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時物聯網飛速發展的一年,有權威機構預測,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04億,屆時我國的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但粉末化的物聯網設備、無法有效互聯的系統,缺乏行業標準的物聯網市場急需一場變革。
標準化指南襲來
日前,第八屆中國物聯網產業與智慧城市發展年會在北京召開,工信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工信部正在加強物聯網領域關鍵技術標準制定,推動研制行業應用標準,并在近期將發布《物聯網綜合標準化指南》。
我國物聯網產業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運營、應用服務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但標準化問題也一直制約物聯網產業發展。
目前物聯網缺乏互聯互通的標準,如傳感器、接口標準、通信協議、管理協議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標準化,目前很多組織提出的標準權威性都不夠。工信部《物聯網綜合標準化指南》的出臺無疑會加速物聯網標準的制定,推進行業的發展進程。
行業的短板
物聯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無論是云計算、大數據、還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都與物聯網息息相關。不過物聯網中有兩道很難繞過去的鴻溝,其一是物體識別,其二是物體溝通。正是這兩個因素,導致了智能硬件之間互聯而不智慧的問題,很多原本智能的生活方式也就顯得不那么智能。
例如用戶家中的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等智能家電,這些設備大多呈現孤島狀態,無法使用同一個手機APP進行控制,用戶每添置一個新的智能設備,手機上就要多一個APP,而且操控起來也并不便利。
為此,不少行業巨頭推出了各自的生態體系,比如小米的智能家居APP,或者是海爾的U+,它們都可以使用同一APP來控制自家的產品,但無形中限制了用戶群體的產品選擇,無形中降低了用戶的購買欲望,進而影響了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速度。
不僅僅是智能家居領域,缺乏互聯互通能力的物聯網設備也在延緩智慧城市和車聯網的發展進度。世界物聯網基金會主席何緒明曾公開表示,物聯網缺乏標準架構,就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城市,這也就導致了數字城市、智能城市、新型城市等不同形式的補充。
?操作系統的收縮
盡管物聯網的相關標準尚未出臺,但作為物聯網設備應用基礎的操作系統已經顯現出了明顯的趨勢。
市面上主流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以mbedOS、MiCOOS、AndroidThing為代表的專為物聯網應用而開發的OS平臺;另一類則是以Linux、Android、FreeRTOS、ThreadX等為代表的嵌入式OS為基礎,它們能夠擴展支持物聯網的應用。
盡管這么多的OS系統并存,Linux和Android的市場占有率很高,RTOS的機會數量是通用OS的3倍,MCU專注的物聯網應用。不過行業中的系統趨勢已經顯現,不少資深人士一致認為,最后會像手機操作系統一樣,只剩下兩三家。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操作系統的更新頻率、市場占有、應用場景等不同方面的差異,終究會向著統一的方向發展,而物聯網的應用效率也將會隨之提升。
機遇與挑戰并存
接下來的若干年,物聯網將會飛速發展,未來20年物聯網市場將會達到1.9萬億美元。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面臨著問題,包括碎片化、安全性、可擴展性、兼容性、操作互通性等等。其中最令人擔憂的莫過于安全性問題。
綜合近年安全信息可以發現,黑客群體針對物聯網智能終端以及物聯網程序的攻擊越來越頻繁,尤其是這些終端和程序內的代碼,而隨著物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安全問題也將會愈演愈烈,范圍也將會隨之擴展到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等。
比如長時間在線的工業物聯網設備,工業物聯網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其影響將難以估量。在提升物聯網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許針對各個物聯網操作系統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護,相比其他領域成熟的操作系統而言,物聯網系統要顯得脆弱得多。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軟件與硬件、軟件與服務之間的相互整合,物聯網應用的發展放在端和云上進行,以及越來越開放的物聯網開源軟件將會成為未來的時代主流。
幫尼有話說
物聯網行業對于行業標準的需求早已經有目共睹,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標準,而是適用于大多企業的通用標準,工信部標準新規的出臺無疑會讓飛速發展的物聯網行業更加標準化,安防企業在參與到物聯網浪潮中的同時,也需要警惕標準統一之后的危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