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99天】Day28
人的成長是分三個階段的,依賴,獨立和互賴。基于原則和道德基礎產生的七個習慣,都能產生高效的生活。那么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怎么運用這七個習慣了?在第一階段,怎么從依賴別人到變成強大的個體,實現個人領域的成功有三個習慣。
習慣一:積極主動
小時候我們總說,看你交往的朋友,就能看出你的生活習慣,就能評定一個真實的你,這就有如,哈哈鏡。用周圍人的意見看法和思維定式,來進行一個自我的認知。環境和條件對我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嗎?答案其實,并不準確。
一個雞蛋從外打破,是在哪?從內打破就是生命。
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檢討自我的思維究竟是發自內在,還是來自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其實我們的成長都離不開積極主動。就我而言。工作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很緊張,因為我并不清楚自己所做的是不是正確的。對基礎知識概念也不了解,所以我就課下補充在這方面的訓練。也會積極地思考,怎么樣拓展一些很多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新渠道,怎么加快工作效率。這其實就是一個,自我的一個積極主動的例子,如果我一開始,并沒有去做這件事情,而是自怨自哀,或者是跟隨別人的腳步來做事情,那我可能還是一個不能自由安排自己時間,跟著別人做瑣事的馬仔。
我們本質都是主動的,不僅能根據特定的環境采取回應的方式,更能積極主動地創造有利的條件。當我積極主動的回應工作中的問題,不僅能解決問題,更能改變現狀。要記住好工作,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那怎么判定一個人是否積極主動呢?可以從他平時關注和精力集中的事情看出。
我有一個朋友,他很關注一些花邊新聞、國家的大事、國際新聞等,他還會參加很多的群跟別人去討論。他也會勸我多去關注一些這樣的新鮮事兒。可是有的時候我會發現。家里的老人在茶余飯后,也在那里爭論著國際問題誰對誰錯,中國和美國誰能贏的問題。中午的公司食堂也總是,聽到他們在討論,看了什么電視劇,電視劇哪有什么情節特棒?
我而言,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的這個朋友,和家里的老人沒有什么區別。在這些自己沒辦法操縱,也沒有影響力的事情上空耗時間。
作者提到,在健康,事業,子女,工作,國債或核戰爭等等都可以被列入‘關注圈’。關注圈之內的事情可以被掌控,但是有些事超出了個人能力的范圍。能被掌控的,則被圈成一個小小的‘影響圈’。拓展自己的新視野,不是要擴大自己的關注圈,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影響圈。與其這樣不花時間,專注于自己的影響圈。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都慣于會關注一些心靈成長,寫作或者家庭方面。多期待這些能提高自我能力的,方面進行鍛煉,你的影響力也會不斷的擴大。甚至甚至還能因此變現,提高自己的收入。
習慣二:以終為始
在這個層面。我發現自己之前有很多決策是錯誤的,我們總是在成功之后,才發現自己犧牲了更寶貴的東西,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盯緊真正的真正想要的愿景。很多人都有夢想,早上的夢想都是打算在賺了很多錢之后,再去追求的。有人會說,這樣做因為現實原因,要為自己的生活得到保證。很多事情我們要以現實為基礎,制定計劃來一步一步實現。那樣只會過的平淡。那成功人士都是怎么做的呢?怎么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成功人士的法則是以目標為導向的,反推過來,看看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什么資源?需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他們會以最終的結果,為開始的理由一步一步的定計劃。在《小強升職記》所講的,人想要成功,最主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遵循自己內心的原則。這樣我們能很清楚的知道哪些是在消耗我們的時間,那些事能提高、幫助我們在這條成功之路上越走越遠。那怎么樣快速地定位自己,找到內心的需要?
從穩定目標,定使命宣言開始。
我的使命宣言如下:
積極向上
對家人好
少說多聽
遇事要沉著冷靜。
這些你可以在手機上,隨便開一個便條簽,然后想到的時候就寫下來,相信以后數量會增加,這也是你的為人處事的一個依據。當一些事情違背了這些意識和使命的時候,你就會自覺地進行強烈的抵抗,因為這是你做人的原則之本。如果妥協,那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背叛。所以在你是,努力踐行的同時,你的事應該也會對你的言行產生一個正能量的激勵,并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長久以往你會發現和內在的力量相比,身外之物并沒有那么重要。
習慣三:要事第一
作者在開頭就問我們兩個問題: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使你的個人生活徹底改觀,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使你的工作局面徹底改觀,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對我而言,第一個問題毫不疑問肯定是減肥。因為一旦減肥成功,身材變好。人的自信感會提升,而減肥的過程也是對個人監督管理、意志力的體現,以后也能成為個人成長、個人管理的名片。
其實我有開始做這件事,只不過都是斷斷續續,沒有連貫性。大概從半個月開始之前開始,我就每天去健身房跑步,做力量訓練。這大概需要每天花費我兩至三個小時。可能有人會說這個時間浪費挺可惜,但是這兩個小時,帶來的收獲對我而言性價比極高。因為你的成功,也是你最大的名片。
其實大家回答完這些問題,心里就會有了明確的目標和使命。也會毫不猶豫地對其他的瑣事或者不重要的事情大聲地說不。
當然,需要時間去做這些事,我們不能壓榨睡覺的時間,只能變相的提高時間管理。
其實和很多學習方法中的四項法則一樣。都是先明確目標,才能分管自己的時間如何安排。當時間的劃分合理,人就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在瑣事上,反而能夠提高安排生活的能力,做到言出必行,高效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增大自己的影響圈。
相信這些以原則和道德為基礎的三個習慣都是相互串聯的,能提升你的自我管理。從依賴別人成為一個獨立強大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