面走去,他還要去等一趟公交車,再坐三十分鐘左右,才能回到那個讓他時常想念的村莊。下了公交車,在路邊可以望見自家的院落。羅剛看著熟悉的四周,一種家鄉的味道油然而生。窄窄的小路兩邊長滿了野草小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味道。旁邊的小水溝被水草覆蓋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羅剛顧不得地上的灰塵,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趕。
就在村口轉彎時,他不小心撞到了一個人,只聽見“哎吆”的一聲,一個女人打了個趔趄,歪倒在地上。“對不起”,羅剛慌忙說道。“算了,沒事,下次注意點。”這個女人一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一邊回應著。羅剛仔細一看,心里不由得一驚,不禁喊出了聲,“你是王月?”陽光照在她黑黝黝的臉上,透著歲月的滄桑。她穿著一件白色的短袖,領口上有少許褶皺,一條黑色的褲子,腳上穿著一雙藍色的涼鞋,衣服看起來雖不是那么靚麗,卻還算大方得體。
“是啊,剛哥,好久不見了。”王月顯得也很吃驚。
“真是好久不見,差不多已經有三年沒見了。”羅剛看著這個熟悉又有點陌生的女人,感慨萬千。
時光荏苒,青春易逝,歲月不僅改變了一個人的模樣,還改變了她的命運和生活。依稀記得王月當年的模樣,和現在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你回來是看你母親的吧,聽說她的腿摔傷了。”
“是啊,我先回去了,有時間我們再聊吧。”
“好的,你回去吧。”
兩個人經過簡短的對話后,就各自走開了。
羅剛到家后,看到母親躺在床上,一條腿用石膏護著,不能動,頓時心疼不已。父親忙著做飯,喂雞喂豬。他們看到羅剛回來很高興,母親交代父親殺雞給羅剛做雞湯。羅剛安慰完母親,又幫助父親做飯。雖然在城里想吃雞隨時都可以買,然而吃著家里散養的雞卻是別有一番滋味,雞湯里面包含著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意。羅剛坐在母親身邊,陪著她說笑聊天。看著母親鬢角的白發不斷增多,臉上的皺紋深淺不一,他心如刀割。日夜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在不知不覺的歲月中,正一天一天地變老。
母親問了羅剛家里的一些情況以及他的工作,他耐心地對母親講解。聊完這些,接著又嘮叨起了關于村子里發生的一些事情,這些家里長短隱含著母親對生活的理解。羅剛說:“回來的路上遇見王月了,她的變化很大。”母親感慨地說:“是啊。”母親告訴他,王月當年輟學外出打工,幾年后,回來嫁人。本來日子平平淡淡,無憂無慮。可是她的男人去年發生交通事故,少了一條腿,現在拄著拐杖,不方便外出打工,家里還有兩個小孩,正在上小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靠著王月養幾頭豬來換取一點收入。
羅剛聽完這些,心中覺得沉悶,悵然若失。剛好母親說想休息一會,他就一個人出來走走,想四處看看村子里的變化。這熟悉的鄉村,可親的鄉音,無論到什么時候,都將銘記于心。
村莊后面不遠處有一座小山,坡度緩平,映山紅開滿山坡,山上隨處散落著一些矮小的松樹。那是他小時候經常去玩的地方。以前他和一群小伙伴們多次到那里摘松籽,他們還會比誰先爬到山頂,還會去那里割豬草。這里充滿了兒時的記憶和歡笑,但現在已經變得很安靜,很少有孩子來這里玩。
山不是很高,也不是很陡。山上生長著一些樹木,隨處可見的石頭,有些石頭縫里長出的小草看起來是那么堅韌。羅剛很快就到了山頂,他站在一塊大石頭上,眺望著遠方,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甫的詩句“一覽眾山小,會當凌絕頂。”這是一種怎樣的豪邁情懷啊!如今再登上這座山,心中滿是激動和懷念。多少年過去了,山還是這座山,水還是這里的水。他渴望能像以前那樣站在山頂大聲呼喊,釋放出心底的聲音,讓喊聲響徹山際。如今卻怎么也喊不出來了,心境和以往也不同。
山腳下有一個湖,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樹木,清清的湖水倒映著樹的影子。一塊又一塊的稻田錯落有致,有幾個人在那里彎著腰忙碌著,好像在種植一些作物。
稀疏的房屋散落在山間,遠處有一排小房子,那是學校,小時候上學的地方。當年的往事一幕一幕浮現在心頭,羅剛抬頭望著天空,晴空萬里,微風吹拂著臉面,小草舞動著身體,他的思緒也在不斷地飄飛。
王月是他小學和初中時代的同學,那時候總是和她一起上學。當時自己比較調皮,學習成績不好,有不會的題目經常問王月,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他講解。初中時,王月白白胖胖的皮膚,一雙水靈靈的眼睛,頭上扎著兩個小辮子,看起來特別可愛,兩個人的關系也很好。記得當年他還給王月寫了一首情詩。初中畢業后,羅剛和王月都考上縣城里的高中,王月卻因為種種原因輟學。
羅剛得知王月不再繼續上學,心里很難過。有一次特意把王月叫出來,說了自己喜歡她的話,王月當時并沒有多說什么,低著頭,滿是淚水的雙眼已經看不到了昔日的光彩。
高中開學,羅剛繼續學習,而王月則踏上了去南方打工的列車。最初羅剛和王月經常寫信相互訴說著一些心事,后來不知為什么,王月不再回信了。羅剛把心中的悲痛化作了力量,開始拼命學習,經過自己的勤奮努力,終于考上了大學。這時候他想把這個喜訊告訴王月,卻聽到了王月結婚的消息。據說她結婚不久以后就和對象一起外出打工了。
青春的記憶是苦澀的也是美好的,這一段美好的往事就如夜空中的流星劃過天際一般,只留下了一瞬間的美好,羅剛現在想起來心里已經很平靜。大學畢業以后,羅剛找到了一家穩定的工作單位,認識了現在的對象,結婚生子,岳父岳母退休以后在家幫忙帶孩子,老婆也比較賢惠,兩個人感情恩愛有加。他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還算滿意,基本上沒有什么壓力。
羅剛走下山去,想到學校看看,好多年了,現在里面的學生們不多,很多人家都搬到了鎮上或者城市。他走近一看,學校顯得有些蕭瑟和落寞,陳舊的桌椅擺放在教室里,內部設施簡陋,已經沒有了當年那種熱鬧的場面,校園里有一些稀稀疏疏的樹木,教學樓前的那個花壇還在。
羅剛走出學校,繼續向前走,來到一片稻田地旁邊,這里的禾苗錯落有致,充滿生機。記得小時候稻田里會有一些鯽魚,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
稻田不遠處有一個人在那里割草,羅剛走過去想搭話,走近才看清是王月。
“王月,你在割草呢?”
“是啊,剛哥,割一些草回家喂豬和兔子。”
王月放下手中的鐮刀,身邊已經有一堆草,看起來已經割了不少,兩個人開始攀談起來。
“王月,你還記得當年上學那些有趣的事嗎?”
“多年以前了,記得一些,也忘了不少。”王月望著前方,眼神上好像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白霧,是苦澀還是迷茫,是堅強還是認命,讓人捉摸不透。
“當年如果你能繼續上高中,或許也會考上一個好大學,也不用像現在這么辛苦。”羅剛有點惋惜地說道。
“現在還提當年那些事情,有啥用呢?”王月苦笑著繼續說。
“這都是人生中面臨的不同選擇,當年我也想繼續上學,甚至也想過能和你一直在一個學校里多好,可是自己的家庭條件太差,如果我再上學,家里就負擔不起,剛好我也到了打工的年齡,能出去掙錢,想著幫助父母分擔一些,也能照顧一下弟弟妹妹,他們還小,我這個做姐姐的要負起責任。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選擇,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人生大不同!”
“是啊,人生大不同!”羅剛隨聲附和著。
王月告訴他,當年到外面打工以后,發現在廠里上班挺辛苦的,有時候還要受氣,但是看到每個月發的工資,都忍了,發了工資就寄給家里,偶爾給家人們買一些衣服或者生活用品,看著他們那么高興,也就心安了。還提起我曾經寫的那些信,給了她很多的自信和鼓勵。
羅剛以為王月早忘記這些了。王月當年明白了彼此的選擇是不一樣的,各自已經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那就接受現實,面對現實,后來就不想再聯系了。說完,兩個人都沉默了一會,羅剛首先打破了寂靜,問道:“現在的你后悔當初自己的選擇嗎?”
王月看了一眼羅剛,說:“其實仔細想想,也沒有什么好后悔的,既然已經選擇,那就要面對,就算是農民,也要做個踏實的種地人。俗話說:“人勤地不懶。”好好生活,好好過日子唄。現在有點辛苦,很多事情要靠我一個人,我時常告訴自己要堅強一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家里養了幾頭豬,偶爾也能賣個好價錢。”
“那為什么不多養一些呢,說不定這是一條致富的門路?”羅剛接著問。
“沒有資金,認識的人也不多,多養一些,要蓋豬圈,還要買小豬和飼料什么的。”
“如果有資金了,你會不會想著多養一些,把規模擴大?”
“想啊,可是去哪弄資金呢?”她的臉上瞬間布滿了愁容,眼里有些無奈。
“我要回去了,家里還有事。”王月說完,就離開了。
羅剛望著王月遠去的背影,看到的是一個堅強而又平凡的女人,一個負責任的妻子,一個合格的媽媽,他想幸運早晚有一天幸運會垂青這種勤勞上進的人。王月面對著生活中的磨難,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在積極應對著,她勤勞持家,懂得分寸,是一個做事可靠踏實的女人。
落日的余輝灑在大地上,天邊的晚霞似火燒,樹木植物映射出五彩的霞光,他凝視著蒼茫廣闊的故土,鄉情油然而生。出來有一會了,羅剛也要回去,地面上的塵土已經把他黑色的皮鞋染成了灰色,他對腳下的這片土地充滿了熱愛之情。
晚飯時,他和父母一起邊吃邊聊,其樂融融,父親也養了一頭豬,他說這頭豬不賣了,等到過年的時候,讓羅剛、兒媳婦和孫子回來吃,剩下的讓羅剛回城的時候帶走。
羅剛勸父母不要那么辛苦,要多注意身體,多休息,不要操心太多,甚至也不要種太多地了。父親說他們一輩子已經做習慣了,天天閑著反而有些不舒服,現在還能干得動,不要緊。為了孩子,他們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母親閑聊說王月很會養豬,讓父親什么時候看到她了問問經驗。
“王月很會養豬嗎?”羅剛問道。
“是啊,村里的人都夸她能干,人比較實在,能吃苦耐勞。”母親提到她,也是贊賞不已。
夜深了,羅剛睡不著,翻看著手機,想起了自己有幾個認識的朋友,前段時間他好像還聽說有幫助一些農戶的優惠政策。羅剛想盡自己的能力幫助王月。
第二天,羅剛來到了王月家里,走到門口,映入眼簾的是門外一個大菜園子,里面種植著一些常見的蔬菜,長勢良好,院內有三間小平房,旁邊還有一間是廚房,還有一個棚子應該是豬圈吧。羅剛一邊想一邊敲著大門喊道。
“哎,來了,”王月走出來看到是羅剛,有點驚喜,她招呼著羅剛進屋,孩子們在另一邊寫作業,這時一個拄著拐杖的男人蹣跚地走了過來,說,家里來客人了。
是啊,這是我以前的同學羅剛,在城市上班,這次回家順便過來看看,王月回答著。
這位是你的丈夫吧,羅剛打量著眼前這個男人,他個字不高,瘦削的臉看起來有點黑,這個男人眉頭緊鎖,煩躁的情緒在臉上盡顯無遺,說話間有一種不耐煩的語氣,手里的拐杖在陽光的照射下看起來有點刺眼,這根拐杖把他留在了家里,不能去外面打工,羅剛心里想。
“王月,那旁邊是你養的豬嗎?”
“是的。”
“我可以看看嗎?”
“可以的,你看吧。”
“村里人都夸你能干會養豬。”
“啥會不會的,也就是養的時間長了點,比較熟練些。”王月笑著說。
羅剛說:“我認識幾個朋友,如果你想擴大養殖的話,我可以和他們說說,能幫你找到一些資金。”羅剛向王月講解了一些關于的資金的事情,王月一邊認真地聽一邊詢問著,羅剛都詳細做了回答。
王月聽了有點興奮,她擔心的是銷路,養的多了怎么賣啊,有沒有更好的收購者。羅剛安慰她回到城市里以后,再幫忙打聽。從王月家里回來,羅剛一直想著他和王月之間的談話。又過了一天,羅剛要回城里,母親也催促著他快點去工作。
晚飯后外出散步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迎面吹來的晚風,邁著緩慢的步子,放下壓力,城市的夜晚燈光燦爛。羅剛和媳婦阿蘭都喜歡晚間散步,趁著空閑,他和阿蘭說了這件事,阿蘭對他的做法并沒有太多的干涉,很平靜,讓羅剛自己拿主意。
羅剛經過自己的多次細致觀察,對這個想法抱有很大的信心,他又找人問了幾個飯店的老板以及一些豬販,他們說可以考慮王月提供的豬肉。
羅剛給王月找了一些資金,又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了十萬,一共湊夠了二十萬塊錢給了王月,王月很感動,告訴羅剛如果賺錢了平分,沒有他的支持,自己是做不到的。
“先不要說這些了,你先試試吧,看看效益如何,只是要辛苦你了,這樣可能會很勞累。”
“沒有什么,我能吃苦,這是好事,說不定就成了呢!我以前就想過這個事,可是找不到錢啊。”
“好好干吧。”羅剛鼓勵著王月。
“放心吧,會的,既然已經選擇了這個方向,我會盡力做好的。王月看起來信心滿滿。
幾個月以后,一個嶄新的豬圈蓋起來了,整整齊齊,干干凈凈,設施看起來也比較完善。王月看著嶄新的棚子,心里很激動,她從心底里感謝羅剛,下定決心要把這件事做好。王月變得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王月的丈夫也積極地幫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前他經常對王月發脾氣,和她鬧別扭,現在好了很多。王月看到這些變化,心里充滿希望,這人啊,還是得有點事情做才好,有了追求,有了奮斗目標,就有了生活的奔頭,勁頭會越來越足,日子也會好起來的。
王月在羅剛的幫助下,把一些豬賣到了城市里,她為人忠厚老實,不耍心眼,又熱情守信,大家也都愿意和她打交道。
兩年后的一個春節,羅剛帶著老婆孩子回到老家,王月請他們一家人過去吃飯。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羅剛發現王月丈夫那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了。
吃完飯,王月拿出了一個本子讓羅剛看,他打開發現是一個記賬本,上面詳細記著每一筆的開支還有一些入賬。王月對羅剛開心地說著,賺了些錢,還說比在外面打工都強,并且說明年開春把那些欠款先還了,說著又給羅剛拿了五萬塊錢,算下來賺了十萬塊錢,自己五萬,分給羅剛五萬。羅剛說什么也不同意要這么多錢,推辭說自己只是幫了小忙。
這可不是小忙,你已經幫了我們大忙了,現在還有一個新豬圈,我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的,王月堅持要給。羅剛堅持不要五萬,后來經過多次的勸說和商量,羅剛決定利潤他和王月四六分,自己拿四萬,王月拿六萬。
經過幾個人的齊心協力,王月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利潤一年比一年豐厚。兩個人還決定拿出一些錢把學校重新粉刷裝修一下,添置一些學習用品,送給孩子們一些有趣的課外書籍。
這一年兩個人同時登上了山頂,望著遠方,望著那個曾經的小學校,笑著說我們的選擇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