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在這個城市的西北方,有一片城區,是這個城市早期最繁華的地方,被人們稱為老市里。幸福廣場,是這片城區的中心。
通向老市里的路叫做幸福路,因一代偉人曾經走過而得名。幸福路連著幸福廣場。
在煉鐵廠工作的那些年,每天上班都要經過幸福廣場。那時候,這個城市還沒有如今的繁榮。老市里就是城市的主城區,幸福廣場很熱鬧,人來人往,人聲鼎沸。
幸福廣場對面就是住宅區,灰一色的多層住宅樓,住在那里的多為鋼廠鐵廠的職工。
早晨,上班的人趕著點奔向各自的崗位,留下的老人和賦閑在家的居民,便會來到幸福廣場。
那時候,我住在城市的郊區。每次經過幸福廣場,都能看到有人從住宅區走出來,走向幸福廣場。看著廣場上的人,有的在運動健身,有的在悠閑地聊著天,有的帶著孩子在玩耍。看著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心生羨慕。要是能住進這片住宅樓,閑的時候來這幸福廣場遛一遛,那該多好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鋼廠鐵廠的規模在擴大,現代氣息也在影響著城市建設的格局。
這個城市的生活圈開始向著東南方向擴張。高層住宅,花園洋房,環境優雅的別墅, 一個個生活小區建成了,城市的東南方成了新城區。人們的生活條件在不斷地改善,住宅環境充滿了生態園林的氣息。年輕人搬出了老市里這片城區,這個城市早期的建設者,鋼廠鐵廠的老人留了下來。
這座因鋼鐵而興起的城市,一步步向著生態化宜居城市的方向發展,逐步被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園林城市。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崛起。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城市,有了現代的氣息和園林化的風姿。
老市里,這座城市的搖籃,身旁有鐵廠,有鋼廠。鐵水不停地流出高爐,帶著奔騰的熱流流向鋼廠,留下的煙霧消散在這一方天空。鋼水沸騰,帶著灼熱的溫度,呼出的煙氣釋放在這一片藍天。老市里,仍然在發生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伴隨著千萬噸鋼鐵的煉成,這一片天空承受著鋼鐵的煙塵,這片城區也變得有些灰暗起來。
我依然工作在這片城區,每天依然經過幸福廣場,看到的情景卻在發生著變化,眼前呈現的慢慢變成了另一番景象。廣場上沒有了往日熱鬧的人群,偶爾會有幾個老人來廣場走走,完全沒有了那種歡快熱鬧的場景。幸福廣場,這個曾經無比熱鬧的地方,變得空曠冷落,有些蕭條落寞起來。
與那些新開辟的生活小區相比,老市里沒有高高矗立的高層住宅,沒有綠意盎然的花園洋房,更沒有環境優美的別墅。這里只有已建成多年的多層老住宅,有這個一直陪伴著這片城區居民的幸福廣場。
老市里陳舊了,落寞了。像個飽經風霜的母親,看著這個城市日新月異的模樣,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邁著年輕的腳步向著繁榮、美好一路走去,靜靜地守候在這片城市起源的地方。
隨著城市的變遷,當初想住進那片住宅樓的理想也隨風飄散。
因為工作的變遷,我離開了老市里工作的單位,也隨著從老市里涌出的人流落腳在這個城市東南方的新城區。
這座城市還在發生著變化。街頭公園,口袋公園,體育公園,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人們有了更多的休閑、活動的場所。人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舒適便捷了,城市也變得愈加美好起來。
不能讓這片老城區落寞下去,也要讓老市里煥發新春。打造生態化宜居老城區的工程終于納入了城市建設的計劃,鐵廠,鋼廠被遷出了這片老城區,老市里在城區改造中變了模樣。一代偉人登臨過的高爐沒有倒下,成了華東大地上第一座高爐工業遺產。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向人們昭示著這個城市是因鋼鐵而崛起,見證著這個城市的建設者沿著鋼鐵大道走出的一條幸福路。
鋼廠的煙氣沒有了,高爐的煙霧消失了,老市里的天空沒有了灰暗的霧霾,城區雖然顯得老舊了些,也變得干凈整潔了。老市里的天空又藍了,空氣也變得清新起來,改造后的老城區恢復了繁華熱鬧的景象。
幸福廣場變了,有了人們熟悉的模樣,又成了老市里居民們活動的中心,休閑娛樂的聚集地。
幸福廣場又熱鬧起來了。一度曾經有些蕭條落寞的廣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雖然鋼廠搬走了,高爐也已經遷到了別的地方,但這里依然有著老一輩人難忘的記憶。在這里奮斗了一輩子的鐵廠鋼廠的老人們,依舊留戀著這曾經繁華熱鬧的家園,沒有離開這里。年輕人雖然搬走了,但還是會經常回來看看。他們的爺爺奶奶、父母前輩們還在這里,這里留著他們的根呢!
這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來到久違了的幸福廣場。幸福廣場上人很多。那座鋼鐵雕塑依然屹立在廣場中央,是花兒盛開的造型。這座鋼鐵打造的“幸福之花”,如一朵綻放的花朵, 火紅的色彩,象征著城市的幸福與繁榮。
雕塑的前方是一灣池水,噴泉帶著積蓄的動能沖向空中,又在最高點向下落下,劃出一條優美的曲線。
一條600米長的健身步道,紅色塑膠路面,環繞在廣場四周。步道兩側種植的是各色海棠,這是一條紅色的“海棠步道”。有人在步道上悠閑地漫步,有人沿著步道快走健身。
廣場內有一片運動區域,有兩片羽毛球場地和多張乒乓球臺。羽毛球場地上沒有人運動,幾個孩子在場地上踢著球。還是乒乓球更受歡迎一些,乒乓球臺都占滿了人,多為孩子和年輕人,正在球臺上對戰著。
廣場邊上有一個兒童游樂場,大人帶著孩子們在玩耍。一些孩子在蕩秋千,坐滑梯。滑梯下是一個沙坑,沙坑里堆放著潔白的砂子。更多的孩子們被潔白的砂子吸引著,在沙坑里堆城堡,玩砂子。
正是上午十點鐘的時候,太陽暖洋洋地照著,給廣場上休閑健身的人群帶來陣陣暖意。
廣場南側有一片香樟林,這里是一個休憩活動區,一些老年人坐在休憩座椅上聊著天。
“孫老頭,孫子回來了沒有?”田大爺正和坐在一旁的孫大爺聊著。
“回來了,現在每個禮拜都要回來。石頭上小學了,沒到周末就吵著要來看太爺爺。他哪里是要看我呀,是要來打乒乓球。那不正在那兒和他爸打著球呢。”
孫大爺89歲了,身體還挺結實。在煉鋼廠忙碌了一輩子,兒孫們都搬去新的小區了,要接他過去,他沒有走。年齡大了,更念舊了。在這里住慣了,懶得再折騰。現在住的房子也是前些年翻新重建的,比以前的房子亮堂多了,還有不少老伙計在一起走動走動,挺好的。
“是啊,這日子過得真快啊。就覺得我家那丫頭還在跟前蹦啊跳的,一轉眼就是有孫子的人了。自從幸福廣場改造以后,也經常帶著孫子來這邊轉轉。這不是又和孫子在那邊玩砂子呢。”田大爺是高爐爐前工,鐵廠遷走了,他圍著轉了幾十年的高爐成了工業遺產,如今還矗立在那里。田大爺不時還會去轉轉,遇到前來參觀的人,他總有一種自豪感,因為他是這座高爐的主人,他總會津津樂道地說起過去的故事。因為這故事,這個城市才有了今天的繁華,人們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現在幸福廣場被改造得煥然一新,老市里的居民們每天都要過來轉轉。冬日里,遇到晴朗的日子,過來看看花草,灑灑太陽,老伙計們在一起說說話,太陽暖暖地照著,心里都是暖暖的。
“聽說了沒有,這幾天老鷹窩來了一些鳥,好像是來過冬的候鳥。”
老鷹窩是老市里境內的一片山林,在這片城區還沒有建成的時候,那里是老鷹筑巢的地方,也有各種鳥兒在林中棲息鳴唱。自從有了鋼廠,有了高爐,老鷹便隨著天空飄散的煙塵飛向了遠方,鳥兒也失去了蹤影。
“老市里很多年沒有鳥語花香的環境了,這幾年鋼廠鐵廠搬走了,天空亮堂了,草也綠了,現在把鳥也引來了。”
兩個在步道上漫步的人邊走邊議論著。
在運動區域和兒童游樂場的步道旁,幾棵大樹擎起綠色的樹冠。沿著步道生長的杉樹整齊地站立著,呈現一派赤紅的顏色。樹木,花草,步道,漫步的行人,在藍色天空的映襯下倒顯出一種別樣的悠閑與安寧。
“我只想讓你幸福。” 大樹下的花壇邊上,兩顆心交織在一起,七個潔白大字訴說著一個美好的愿望。
看著海棠步道上漫步行走的行人,香樟林旁悠閑聊著天的老者,還有兒童游樂場正在盡情玩耍的孩童,人們正在享受著悠閑、快樂的生活,空氣中也蕩漾著歡樂、愉悅和笑聲。如今的幸福廣場,真的讓這片老城區的人們體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