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艽野塵夢》這本書是在大冰一本書的結尾,它的出場顯得很突兀,卻一下子被一位名喚西原的女子吸引了,她有血有肉,令人撼然。大冰說這是關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羌塘和鳳凰。
它的作者是與民國總理熊希齡,著名文人沈從文并稱鳳凰三杰的湘西王--陳渠珍。如今眾人只知沈從文卻不知其師陳渠珍,在《艽野塵夢》出版時,很多人都不相信它是出自一位戎馬一生的軍人之手。
01.人生若只如初見
陳渠珍本性情中人,喜交朋客,西原之叔父彭措即其一也,一日,加瓜彭措邀其做客,初見西原是在馬場,只見一藏族女子身姿矯捷,連拔五竿,連身為大丈夫的陳渠珍都不由向其叔父稱贊:“雖丈夫不及也!”宴飲中彭措笑言意將西原許之,我想當時的陳渠珍還沒有愛上西原,只是虔心贊賞西原的馬術而已,抑或是稍有心動,畢竟當時他家有妻室,并沒有想過與之結連理,誰料想幾日后彭措竟真的將盛裝的西原送來,從此這朵含苞待放的格桑花便只為他一人綻放,她成為了足以讓他許下生生世世、掛懷一生的妻子。
她愛他盛過愛惜自己的生命,波密之役,在走投無路之際,西原以身試險縱身跳下一丈多高的石坎,隨后伸開雙臂以手接之。
02.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
奈何當時本亂世,突遭事變,形勢危殆,被迫取道艽野。從小生長在藏地的西原卻毅然淚別母親,背井離鄉,誓死相隨。茫茫艽野,徒步羌塘,沒有得力的向導,惡劣的地理環境極盡寒苦,這一路的艱辛非身臨其境而三言兩語所能道破。茫茫荒漠,幾度迷失方向,去時所備糧食以所剩無幾,而后隨行牲畜也被食之殆盡。斷食兩日之際,所儲的干肉只剩下了一小塊,西原為保其夫之命不肯分食,并泣言:“我能耐饑可數日不食,君不可一日不食。且萬里從君,不可無君,君而殍,我安能逃死耶?”茫茫艽野,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恣意橫生,隨行將士中竟有人密議殺藏娃果腹,遇絕境方顯人性之丑惡。在這樣惡劣的境況下唯西原始終腰系連槍守護著她的丈夫。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陳渠珍也曾一度頹靡,又是西原在一旁鼓勵他,一席之語,令其豁然開朗,連陳渠珍都自愧不如。
03.十年生死兩茫茫
抵至青海潢源時隨行一百一十五人僅七人生還,后西原和陳渠珍又經西寧往長安。好不容易擺脫了艽野的夢魘,到達長安不久西原卻周身發熱,頭痛不止,幾日后便臥榻不能起。可憐的西原竟不幸染上了天花,又醫者誤診為風寒,不日西原便有欲駕鶴西去之照,彌留之際,她遺言道:“萬里從君,相期始終,不圖病入膏肓,中道永訣。然君幸獲濟,我死亦瞑目矣。今家書旦晚可至,愿君歸途珍重,西原已不能隨行矣!”
這一位讓我無法用任何溢美之詞形容的藏族姑娘,仿佛這一世只是為了守護她心愛的人而生,她不是什么女英雄,她只是一個為愛而生的女子。
我堅信西原于戎馬一生的湘西王而言是刻骨銘心的,“今宵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位拚殺沙場,瀝血廝殺的斗士此刻也“述至此,肝腸寸斷矣。余書亦從此輟筆矣”。《艽野塵夢》也就到此嘎然而止了。
總覽正本書,對西原的描述寥寥無幾,但每一次出場都足以讓人撼然。很有幸認識了這樣一位可愛的藏族姑娘!走近這位姑娘,你一定不會后悔!
艽野羌塘,塵夢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