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吸血蝙蝠經常群居, 假設蝙蝠A和蝙蝠B,同在一個洞穴,有時候A的血囊滿血,B蝙蝠空腹而歸,B蝙蝠向A蝙蝠借點血果腹,A面對這種情況有兩種選擇,要么殘忍拒絕,要么慷慨借給它。A最終借給了B。
數天后,A蝙蝠不走運,沒有吸食到牛羊血液,面對餓死的窘境,這時候它再飛到B身邊企圖借血,但是B拒絕了,你看這個博弈過程中,A過于相信B,導致自己處于尷尬境地。當然也有相反的結果,雙贏。
還有什么結果?A贏B輸,AB都贏,B贏A輸.
這其實符合納什博弈論,小到非洲的血蝙蝠,大到人類的行為。所謂的囚徒大家也都聽說過。
今夜我驅車路過鄉間小路,道路兩旁漆黑如鬼魅,對面間或行駛來一輛車,無獨有偶,很多開著遠光燈,其實因為黑暗,我也開著遠光燈。在這種情況下,我首先會閃動遠光,如果對方關閉遠光,我也會關閉,反之則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后來我反思,遠光對遠光,無異于自殺性行徑,因為晃得對方啥也看不到,純粹出于賭氣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大部分司機包括我都圖一時得痛快,正如那副漫畫展示的,兩個人站在平衡木兩端,一個人舉著槍瞄準對方,殊不知開槍得瞬間就是己亡的時刻。
就像中國加入WTO,雙方都降低關稅,最終越開放,越進步,越發展。如果雙方死磕關稅,最終都是輸家。
博弈論是個好東西,適合做沙盤推演,分析利弊得失,跳出小格局,來考慮大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