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梁羽生的小說《七劍下天山》中,有著這樣一位人物:
?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三綹長須、面色紅潤、儒冠儒服的老人……儒冠老者名叫傅青主,不但醫術精妙,天下無匹,而且長于武功,在無極劍法上有精深造詣。除此之外,他還是書畫名家,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p>
? 這位傅青主,手持一把莫問劍,將無極劍法耍得天衣無縫,同時又有妙手回春之術。他醫劍雙絕,博學多才,大智大勇,儼然是一派宗師的形象。同時,他也是一位志士,為了反清復明而奔走。
? 在2006年播出的電視劇《七劍下天山》,且不論劇情改編,但就于承惠所飾演的傅青主,是不是有一股大儒及宗師之派?
? 其實歷史上的傅青主,本名傅山,字青主,有“既是為山平不得,我來添爾一峰青!”之意。作為“清初六大家”之一(梁啟超語),傅山先生的傳奇不只是小說描寫的那些。
? 傅山先生生于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經歷了清兵入關、故國破碎這一動蕩的時期。
? 作為明朝遺老,傅山先生心中悲憤可想而知。明亡后,他曾悲憤地寫下“哭國書難著,依親命茍逃”的詩句,并出家為道士,以反抗清廷剃發之令。當清軍入關建都北京之初,他積極聯系反清復明志士,不料事發,遭受一年牢獄之災。
? 當感到復明無望時,傅山先生隱居太原城郊,與顧炎武、李因篤、屈大筠以及王顯祚、閻若璩等堅持反清立場的名人和學者,多有交往。面對康熙帝的召見,他“至京師二十里,誓死不入”。對于清廷拋出的橄欖枝——“內閣中書”之職,他也百般推究,“自稱曰‘民’”。
。 傅山先生不僅被視為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范人物,更被當時人稱作“學?!薄τ谡軐W、醫學、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
? 在學術方面,他沖破宋明以來重理學的羈絆,一反清初一般學者以經學為中心的研究范圍,獨辟研究子學的途徑,開拓了新的學術研究領域,成為清之后研治諸子的開山鼻祖。傅山一生著述頗豐,但留存于世的僅《霜紅龕集》和《兩漢人名韻》兩部。
?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傅山先生的傳記收入《哲學》卷中,而在《哲學》卷中所列中國古今哲學家約為200名。
? 傅山先生精通于醫學,尤以婦科為最。在上海辭書出版社所出《辭海.醫藥衛生分冊》之“醫學人物”中,約5000多年的中國中醫藥史上,共收中醫中藥學界重要人物71人,傅山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 在《清史稿》中,傅山先生得“工書畫”之評。他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而他的畫也被列入逸品之列。
? 對于書法,他曾如此論道,“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于直率毋安排”。聯想到傅山先生的傳奇一生,也許這不僅是他對于書法的經驗,更是他對于人生的感悟吧。
圖片來自網絡,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