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沒有看過關于印度人做飯的視頻
沒都沒看過,那你可就out了,這么大開眼界的事情,你居然還不知道?
廢話少說,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印度人做飯都是在外面做飯
大家很奇怪,難道他們沒有廚房嗎?
如果天降大雨,一頓飯就真的泡湯了,忙活一天飯都吃不上了
問這個問題的小伙伴一定對印度不了解
在印度,根本很少下雨、準確的說是下雨的次數太少了
尤其是大暴雨,如果你遇上了,就偷著樂吧
不知道下一次下暴雨會是什么時候了!
相對于暴雨帶來的快樂而言,一頓飯泡湯也不算什么了!
那么回歸正題,這印度人是建不起廚房嗎?
絕對不是這樣,雖說印度住房條件比較差,但是國土面積可不小
每家每戶建造個廚房還是綽綽有余的
既然有廚房面積,他們為啥不在廚房里做飯呢?
因為呀,印度太熱了,太熱是什么感覺呢?
現在咱們國內氣溫都是35度以上,個別城市已經達到了40度
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奔跑的餡兒餅,隨時有可能烤熟了!
可是40度在印度,那簡直就是太爽了
在夏季印度白天平均溫度在40度左右
其中有3-4個小時會達到50度以上。
印度一年中絕大多數都很熱,你再在房間點火做飯就會更熱
如果一不小心,你的衣服可能會自燃
廚房還比外面高出幾度,在廚房里做飯,一不小心就容易鬧出人命。
而且廚房里的通風并不是特別好,油煙還經常嗆到人
引起中暑,休克等等癥狀
而且因為天氣,吃涼一點的食物可能更舒服,在外面做完飯涼的也比較快
在外面吃也通風
用手抓食物也許是對神靈賜予食物的感恩
但不管怎么講帶湯水的食物也能用手去抓也是一種技能吧。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在外面做飯
印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很大,有錢的印度人都有別墅
后花園,帶有空調的高檔住宅
在外面做飯的肯定是經濟狀況比較差的階層
一類是流浪家庭,他們廚房都沒有,只能在室外;
第二,來城市務工的家庭,尤其是在工地上工作的農民工;
第三,貧民窟里的家庭。我沒怎么去過印度農村
所以不清楚那里的狀況何如。
印度的建筑工人,和中國不大一樣。
包工頭不會搭個鐵皮的簡易宿舍,工人需要自己解決。
他們一般就是在建筑工地邊,用空心磚搭一個四五平方米的房子
只夠容身,根本沒有做飯的空間。
而且,這房子沒有窗戶,要在里面做飯,會煙熏火燎。
貧民窟的有些家庭,也會做同樣的選擇。
原因有二,燃料很貴,印度絕大部分家庭用罐裝液化氣,每罐進四十元人民幣
有的家庭確實消費不起,所以就只能燒木材。
木材的問題就是煙太大,不適合在室內做。
由于印度氣候太熱,他們坐火車都是掛在車廂外面兜風
所以做飯吃在室外,既能在公眾取水的自來水點取水方便,又可通風
避免做飯時的熱氣煙氣排放不暢
再來看看印度的特色
說到印度美食,在國人的印象中就一個字----咖喱。
恭喜你,答錯了,正確答案是:各種咖喱。
地道的印度咖喱以丁香、小茴香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制成
由于用料重,又沒有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很辣,味道很重。
實際上,印度的咖喱常見的做法可能有幾十種
而且每一種都是不同的名字,黃的,白的,綠的各種顏色的咖喱做成糊狀
一般人短時間內很難適應。
印度的咖喱是由各種各樣的蔬菜、香料混合而成
據說排列組合起來是無窮無盡滴,所以咖喱是吃不盡的
但是最有名的好像就那幾種組合。
但是,注意,這種東西在廚房里做的時候,如果沒有好的通風口
你可能會演變為地道戰毒煙!
是那種很濃很濃的洋蔥汁加咖喱餿了的味道
他們的廚具都是油膩膩臟兮兮的
他們有個烙餅的鐵鍋,從來沒見他們洗過,看不出原來的顏色
煮咖喱的鍋四周都是黃色的流動形狀!!
主食一般是一種無味的小圓餅,再上一級有馕
呃……里面放一些黃油啦洋蔥啦的稍大的面餅
再上一級有放了孜然的米飯,此外南印度還有一些“直徑30厘米的脆煎餅”之類的怪食品。
反正你只要記住,他們口味重!
不是辣,就特別甜,而且重油重鹽,很不健康,很少吃肉,偶爾有羊肉或雞肉。!
這些東西,都在廚房里搞,你覺得沒有抽油煙機你受得了那味道嗎?
如果你有幸去到印度,一定要體驗一下印度的生活
我相信你一定會無比懷念自己家鄉的味道
光是看了這美食我就服了
看完這些,你想去印度體驗一下做飯的感覺嗎?
歡迎留言討論!?????
微信公眾號:白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