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財富是掌握在百分之十的人手里。所以,如果想某樣技術長久地發展下去,低端市場非常重要。人人買得起、用得起才是王道。雅虎實現了一個(看似)免費的平臺,大膽的創新刺激了互聯網蓬勃的發展。
成為一個公司之后,雅虎開始引用傳統媒體的商業模式進行營利。現在甚囂塵上的流量一說從這里開始。網站的內容吸引了流量,流量吸引廣告商投資,而廣告商代表了收益。將兩者達到一個和諧的程度就決定了一個公司的聲譽和等級。
作為互聯網公司的“先河”,雅虎還是沒有熬過決策的陷阱,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作者重點討論了CEO的決策失敗,惠普公司也是一樣。然而就像以前人們視李鴻章為賣國罪人一樣,就此定論十分危險。
公司的成功有機遇、運氣、決策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惠普公司三者幾乎沒有同時旺盛過。
惠普公司在這一波浪潮里面有著大同小異的借風起火,對IT敏感的嗅覺和在硅谷肥沃的土壤,讓惠普生根發芽,慢慢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