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回家開門進門,是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這么簡單的動作跟我的生命到底有什么關聯呢?
傍晚我跟兒子回家,想著一天只兩頓飯的我們一般在晚飯開始前可能會有點餓,于是,路上買了好吃的,兩份不同口味的烤冷面,老公喜歡辣,女兒喜歡酸甜!停車時先讓兒子趁熱拿回家,我在兒子之后進家門,一開門,看到兒子在吃烤冷面,老公女兒沒在吃,于是我就問他們倆,老公放下煙說收到了,在抽煙!女兒抬頭從書中抽離,說:你兒子在獨享那份美食,我是不是你親生的?怎么只有弟弟在吃,沒有給我買?
意想不到我一下子就問兒子:唉?那個不是一起吃嗎?番茄味的,姐姐很愛吃呀!兒子懵懵噠抬頭:哦,姐姐你要不要吃!女兒:不要我才不要吃你剩下的!
在我換鞋進門的時候,女兒追著我質問著!
發現那個時候的我感覺到的是女兒在把我往她的好壞對錯上拉!
發現作為家長的我一聽孩子的“埋怨”就覺得好像她在跟自己扯誰對誰錯!連聽下去的感覺都沒有了!
意想不到這個時候,我喊停了姐姐的委屈,轉身進了廚房,一離開他們,在這個空間好像一切開始有點轉折,為什么我連聽都沒有聽完就喊停了呢?孩子那個時候餓了,一心看著大家都有吃的,結果一問兒子給了我那么一句話人家能不難過嗎?兒子也是個毛頭小直男平時本來就跟姐姐還沒有到那么順暢,一問不吃那可不就直接理解為不吃了,唄!矛盾在于每個人包括我都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從自我角度都是合理的,如果當時我可以我多交交代一個細節,這一切
我發現如果我可以在兒子進屋之前掃描一下,提前交代兒子幾句話,也許這場沖突就會避免!
于是在女兒再次找我聊起這個事的時候,我啟動了對她的道歉!
啾啾說過:沒有一句道歉平息不了的硝煙!
最令人感動的是在我準備好晚餐的時候,兒子竟然跑出去買了兩瓶飲料,一瓶給他自己,一瓶給姐姐,化解了姐姐對她的不滿!而我的女兒也好似在一點點的柔軟下來,先生也略略不好意思的告訴我他身體有些不舒服!
一切都在化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