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2-允雯允武-0216
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歟)!”
李零譯文:
這一章,是講孝弟為立身之本。其實何止立身之本,孔子認為,也是立國之本,在家當孝子和在朝當忠臣是一個道理,孝順爸爸,就會服從領導,服從領導就不會犯上,不會犯上就不會作亂,不會作亂就天下太平了。
允雯允武心得:
這一則論語真的難倒我了,我想了一天一夜,孝弟到底是什么。這一天的時間里,我在觀察自己,觀察自己到底有沒有盡孝,有沒有做到孝。將孝貫徹到生活里,對于我來說很有難度,這個察覺令我一整天都處于煩躁之中。
1.孝是留心,
首先孝是需要用心去留意長輩的需要。在各種不同的家庭里,長輩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都是不同的。我記得我奶奶脊椎脫節時,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害怕到連差不多連遺言都交代清楚了。后來在醫院檢查到其實是脊椎脫節,只要把關節腔之間的液體補充,然后加以休息就可以了。那段時間,她吃好的東西(平時她自己煮,幾個媳婦兒子都很晚才回家,不一起吃。)幾個媳婦和兒子對她噓寒問暖,結果養的白白胖胖的。
2.順,不一定是孝
其實我是讀完書后被父母召回家里做工作的。我不想,但是我還是做了。我知道他們是為我好,可我想多接觸同齡人,不過最后我還是回來了。現在想想,我這是過分依賴父母,不相信自己。孝很多時候不是父母為你著想,然后自己去順從。這是本末倒置的,孝更多時候是自己為父母著想,然后不察覺地把事情做了,把責任擔了。讓他們看到自己生活能力與社會生存能力,讓她們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