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能為它而付出真心,它一定會在你所追尋的方向。---胡賽尼
? ? ? ? ? ? ? ? ? 父子之愛
小說看完了一大半,內心有些許沉重。也許是我自己跟爸爸關系的原因,所以對講到父愛的地方,我經常會深陷其中。小時候的阿米爾跟爸爸感情好像并不是很好,可是他又特別想爸爸對他好點,他很享受被爸爸摟在懷里的感覺,他會吃醋,會撒謊,也許在愛的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就像小說中的阿米爾一樣,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那樣的小情緒,是因為我們很在乎這個人對我們的意義。
記得阿米爾第一次把他的短篇小說送到爸爸面前時,他是多么渴望得到爸爸的認可和贊賞。可是爸爸卻只是簡單的一句:挺好的,你寫的很好吧,是么?爸爸連想看的心都沒有,在那一刻一個孩子對父親的期許瞬間就倒塌了,他說他對爸爸敬若神明,可是在那一刻他卻恨不得扯開他的血管,讓爸爸的血統統統流出來。
一個孩子想得到爸爸的贊賞和愛,對當時的他來說,是極大的榮譽。可是爸爸卻讓他失望了,也許愛就是這樣,當你一次次要求,得不到回應以后,你會抓狂,你會渾身不自在。
風箏比賽中,阿米爾得了冠軍,爸爸似乎對他好了很多,甚至會問他是否想去看電影,他以這個孩子為榮。阿米爾很享受這種似乎是偷來的父愛的感覺,畢竟風箏是哈桑拿回來的,而且他還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可是為了獲得爸爸的寵愛,阿米爾不得不隱瞞這一切,但是他內心是十分糾結的,即使到最后哈桑去世后他考慮去接他兒子時,阿米爾也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考慮,也許這也是人性在愛的面前自私的一面。我們無法把我們的愛與人共享當這份愛已經全然傷害了我們的利益時。
整個故事一直有貫穿這一對父子之愛,在美國的那段日子,阿米爾跟爸爸的感情稍微好起來。剛開始在美國的那一段是他們最艱難的時刻,后來阿米爾得到人生中的第一輛車,他才發現父親如此愛他,只是這種愛沒有言語,但是一直陪伴他左右,只是他似乎從未發覺一樣。
爸爸說,那是他幾乎那些年在美國所有的積蓄,可是他還是毅然決然的買了。爸爸為他考上大學而自豪,也是買車這件事讓阿米爾明白父親其實是特別愛他的。這一段父子之愛在這也許也畫上了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
也是在阿米爾父親走了以后,他才了解父親當年原來是被他和哈桑拉扯成兩半的人。他發現了父親不為人知的一面,可是畢竟是過去了,他也因此而懂得為什么父親當年對哈桑如此的好,而對他卻很漠然。也許,真的如此,因為哈桑是不被承認的,所以父親才要給他更多的疼愛,他也漸漸理解了父親。
? ? ? ? ? ? ? ? ? ? ? ? ? 兄弟之愛
提起哈桑,這是這篇文里讓我內心特別沉重的一個人物。從小他就跟了阿米爾,幫他打理生活起居,并當他的玩伴,他們有過一段很美好的回憶。可是在哈桑遇到困難,急需求救時。阿米爾卻沒有挺身而出,而是在角落躲開這發生的一切。我不知道人的愛也許真的是自私的,面對如此特殊的場景,我們又有幾個人可以站出來。
阿米爾每次回憶當時的情形他都特別懊悔,但是不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阿米爾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愧疚,只好編出謊言來蒙騙他們。最后他設計讓哈桑自動離開了他們。從此開啟了阿米爾一生的救贖之路。
? ? ? ? ? ? ? ? ? ? ? ? ? 關于救贖
故事到中間的時候,阿米爾最終還是決定去接哈桑兒子,畢竟索拉博是他的侄子,雖然這是他后來才知道的,但畢竟是有血緣。當然更多的是當年對哈桑的愧疚,他始終無法原諒自己,也正如阿辛汗信中所希望的,他希望阿米爾去阿富汗接索拉博能結束他自己的苦楚。阿米爾這些年來,經常會想起他跟哈桑的童年,多么快樂的日子,只是每每想到他心底都會有心酸,難以忘懷哈桑被人強奸的時候,這也如一個噩夢折磨他許多年。
所以當他得知哈桑走了,只留下年幼的索拉博時,他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內心,他要去把索拉博找回來。在尋找索拉博的途中,他遇上前所未見的困難,斷掉七根肋骨,但最終還是逃脫了。他當時應該很慶幸自己終于把哈桑兒子帶回來了,也算是對住了自己的良心,對住了這么多年他對自己內心的折磨。這一生的自我救贖,也是在那一刻他才感覺輕松。
看到最后,我在想這世上很多時候也許真的沒有好壞之分,阿米爾父親壞么?他睡了自己仆人的妻子,也許是不可饒恕的罪行。可是他這一生也在救贖自己,他在逃亡途中面對槍桿毫不畏懼的樣子,他逃亡到美國后開始救助窮人,他建恤孤院,把錢給需要的人。正如拉辛汗給阿米爾信中說的,當罪行導致善行,他才是真正的獲救。
阿米爾自私嗎?也許當時的他確實自私,但他用他對自己的苛刻折磨了自己很多年,他不顧一切去找索拉博時,也是在救自己。畢竟很多時候,對別人的救贖也是救贖我們自己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