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團建的時候,無塵問我,是否買個70180的鏡頭。
是很早之前聊過的,這次他想換個相機,把手上的尼康設備滅門,從雙設備改為手持索尼。
也是糾結了很久,一直沒有定下來。
他說,經濟下行,再高端的設備也提不上價格,干脆就把檔次降低,降低到夠用就可以。
我現在用的是m4,談不上喜歡,畢竟自己好像也沒有那么的熱愛了。
對于專業的攝影師來說,相機是賺錢的工具,對我來說,目前的價值還僅僅是個玩具。玩具到工具之間的差距還挺大的,得拍的好,有人愿意付錢。
算下來,從去年元旦入手第一臺相機開始,在我手上更替的也有三臺相機了。
相機賺的錢不夠相機倒騰的錢,學到什么技術了?
其實,進步很明顯的。
雖然不從事專業攝影,目前也能夠兼職去賺個零花錢了。
攝影的準入門檻很低,進階門檻很高,現在的我水平還很低,拍攝的經驗少,技術進步的速度很慢。
還有,不夠熱愛。
今天去,除了去看一下新鏡頭,還有就是去學一下明天的拍攝。
對,明天有拍攝的單子。
楊總的,給銀行的職員錄簡介。
雖然相機已經用了快一年了,自己其實沒有正兒八經的去拍過視頻。相機平時也是拍照檔,視頻的參數還不了解呢,更別提拍攝了。
心理上還有有些怯場的,有種不配得的怯懦感。
我能做好嗎?
無塵說,簡單的很。
他演示了一遍操作,兩個三腳架,一個相機的,一個燈架。
相機負責錄制,燈架負責補光。
固定機位加上補光,真的只需要自己手動按下錄制鍵就行。
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會很難嗎?給我的感覺不難。
既然這樣,那就去做。
有時候,熟悉的人也會偶爾有陌生感。
這種很奇妙的感覺不知道怎么行程的,明明是最好的朋友了,好到無話不說,隨叫隨到的程度,也會陷入無話可說的地步。
是的,去無塵家,吐槽了一下工作的無趣之外,好想并沒有什么話題了。
聊器材?每次都是我聽,他說。
聊工作,他也不能get到的焦慮或者規劃。
不,我現在沒有規劃,處在擺爛的狀態,處在不知該去做什么的迷茫狀態。
最近在看《為何愛會傷人》,書里的很多觀念我是認同的,但我記不住,哪怕畫了橫線,做了標注。
就像去學習攝影課程,整個人是看不下去的。
知道很重要,就是戰勝不了慣性。
強迫自己去看,即便是看完了,什么也記不住。
最關鍵的是,腦子里的想法并不受控制。眼睛里看到的是課程上的內容,耳朵里聽的是課程老師的聲音,腦子里卻想的是甄嬛傳、雍正王朝、黑悟空、狂飆的解說。
還是會習慣性打開b站,沒有目的,系統推薦什么就去看什么。
碎片化的信息,都是垃圾信息,什么也沒記住,時間倒是確確實實的給打發掉了。
這不是我要的生活,這是我在經歷的生活。
像不像陷入了一個結界里,想要逃出去,卻根本不知道出口在哪里。
所以,有點壓抑,甚至能感受到具象話的焦慮。
是我想多了。
我沒辦法一口氣完成一篇日志,如同我沒有辦法一口氣完成跳繩。大概是專注力不夠,總是分心。
不能說環境不夠好,很小的時候,就聽過毛主席在人群中看書,童第周饅頭蘸墨水的故事。一切源頭,源于自身。要想的,不是如何改變環境,而應該是想如何改變自己。
想想上次有充實的感覺是什么時候?
是的,九月二號。
那個作息正常,完成日計劃的一天。
所以,寫日志的時候,下筆如流水,一氣呵成。
這幾天為什么沒有這個感覺了,因為白天沒做什么有結果的事情。
睡覺、蹭飯、試鏡頭,這些都不是有結果的事情。
算是生活中常態化的隨機事件,沒有為目標添磚加瓦。也沒有什么成就感,就是很平凡的事情。
平凡到自己甚至不想去記錄,平凡到明天如果不翻看今天的記錄,都想不起來。「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