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有酒——讀《聊齋志異·黃英》

最近讀中華書局版《聊齋志異》,讀到《黃英》一篇尤其喜歡。

相比《聊齋》中的名篇如《畫皮》、《聶小倩》等,《黃英》并不為人所熟知。它太淡了——與其說是一篇小說,毋寧說更像一則散文小品,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復雜激烈的沖突,只有世俗情態、煙火日常,細細描摹、娓娓述來,文淡如菊。


說到這里宕開一筆。

古代志怪傳奇小說,《聊齋》無疑是其中翹楚,無論思想性、文學性,都超邁同類水準,蒲公失意著文章,鬼話連篇,人情滿紙。全書近五百篇,題材多樣、內涵豐富,男女愛情是其中一大分類,但其中又各有參差,有些敘事曲折、人物生動,有些則一言難盡,充滿了落拓書生的意淫,說好聽了是自由奔放,說難聽了不過濫情茍合,角色也往往面目模糊,只有個名字與身份,純是為了完成一個艷情套路而硬捏出來的工具人。

讀這類故事,難免有一種吃粗劣速食的感覺,初時滋味辛濃,過后乏味索然,甚至會有隱約不適。而《黃英》卻迥然,故事溫馨有趣,情節流暢自然,里面的人物自有風骨且頗具萌點,猶如秋風初起時一杯清爽的菊花茶。


文章開頭,作者用了個巧妙的雙關引出故事。

馬子才,順天人,愛菊成癡。一日,有客從金陵來,“自言其中表親有一二種,為北方所無。”于是,馬子才欣然隨客人前往金陵求購佳種,“得兩芽,裹藏如寶。”

歸家途中,馬子才偶遇同路的陶氏姐弟倆,得知其正欲自金陵遷居北方。馬與陶生言談甚是投契,便邀請他們來自家閑置的荒園居住。

逆旅初逢,馬子才對車簾后的陶姊黃英驚鴻一瞥,“乃二十許絕世美人也”,但其時馬已有妻室,并未因黃英美貌便見色起意。

爾后,陶氏姐弟住到馬家南園,藝菊售花、增舍治圃。黃英也未因馬乃命定之人便逾墻夜奔,兩人一直相待以禮,未有太多交集。

幾年后,馬子才妻子病逝,乃想求娶黃英,于是請人去探聽一下伊人心意。當時陶生出門遠行未歸,黃英默許后,兩人就耐心等待陶生回來,亦未因心意相屬便暗通款曲。

待嫁期間,黃英沒有閑著懷春思秋,而是獨自操持家業,課仆種菊、買田治第,“得金益合商賈,村外治膏田二十頃,甲第益壯。”頗有陶朱公遺風。

最后,陶生寄來書信,囑咐姐姐嫁給馬子才,兩人這才行禮成婚。

馬子才其人,有讀書人傳統的天真善良,盡管自己也挺窮,但只因意氣相投,便熱情邀請陶氏姐弟來自家居住;但又難免清高迂闊,陶生剛開始售菊時,他頗有微詞,認為其“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后來娶了黃英,又因為妻子比自己富有而感到羞恥,一度堅持想把自己的家什與黃英的分開——當然分不開,過日子哪有那么容易分得清楚?

幾番折騰下來,黃英揶揄他:“陳仲子毋乃勞乎?”

陳仲子,戰國時齊國隱士,孤高廉潔,以至辟兄離母,獨居於陵。被黃英這么一說,馬子才也自覺過于矯情,不好意思再堅持。

但馬子才享受著妻子帶來的優裕生活,還是心不自安,“仆三十年清德,為卿所累。”他還委屈上了,好像被玷污了似的。而且他傳統的大男子主義思想也時時跳出來作祟,“今視息人間,徒依裙帶而食,真無一毫丈夫氣矣。”總之就是太沒面子了。

讀到這里頗為來氣,忍不住吐個槽,娶了這么一個又美麗又聰慧又能賺錢又會持家的佳人,他不感謝祖宗燒高香,反而怪妻子損害了他的清德。敢情他品格高尚是貧寒帶來的?一旦生活富足就品格卑下了?陶氏姐弟的財富都是正當經營賺來的,又不是不義之財,怎么就連累他了?無非是看不起商賈賤業罷了,覺得人家污了他那白得發青、硬得發僵的讀書人德行。

雖然馬子才腦袋里像塞了茅坑里的石頭,但黃英也沒說他讀書讀傻了,而是說:“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貧也。無已,析君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何害?”給他在庭院中蓋了個小茅屋單獨居住,滿足他對于自己清廉自守、安貧樂道的人格追求。

寫到這里,作者舊式文人老毛病發作,忍不住又加了一句“擇美婢往侍馬”。噫~

初時,馬子才尚“安之”,可沒過幾天,他開始思念黃英,“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三番兩次跑回來,“隔宿輒至,以為常。”

對他這種甚不清德的行為,黃英嘲笑:“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

《風俗通》載,一戶齊國人家有一個女兒,有兩人同時求娶。東家子長得丑但富有,西家子長得美卻貧窮。父母猶豫無法決斷,就去問女兒意見,女兒說:“想在東家吃飯,在西家睡覺。”

呵呵~

面對黃英戲謔,馬子才并未惱羞成怒,他的反應是“亦自笑,無以對,遂復合居如初”,放棄了無謂的掙扎,慫萌。

總的說來,馬子才雖然頭腦迂闊,但心地溫厚,難免大男子主義,卻也真心敬愛黃英,稱得上一位儒雅君子;黃英則頗有林下風致,疏朗通透,遇事往往能妙語解紛,既不勉強自己曲意承順,也能理解和尊重對方。


說完了這兩口子,再來說說陶生。

陶生的出場,作者是這么描述的:“(馬子才)歸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從油壁車,豐姿灑落”,亦且“談言騷雅”,是一個文采風流的翩翩少年郎。

后來,陶氏姐弟住到馬家南園,陶生每天幫著馬子才蒔菊并一起飲食。但馬家也甚清貧,陶生不欲累及好友,決定自力更生,發揮種族特長種花售賣。

“其花皆異種”,前來買花的人絡繹不絕,遂“由此日富,一年增舍,二年起夏屋。”開啟嶄新的美好生活,端的是不僅貌美如花,還能賺錢養家。

對于陶生售花,馬子才卻因陶生不能“安貧”,一開始的態度是“鄙之”。而陶生的回應是 “自食其力不為貪,販花為業不為俗。人固不可茍求富,然亦不必務求貧也。”鏘鏘鏘~有理有力、有禮有節,三觀更比五官正。

后來,家資殷富,陶生便閉門謝客,惟和馬子才以棋酒消日。

一日,馬子才舊友曾生來訪,與陶生酒逢知己相見恨晚,兩人縱飲至夜半,“計各盡百壺。”

讀至此處有點疑惑,百壺如何喝得下去?便說古人釀酒度數低,這容量一般人肚皮也裝不下,曾生莫非酒壇子成精?

算了,這不是重點。總之,陶生喝得大醉酩酊,出門一腳踩到菊畦,“玉山傾倒,委衣于側,即地化為菊,”現出了原形,“高如人,花十馀朵,皆大于拳。”還開了花花。

馬子才毫無思想準備,見狀“駭絕”,跑去告訴黃英,黃英急忙趕來,一把將陶花花拔起放到地上,呵斥道:“胡醉至此!”——太不讓人省心了。而后把衣服蓋在上面,催促馬子才跟她一起走開,“要馬俱去,戒勿視。”

等到天明,馬子才再去看視,只見陶生依舊醉臥在菊畦邊上,馬這才醒悟,“姊弟菊精也”,然后,他的反應是“益愛敬之”。

這段情節可以說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完美典范了,黃英并未因自己的花精身份暴露而驚惶失措或惴惴不安,態度頗類似:“啊,被你看到姐素顏了,怎么?”而馬子才也未因對方非我族類就心生恐慌,很平常心就接受了這個情況。

再跑個題,對比一下隔壁白娘子家,就悲催多了,同樣是酒后現原形,許仙卻直接被嚇死了過去。其實設身處地想想,也能夠理解,親密愛人忽然變成了一條蜿蜒盤曲的巨蛇,任誰乍見也會嚇得魂飛魄散。

而菊花就不一樣了,本來人們印象中植物就沒有什么危險攻擊性,且因為五柳先生的影響,菊花自帶高潔隱逸光環,說是精,感覺更近仙,也難怪馬子才知道后會又愛又敬。

兩廂對比,不由得令人慨嘆命運的不公,出身有時候真是太重要了。

說回正題。本來馬子才知道了陶氏姐弟的真實身份,大家開誠布公,再不用遮遮掩掩,一家人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誰知樂極生悲,到了花朝節,酒友曾生又來和陶生喝酒,陶生又喝大了,故態復萌,落地成花。這次馬子才有經驗了,見慣不驚,學著黃英的樣子順手一拔,然后耐心守在旁邊,好奇地等著看陶花花的神奇變化。

可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次馬子才拔的卻不靈了,“久之,葉益憔悴。”馬這才慌了,知道闖了禍,趕緊去叫黃英。黃英大驚失色,“殺吾弟矣!”奔過來一看,根莖都已經枯死了,“根株已枯”。

夫妻倆悲慟不勝,黃英只得掐下莖梗埋進盆中,搬進自己屋里,每日澆水灌溉,悉心照料。

故事的結局頗有余韻,春去秋來,盆里的菊花漸漸發了芽,到九月份開了花,“短干粉朵,嗅之有酒香,”而且“澆以酒則茂”,于是起名曰“醉陶”。

吁,陶醉成“醉陶”,五柳先生昔年尚有“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之憾,陶生足矣。

插一句,乍讀“粉朵”,微覺詫異——原來陶生本相是粉色?難道不應該是素雅的黃色或白色嗎?再一細思,此系陶醉酒后重生,既有酒香,或有酒暈,此粉色當非原身之粉,而是喝酒之后暈生面頰之粉吧。

作者文思巧妙細膩,只是,不知道曠達的陶生對自己這嬌艷的新顏色是否滿意~(?ω?)

文章結尾,作者說:“青山白云人,遂以醉死,世盡惜之,而未必不自以為快也。”在古人心目中,飲酒忘跡、陶然醉死亦是一件風雅超逸之事,如劉伶鹿車攜酒,使人荷鍤隨之,“死便埋我”,沒什么好遺憾的。

不過,撇開古人的文化語境,從現代人角度來看,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喝酒會害性傷身,甚至難以做人。


讀畢掩卷,令人不免神思遐想,黃英姐弟姓陶,陶生又愛飲酒,彼莫非當年陶令東籬下所植歟?抑或美酒澆溉歟?亦且詩詞相酬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0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4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5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20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1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0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0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91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7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順天人馬子才,家里世世代代喜好菊花,到了馬子才這輩愛得更深了;只要聽說有好品種就一定想法買到它,不怕路遠。 一天,...
    記者的記閱讀 336評論 0 2
  • 蒲松齡這篇《黃英》中塑造的人物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價值追求。以馬子才為代表的文人志士堅持“君子固窮”的迂執觀...
    蘿莢閱讀 1,728評論 0 1
  • 1. 庭院深深,滿園嬌菊,千姿百媚。 美人叢中笑。 她的美,惹人怦然心動。 她叫黃英。 她絕世姿容,厭倦金陵的繁華...
    白小閑閱讀 1,762評論 0 4
  • 《黃英》一篇,活色生香,沁人心脾。 馬子才愛菊成癖,聽說哪有好品種,無論多遠,一定會買回來,但得佳種,“裹藏如寶”...
    東東項目管理閱讀 643評論 0 3
  • 表情是什么,我認為表情就是表現出來的情緒。表情可以傳達很多信息。高興了當然就笑了,難過就哭了。兩者是相互影響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閱讀 125,537評論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