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arnabas|圖/網絡
曾有一段時間,我還挺為自己的智商著急的!總覺得自己笨笨的,腦筋沒別人轉得快,學東西比別人慢,讀書也沒人家厲害,更沒有別人那么聰明……
可是,智商這東西是天生的,我也沒有辦法呀,怨爹怨娘也改變不了!于是,年少的我,常為之彷徨,也偶有自卑。就這樣過了多年……
等到我現在回頭看,我不僅慶幸我生命中有一個轉折,否則身處現在這個極速發展,新事物層出不窮,唯有聰明人才跟得上節奏,又滿世界都是聰明人的時代,我必定自卑至死,無所適從。
這個轉折,可能就是所謂的“傻人有傻福”!我居然找到了一群好像看起來也不是很聰明,卻活得還蠻淡定的人。他們說話做事有時傻里傻氣的,和整個世界的價值觀不太一樣,但他們卻似乎把日子過得挺滋滋有味的。
和他們相處久了,我發現他們有一些共通之處,就是他們為人處事,生活與工作,貌似有著很相近的原則:
比如他們會把家庭放在工作之前,每周都要確保有家庭日,看重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
比如他們之間相處,關系總擺在對錯之前,誰對誰錯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愛能包容一切;
比如他們堅持在工作中不拿回扣,甚至有人竟然寧愿丟了工作也不想妥協;
……
我不解,卻被他們慢慢吸引了,也慢慢了解到,原來他們身上有區別于聰明的另一種特質:智慧。而他們的智慧,是來自于他們甘愿遵循一些生命優先次序的原則以及一些生活的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出于《圣經》這本書。
隨后他們又極力向我推薦了《圣經》中一卷名為《箴言》的書卷,這是3000年前,被稱為史上智慧之王的所羅門所寫的。
《箴言》以簡明扼要的話語道出了對世人的訓誨,內容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夫妻相處之道、撫養孩子的方法、為人處事的秘訣,以及如何讓我們的言語成為他人的祝福,等等……
當我開始讀《箴言》之后,我訝異于其中的教導居然與我們今天的生活有如此緊密的聯系。3000年前的所羅門王似乎對我們21世紀的生活狀況了如指掌,生活的真諦仿佛就蘊藏其中。難怪所羅門所著的另一卷書《傳道書》中就有一句話這么說:“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我越是研讀,越是驚嘆,越是受益!我似乎找到了年少時所需要的希望,我不聰明,但我可以向智慧這個方面努力!而智慧人的一個體現,就是懂得向有智慧的人學習,智慧之王所羅門,顯然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不是嗎?
如果你對成為智慧人感興趣的話,不妨一起來看看所羅門的經典智慧名言!
1、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干。(箴言17章22節)——啟示我們積極正面的力量和好處
現代醫學早已證實了身體與精神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積極喜樂正面的人,他的身體遠比那些消極負面、時常憂慮的人要來得健康健壯。
現在有很多莫名的疾病,往往都是內心積壓已久的負面情緒所引起的。我在幫助人做情緒愈療時,見到了許多人當他們負面情緒釋放之后,一些身體的疼痛也隨之不藥而愈了!
你看待人生的態度與你身體的健康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你所有內在的東西最終都會有形地反映到你的身體上。
喜樂的心可以幫助你遠離醫院!記得,保持喜樂、積極、正面,你的生命會更健康,你會吸引更多人去到你身邊,沒有人愿意和那些消極負面,常常吸走別人活力的人做朋友的。
2、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足;追隨虛浮的,卻是無知(箴言12章11節)——啟示我們要持久勤奮務實,遠離安逸。
每天,我們都在面臨兩條生活道路的選擇:安逸之路和艱辛之路。
選擇“安逸之路”也就意味著吊兒郎當地過日子,鬧鐘響后繼續睡懶覺,工作我也已經做得不錯了,生活悠哉樂哉才好呢!其實這就是人的本性:“想走捷徑,別那么較真,不必太辛苦,慢慢來。”安逸之路,是一條容易被淘汰的道路。
選擇“艱辛之路”則意味著,要學會未雨綢繆地為將來做好準備,并腳踏實地地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完成每一個階段的目標。比起“安逸之路”,這條路實在艱辛許多!
然而,“安逸之路”看上去很容易走,但是越走越艱難;“艱辛之路”似乎很難走,但越走越光明。有智慧的人選擇“艱辛之路”,苦盡甜來,笑到最后;愚昧的人會選擇“安逸之路”,白日做夢,一事無成。
3、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箴言11章2節)——啟示我們要懂得謙卑,欲上者當先為下。
謙卑是什么?就是正確地認識自己,不高看自己,也不低看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也看到自己的有限,并且在自己有限之處,樂于向他人請教,以期自己可以有更大的成長。
一個驕傲的人,會事事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然而活在這種心態之中的人,最容易跌跟斗,越容易引來羞辱。
成熟的麥穗,沉甸甸的,它會彎下它的腰,這是謙卑的人。高挺的麥穗,內在空空,卻是驕傲得無與倫比。
4、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箴言6章6節)——啟示我們要懂得攜手致力于共同目標
螞蟻是沒有元帥的,但它們可以齊心協力(合作)為冬天聚斂糧食(共同目標)。
一個懂得與他人合作的人,往往能成就的事,要遠遠大于他一個人去做。正所謂“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要做大事,要永續發展,合作精神是必不可缺的!
而共同目標(愿景)則是一群人愿意齊心協力的保證,否則,這群人在一起就如同散沙,遲早散伙!
注:本文某些內容參考《所羅門的智慧》。
無戒日更挑戰營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