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老師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教書育人。幼師與中小學、高中、大學老師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你剛剛接觸這個叫做“社會”的集體時,除了教書育人,還要教你基本的生活技能。通俗點說就是教你怎么吃喝拉撒睡。
什么?吃喝拉撒睡還用得著你教?
你別笑。請認真往下看。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以及國家對幼兒教育的加度重視,許多地區(qū)建立了好多幼兒園,于是,很多大學紛紛開設(shè)學前教育專業(yè),選擇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大學生人數(shù)也劇增。肯定有超級多的準大學生在選擇專業(yè)時聽父母說過這樣的話:選學前教育專業(yè)吧,當個老師多好,周六日和寒暑假都是帶薪休息,政府發(fā)工資,平時也就看看孩子,說出去也挺有面子!
沒錯,你看到了作為一名幼師的諸多優(yōu)點。相信有很多人都是這么認為,幼師不就看看孩子上上課嗎?有什么難的!我想告訴你的是,就光這倆點,想做好還真有難度。
先給大家看看我在大學都學了哪些內(nèi)容(不同的大學課程設(shè)置會有不同,僅供參考)
你看的,是部分課程。簡單介紹其中倆門。
拿舞蹈來說,民族舞里學過新疆舞、漢族舞、甩袖舞、幾十支幼兒舞蹈、舞蹈創(chuàng)編。
拿鋼琴來說,先學樂理知識,再學習不同的伴奏支體,最后用這些伴奏支體為不同的樂曲配伴奏,邊彈邊唱。
要成為一名正式的幼師,當然了,你得通過考試。筆試+面試。
筆試的內(nèi)容就是上述科目的綜合版。面試的內(nèi)容是講課(說課)、鋼琴即興伴奏邊彈邊唱、即興舞蹈創(chuàng)編、即興主題簡筆畫。一氣呵成。
情況好的一年,報名幾千人錄取一百名左右。試用期各地區(qū)不同,薪資也有差距。
來到了單位。作為新老師需要參加各種培訓,不斷地學習。園長一般不會安排新老師直接帶小班的,為什么?經(jīng)驗不足,帶不了,也是對幼兒的負責。
有這么難?
請你仔細的想一想身邊的熊孩子,調(diào)皮淘氣無所畏懼,連雙方長輩算上六個大人看一個孩子,寵一個孩子,當孩子來到了新的陌生的環(huán)境,突然有人告訴你:孩子你要學會和爸爸媽媽暫時分開,自己吃飯,上完廁所必須洗手,自己擦屁股、提褲子,學習新知識,認識新朋友、新老師,熟悉新環(huán)境……孩子的內(nèi)心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他們恐懼。孩子最直接的表現(xiàn)形式,毋容置疑:哭啊。
假設(shè)小班新生入園三十個,哭的鬧騰的足有二十個以上,抱著你大腿,抬起頭淚眼汪汪的看著你,小嘴一撇,哇的一聲:老師我媽媽哪了…老師我爸爸哪了…老師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哪去了……孩子問一遍,老師就說一遍:寶貝爸爸媽媽一放學就來接你……而且孩子一天絕對不會只問一遍。
面對這個宏觀的場面,我只有震撼。
有的小男生上廁所和女孩一樣,是蹲著上的,老師再教孩子怎么上廁所,辨別男生女生的異同。
上個廁所誰不會啊,沒錯,就是這么一件誰都會的事情,在你小的時候,除了你媽,幼師是唯一一個像你媽媽一樣耐心細心教你的陌生人。
幼師一日生活:簽到,入園,晨檢,擦一切可能落灰的家具,做早操,吃早飯,上廁所,上課(區(qū)域活動),間點,戶外活動,回教室上廁所洗手喝水,區(qū)域活動(上課),午飯,飯后散步,回教室上廁所洗手,哄孩子午睡,起床后上廁所洗手喝水,梳頭發(fā),午點,收拾床鋪,上課(區(qū)域活動),晚飯,洗水杯,飯后整理衣服散步,送孩子離園,打掃教室,水杯、教室、廁所消毒。開各種會議,上公開課,每月寫二三十多篇教案,無數(shù)份記錄表,教師樓道環(huán)境布置,添加更換區(qū)域活動材料,教師技能(鋼琴簡筆畫舞蹈)考核……
其實還沒說全,大部分都有了。什么感覺?
如果讓我選擇一種超能力,我要把自己掰成幾塊。
這是今天萬圣節(jié)做的南瓜燈。
說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可以對幼師這個行業(yè)多些了解,少些成見。作為家長的,對我們多些信任。
祝大家萬圣節(jié)玩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