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可能是最懂你的小姨媽
“315”晚會,期待嗎?
1.
“315”維權日,是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的節日,也是不少商家的“劫日”。今天,消費者打假維權受到格外關注,有關“315”的話題一早就霸占了微博,很是熱鬧;“315”晚會,不少商家的噩夢,沒上榜還好,一旦上榜,可得忙活一陣了。
沒到“315”維權日,就有不少爆料給“315”熱場了。莆田市長霸氣回應:“我穿莆田鞋,造鞋要有中國自信。”前幾天剛霸占微博熱搜;這幾天六六發文指控京東售假,京東回應我們發錯了貨你說錯了話又接著刷屏,好不熱鬧。
今天早上又有一批山寨貨神助攻,海飛絲變誨飛絲,汰漬變汏責。這些商家也是膽夠肥的,頂風作浪,結果撞到槍口上了。
吃瓜群眾們沉迷“315”打假的氛圍中無法自拔。微博里到處彌漫著打假的正能量,有稱今天不要朋友發自拍的;有打假虛假姐妹花的;有打假佛系追星墻頭草的……
看似網友們網上紅紅火火的“打假”,可真要是在現實生活中,估計還真沒多少人敢高舉打假的旗幟,網上的熱鬧可能也是彌補現實中缺憾吧。
現在信息滿天飛,真真假假傻傻分不清,連真假都分不清還怎么高舉打假的大旗呢?之前的羅一笑事件,程序員期權事件,地藏菩薩事件,往往是前一秒刷屏,后一秒峰回路轉。打假稍不注意,打得可能就是自己的臉,誰還吃飽了撐的要去“打假”(打臉)?
即便有的時候知道是假的,但也不敢打假,揭穿了你就是冷酷不情,特別不討好。
即使大家都明白微商里80%的產品都是三無產品,誰敢高舉打假的大旗,大義滅親的在朋友圈宣揚這個消息,你要敢發就要做好沒朋友的準備;什么愛心籌款募捐,你只要有一點懷疑,你就是冷酷無情,倒不如部分青紅皂白,隨大流捐個5塊10快的,在朋友圈秀一波,提升下自己的逼格,向周圍人展示下你的善良,贏得一些贊譽。
慢慢地大家都這在這種相親相愛的假想中迷了眼,當了真,自我感動,沒了剛開始像打劫的那般憤憤不平。
2.
你以為只有商家作假那就太天真了,現在連維權都能作假了。
一名男子在某家商店買到了過期食品,于是找商家索賠,2.5元的過期餅干就獲得4000元的“天價”賠償。
本來還慶幸終于有個維權成功的了,接著就來了個神反轉。后來商家舉報,警方調查考證,這名男子被派出所以涉嫌敲詐勒索罪行拘留。
原來這位男子曾向當地52家超市申請過期商品維權,其中有20多個店家進行了賠償,金額共計7萬多元,這尼瑪原來就是套路啊。
雖然男子在被捕后狡辯稱自己是因為買到了過期食品,才向多家超市索賠,商家也是自愿賠償的,至于索賠金額也是雙方協商的結果,自己只是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算作是敲詐勒索,不應該被逮捕。
看似無懈可擊的辯解,卻根本就經不住推敲,滿滿的漏洞,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如果真的像男子說的“自愿賠償”,那怎么會有后來商家的舉報?如果一次買到過期食品也就算了,52家超市都買到過期商品,這也太巧合了吧,這么高的中標率是不是該去買彩票了?
抓住了商家害怕相關部門處理和維護自身品牌的心理,借機與商家討價還價,用所謂的“合法”掩蓋自己非法勒索的目的的小伎倆和那些埋伏在暗處利用你的愛心以假亂真消費情感的騙子更可恨,更應該嚴打。
?
打假維權的意識還是要有的,但總不能要是把“維權”當生意,專業“維權”、發家致富吧?另外,沒有一個黑心的商家和欺騙情感的騙子,能最后活著走出互聯網,現在活著,只不過是時候未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