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莊精英中學學習思考及行動。
本文作者張藍兮
學習參觀河北精英中學,首先,看到了教室外墻的文化,教室外墻的文化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班級的班級文化墻
第二、每日限時練的作業成績檢查,一半以上的同學有成績,同時有老師對當日這張限時練中存在問題的反饋,有表揚的學生名字,也有批評的學生名字;
第三、當日限時練中優秀試卷的展示,這里包含著書寫,格式,解題思路,表達準確等方面的示范。
同時看到每天上午和下午的最后一節自習課,教務處的老師會檢查各班教室外墻的內容,主要是在督查限時練的檢測情況,以及老師的反饋。
班級參觀結束后,觀摩了上午的跑操,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生可以迅速集結到位,班主任全程跟跑陪伴,隊伍非常整齊,精神狀態平穩中的高昂!
接著觀摩寢室管理,寢室里面非常的整潔,空間雖然狹小,可是井井有條,簡潔的生活物品,極簡的生活方式,教會學生專注。
核心的收獲來自觀摩三堂示范課和高三、高一個兩個教研組的集體備課。
觀摩課上,感受到了6+1的課堂激情與精準的完美統一。課堂激情出自教師的全面備課和學生全情參與精準學習。教師的全面備課借由教研組的集體備課,看到的是教師團隊共享的精神和能力,教師們在備課的時候,首先要有各自的手寫教案,而這手寫教案,出自6+1標準,也就是說在備課的過程中按照七個部分完成,這確定是真正的核心公式。
手寫教案中首先要理清教學目標(絕對不是抄寫教案,而是看大綱、讀教材、結合考點,確定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難點,接下來就是按照“導 思 議 展 評 檢”這六個部分依次完成教學設計和內容排布,集體備課,集體共享,十個老師十種“導 思 議 展 評 檢”,十種思路,全方位疊加,給予學生的就是真正的精華-精準、精確的學習體驗。猶如精確制導導彈一般。
個人備課楊特性,
集體備課享資源,
步調一致來上課,
教學流程有標準,
教師教學有路徑,
學生學習有方法,
激情和全情是必須!
課堂教學中,6+1的部分,其中“議”的部分,做得非常精準,占時6到7分鐘。
并且“議”分成兩個部分,對議和小組議:第一輪是對議,對議是兩兩相對,就教材中的基礎內容,互相抽查,互相強化,互相補充;
第二輪小組成員6人,輪流提出自己認為的重難點,知識不斷疊加,漏洞互相完善。
“展”的部分,可以展示基礎部分,可以質疑,可以設疑,在全班范圍內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學生互相質疑,互相解答,質疑有思考的過程,解答有加工內化的過程,
對于學生聽過的知識,學生會很快忘記。對于學生聽過和看過的知識,學生會記得一些。對于學生聽過,看過并問過問題或與人討論過的東西,學生會開始理解。對于學生聽過,看過,討論過和做過的知識,學生從中獲得知識與技能。
對于學生聽過,看過,討論過和做過,還教會其他不能理解的學生,這是學生真正的掌握。
教師講得再多也只是教師的,只有學生,將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資料,并在下一次的運用中將資料轉化成資源的時候,就開啟了真正意義的學習,所以,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自己有識轉智內化的過程,6+1的課堂教學紀律是能夠落實這個內化過程的,當日限時練也是一個積極有效的促成。
“議”的有效,更能推動“展”的力量,兵教兵落實到位,站在學生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并推動思考過程的合理運行,這是完全符合學生自己的認知規律,也算“道同則心同”。
“議”是兵練兵的過程,什么兵和什么兵練習最有效?這就意味著分組是最關鍵的內容,精英中學采用的分組模式非常科學,先男女結合,再城市鄉村結合,均衡成績結合,小組合作效益最大化!
每一節課最后三分鐘“檢”,有“檢”才會推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時候逼迫就是前進的動力!學完就檢,也是符合記憶規律的科學之道。
精英中學做得好,值得學習的內容有很多,我的視角是我認同并且自己可以馬上做起來的,接下來我準備在高一語文組推行集體備課制,我本人開始啟動6+1課堂教學模式。
我們高一語文教研組,落實集體備課,由6+1中的6入手,備課按照“導 思 議 展 評 檢”這六個部分進行,同時我先開動6+1激情課題,其她語文教師觀摩并積極反饋,我先行三周,第二個年輕語文老師賀小軒開始復制,再三周蔡玉梅和梁偉兩個老教師復制起來,第八周左右請高軍校長到校現場指導。
我們語文組開始6+1模式教學,備課部分,我先按照“導 思 議 展 評 檢”6個部分完成第一課和第二課的手寫教案,復印人手一份,集體共享共建共創,促使其她三位教師對“導 思 議 展 評 檢”的認識和理解,通過聽課觀摩再行修正,邊行邊總結,以促成第二位教師實踐。
同時進行優秀試題分析,明確好題目的準則,嘗試練習自己出題,并且規范題目的標準:基礎占比80%,引領占比20%。爭取通過一個學期的探索,使組內教師可以完成基礎原創題目的設置。
我的反饋來自我的視角,把自己認定的角度,堅持落實到位是我的職責,始于責任,成于精細。請大家支持并監督。
張藍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