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什么是儀式?”小王子問。
? ? ? “那是經常被人忽視的行為。它們使得這一天不同于其他日子,這一小時不同于其他時候。”狐貍答道。
? ? ? “比方說,如果你每天下午四點鐘來,那么三點鐘的時候,我便開始高興。隨著這一個小時慢慢過去,我會感到越來越快活。到了四點鐘,我已經滿心焦慮,坐立不安。我要向你表示我是那么的開心!”
? ? ? 是的,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太需要儀式感了。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經濟的壓力常常壓得現代人不知道活著是為何。每天都似乎是忙忙碌碌的活著,麻木的活著。我們都被生活這顆巨球推著走,還沒等我們反應過來,我們已經被這顆球帶離很遠很遠了。遠到有時候,我們甚至忘了為什么會出發,忘記了初心。
? ? ? 是生存抑或是生活,或許都有吧。
? ? ? 每天的忙活是為了生存,而儀式感恰恰是提醒我們自己我們是在生活,我們還活著。
? ? ? 儀式感,是使這一天與其他日子有所不同,這一刻與眾不同。朋友說,不知道是不是年紀漸長的緣故,自己越發的喜歡過節。
? ? ? 過節,其實也是一種儀式感的表現。想想,國人為什么如此看重春節?就是因為春節是辭舊迎新的重要時刻,在團團圓圓的飯桌上回憶總結過去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這其實也是告知自己,噢,一年又過去了...
? ? ? 所謂儀式感,是那些平淡生活的勛章。有一天,當我們老去,回想我們這一生,不至于空白,也會想起這些生活中帶有儀式感的日子:出生100天、一歲抓鬮、六歲入學、十八歲成人禮、面試第一份工作、求婚成功、兒子的降臨...
? ? ? ?這些儀式感,就是我們的一生啊。這是告知他人自己的一生如何過,更重要的告訴自己,這一生的每一個支點...
? ? ? 人活著,總要相信些什么。你可以信上帝,你可以信耶穌,你可以信佛,你也可以信毛爺爺。無論你的信仰是什么,不要忘記適時給自己一點儀式感,給生活一些儀式感,告訴自己,我信任自己,提醒自己,勿忘初衷。
? ? ? 你告訴我,你每天四點要來。我從三點就已經開始期待,我開心我滿心歡喜。因為這個儀式感,是提醒我活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