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以前經常帶著婉兒去玩的小公園被施工圍欄遮擋住了,里面在施工,據說是在改造,要改造成一個口袋公園。
早晨去接婉兒的時候路過小公園,發現施工圍欄不見了,原先的小公園變了樣,成了一處環境幽雅,健身游樂設施齊全的口袋公園。
早晨把婉兒送到幼兒園,回來便要將小公園的事告訴慧玲。
“又有一個口袋公園開放了,你猜是哪里?”我還沒開口,慧玲就看著手機對我說。
“是小公園。原來小公園圍起來是要改造成口袋公園。”沒等我回答,慧玲就告訴了我答案。原來網絡上已經發布了小公園改造后開放的消息。
“我正想告訴你呢,我剛才送婉兒的時候已經看到了。”我說。
“走,正好天氣不錯,我們去看看。”慧玲也很想看看這小公園被改造成了什么樣的口袋公園。
我開車和慧玲一起趕到小公園,只見原先小公園的入口處立了一塊牌匾,“真趣園”,牌匾上有三個金色的大字。從小公園旁邊穿過的小馬路也有了新的路名,“真趣園路”。
走進真趣園,眼前展現的是與原先完全不同的場景。
從入口進入真趣園,首先看到的是一處兒童游樂場。現在的兒童游樂場總會設置一個堆著白色細砂的沙坑,似乎這堆著細砂的沙坑已成了兒童游樂場的標配。沙坑里建造了一面二三十米寬的斜坡,斜坡的兩側供孩子們攀援,中間有一個滑滑梯。沙坑里有幾個孩子在玩沙,斜坡上兩個男孩抓著可以借力的突出物向上攀爬著,沒爬上幾步就滑了下來。滑滑梯上也有孩子在玩耍。
穿過兒童游樂場,前面是運動區域。兩片羽毛球場地,四張乒乓球臺,有人正在激烈地對戰著。新修的場地,塑膠地面跑動起來特別輕快。
中間位置依然是原先一處跳舞的場地。改造后,場地四周都種植了各色花草,五顏六色的花在這寒冷的天氣依然開放著。幾個跳舞的人,隨著輕快的樂曲在翩翩起舞。
改造前的小公園被灌木綠地占據了不少地方,也顯得有些雜亂,改造后的真趣園結構就合理得多。一條近500米的環形塑膠步道為市民提供了一處散步休閑,跑步健身的場所。按照人們活動的需求,在東北角是一處休憩區,保留了原先的六角亭,增設了一些回廊座椅,棋桌吧臺,供人們休憩娛樂。設有羽毛球場地和乒乓球臺的運動區域是在公園的西側。剛才經過的兒童游樂場是兒童活動區,在我們進來的東入口處。從公園的南入口進入,是公共活動區,這里有寬敞的廣場,可以供人們跳舞,練劍,進行一些公共活動。北入口設置了廊架背景墻,將中西藥文化融入其中。廊架中設有中西藥宣傳燈箱,宣傳中西藥植物知識,增加了文化科普功能,烘托出公園的文化氛圍。公園的中間有一噴水池,池中有各色景燈,這應該是為了在節日舉行慶祝活動時準備的營造氣氛的設施吧。
沿著園中步道在真趣園走了一會。步道兩旁種植了各類花卉植物,海棠,杜鵑,三角楓,還有石榴,臘梅。園中植物兼顧了夏冬季節的植物景觀,即使在這寒冷的冬季,步道兩旁也開放著色彩絢麗的各色花卉。
真趣園,這新開放的口袋公園,真正的鬧中取靜。四周車水馬龍,在周邊林木花草的掩映下,營造出一片安靜的空間。這家門口的口袋公園,看來以后可以經常過來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