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外部環境絕不是很糟的情況下,只要一個人的熱情和興趣是向外的,而不是向內的,就應該能快樂。
2.人之所以急不愿意承認事實。迫切希望將自己我竟由虛構的事所做成的暖和外套里,主要是因為恐懼。 但荊棘是會刺破溫暖的外套的,寒風會從裂縫中鉆進來,習慣了溫暖的人會比一開始就磨練自己以便不畏嚴寒的人受多的多的苦。
3.快樂的人會實實在在的生活,他們有著自由的情愛和廣泛的興趣,他們靠這些情感和興趣鎖定自己的幸福。而他們的幸福的事實又讓他們成為其他很多人的興趣和情愛的目標。
4.被算計過的愛不是真愛,得到愛的人也會覺得這不是真愛。
5.學著去這樣感受:即使你所有的朋友的在德行和智慧方面都比你強很多——當然你肯定不是這樣了——生活還是值得一過的。如果連續幾年做這種練習最終你一定能坦然面對事實,這樣就能從絕大部分恐懼中解放出來。
6.我需要的不是自我克制,而是對外界的某種興趣。這種興趣能讓人自然而然做出某種舉動,而專注于追求自己美德的人則只有借助有意義的自我克制才能有同樣的舉動。
7.一個人當時的心理狀態可以讓一種行為的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看見一個孩子掉進水里,而你憑著直接走沖動去救他,那么你在道德上沒有什么不好的東西;而如果你告訴自己,“救助無助的人是一種美德,我想做一個有美德的人,所以我必須救這個孩子”,那么事后的你會比事前的你還要糟糕。適用于這種極端情況的道理也同樣適用于很多其他不太顯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