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二毛
昨天,一個在外企工作的男生和我交流,說自己想在2018年有所改變。
我說,那得先確定好你的標簽——專業一點,即“人設”。
他說,我希望給人兩個印象:1、生活中,有趣;2、職場上,獨當一面。
我說,這就是你的人設。從今天起,你所有的言行舉止就必須執行這兩點:有趣、有擔當。
他說,能否具體點?
我說:就從小事說起,比如發朋友圈這件事——
以后朋友圈再也別發復制過來的勵志雞湯。你抄我,我抄你,標點符號都一樣,這不僅沒趣,甚至很LOW。有趣的東西在哪里?書里。書里有冷知識,書里有好玩的故事、令人叫絕的句子。
配圖也是一樣的,不要隨意盜圖。自己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捕捉有趣的瞬間,拍下來。原創確保獨一無二。實在不行,碎片時間可以瀏覽大量的創意類網站、雜志、微信公號,收集打動你的美妙得讓人驚艷的圖。
這樣,你的朋友圈,無論是內容還是配圖,都很與眾不同。你的同事、你的客戶看你的朋友圈是一種享受,不僅覺得你有趣,還覺得你的bigger很高。
再也不要在微博微信上發布一些“臟兮兮”的內容:比如,“上班又堵車,煩死了”(配堵車圖片)、“臥槽,炒雞惡心的客戶,拉黑!”(配網上黑白動漫圖)、“今晚看《芳華》,約嗎?”(配吐舌頭表情符號)、“我很好,謝謝”(深夜一兩點發布)、團購鏈接、請人投票鏈接、無緣無故刷屏,等等。
這樣的內容發布,只會讓人覺得你每天的生活過得有多慌亂、不堪。看多了這樣的情緒發泄,你的形象就固定下來了:一枚悲催的屌絲。結局如何呢?會有人同情你,但不會有人提拔你。誰會提拔一個一條到晚不是哭喪著臉,就是憤怒有加的人呢?
你說你有能力,可以獨當一面?NO,人家在心里已經把你PASS了。
獨當一面如何體現?有一說一、沒有一就不說;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注重結果,不要廢話太多過程;克制傾訴欲望,只有三歲孩子和祥林嫂才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這樣,你給人的感覺才有可能是干凈利索、雷厲風行、責任擔當。
遺憾的是,生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不注意這些。很多人都把微博微信理解為吐口水的地方,其實錯了。只要有人和你互為關注,它就是一個社會。一個社會就存在形象。你發的每條朋友圈都是在維護或者詆毀你的形象。現在人與人不再面對面交流,你的第一印象全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
當然,發好微博、微信朋友圈只是一個小方面,更重要的是生活中、職場上。你給自己定了什么人設,你的一言一行,都應該服務于這個人設、塑造好這個人設。你工作、開會、打電話、決策、執行、接人待物、聚會K歌時的狀態,甚至包括衣著打扮。你的人設是陽光暖男,那就不要表現渣的一面;你的人設是霸道總裁,那就別像個娘們受不了一點委屈;你的人設是個學問家,那講出來的話就要充滿智慧。
人設就是你的品牌。為了品牌,你要對自己有所要求,而不是放縱。這樣,你給自己定了什么樣的人設,你就成了那樣的人。
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