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楠天下的太陽花
一,原始動力
掏騰演講的人很多,但是,悶頭研究即興演講的人卻非常少。我就是其中一個。
從2016年6月19日,到今天,剛好完成200天即興實戰訓練,依然一天不缺席。
最開始100天,我和近150號伙伴共同行走在即興演講的大道上。講真,非常感激她們的陪伴。
百日大戰結束后,能夠堅持90天以上,只有8人,這,還包括我在內,完成率5%左右。能夠100%完成的人,只有我一個人,1/150的完成率。
100天之后,我懷抱冬天里的一盆火,繼續前行。行至今天,我憋了一肚子話,如骾在喉,不吐不快。
有伙伴會插話:
“你為什么會持續這久的即興演講練習?”
我只想說一句:即興演講在所有演講中占比80%,而99%的人表現不好。
把這兩個數字翻譯過來,就是:即興演講從數量上,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演講,沒有之一,遵循典型的二八定律;在質量上,卻受制于1%法則,即興演講得好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
顯然,即興演講是每個人的“藍海”,要想脫穎而出,就應該聚焦在這個領域死磕。
這,就是我的原始動力。這也是每個人提升演講技能的有效空間。
二,主題專訓
前100天,我分成四個階段練習。
每個階段,我設計了一整套流程和方案,包括破冰練習,素材整理,套路分析,口腔操,語言練習,實戰心態練習,甚至養成練習著魔狀態。
很多人說,我就是一個天生的教師。我不能夠污了這個美譽。
100天后,我根據個人成長狀況,設計一套專訓主題。
什么意思呢?
每20天,進行一個主題的刻意訓練。完成一個主題,再進行下一個專訓。主題遵循一虛一實的原則。
到今天,我共進行了6個專訓主題:
1,演講范;
2,根除恐懼;
3,贏家游戲;
4,清晰流暢;
5,到位;
6,嗓音。
比如恐懼消除,我在各種公眾場合即興演講,大路上,風景區,人群中,面對陌生人,面對孩子,面對老婆等。
再如訓練嗓音,我進行六腔聯動,共鳴式訓練,用丹田氣發聲,口腔飽滿等方式。
我深入研究了人類的認知和元認知,發現一切訓練都是由方法決定的。很多人,沒有堅持或堅持效果不好,都與方法有關。
在進行專項訓練后,盡管我的演講還有很多缺點或不完美的地方,但成長,卻是一日千里。
這,讓我享受在前進的喜悅中。
你發現了嗎?
這就是一種階段性聚焦練習的方法。
三,堅持的能量在哪兒
有心的讀者發現,第一節我講了堅持的原始動力:即興演講是“藍海”,80%以上的演講都是即興演講。
這兒,我再度深入挖掘堅持的內涵。小時候,我們被《鋼鐵是如何煉成的》訓導:成長需要意志力。
所以,一度,我認為:一切皆于信念。如今,我卻有個顛覆性的認知:
一切皆于學識。
換句話說,堅持和意志都與學識有關,而不是信念。
我堅持的能量在哪兒?
先來看個例子。
巴菲特57歲時僅7.7億美元,另678.3億(占98.8%)的財富是60歲以后理性投資,積沙成塔,每年以22%的增幅創造的。
巴菲特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復利奇跡執行得最好的人。
給你們看一個圖,你們就會恍然大悟。
前70年,這個曲線都非常平緩,后30年,曲線突然陡峭起來。
堅持的能量就在這張圖表中:
前期默默無聞,堅持到一定時間,你的技能就會有質的改變,能力突然飆升。這就是技能的臨界突破點。
我相信,堅持到一定時候,我的演講水平一定會爆漲。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因為人品大爆發,水平也水漲船高。
其實,這哪兒是人品好啊?這是基于方法論的堅持帶來的紅利。
這個復利的使用奇跡,下次我專門更詳細地分享給你們。
基于學識,我相信,我一定會在刻意練習中大幅提升我的即興演講能力。所以,我每天信心滿滿,斗志昂揚,全然沒有一絲兒的苦逼感。
四,驚喜的創造之旅。
每天的即興演講,對于我來說,就像刷牙洗臉一樣自然。
最開始,3分鐘起步,到現在每天保底8分鐘輕松出口,15分鐘也是家常便飯。
但如果你認為,我就是如此日復一日地平淡開場,那你也太沒想像力了。
即興演講,表面是隨興而起,其實是刻意訓練。最近,進一步品嘗到即興演講的甜頭。怎么說呢?
在洗臉刷牙中,你可能感覺到平淡無趣的生活,而在演講中,我卻始終享受著快樂,激情與驚喜。
為什么?
在即興演講的過程中,我享受到創造的快樂。這也是即興演講錘煉到今天,最讓我飄飄然的地方。
先來個例子吧。
10月到北京參加四天培訓,在培訓第二天,我做了一個即興演講。
事先,并沒想到講什么主題。在以「關鍵詞」定演講主題時,「體系」這個詞語冒出來,何不就講這個培訓課程背后的整個課程系統?
于是,邊講邊整理思路,對方的課程體系就被我在演講過程中梳理出來了。
1,推廣課程,一個(XXX)+N個;
2,核心課程,一個(XXX);
3,子課程,講深度,五個(感情,財富,連接,智慧和健康);
4,升級課程,講高度,二個(個案和海外);
5,外延課程,講寬度,三個(英語,愛自己,未來商業);
6,落地商業,講拓展,一個(僅為愛的牛排)。
很有趣的事兒,別人去聽課,我卻研究他們的課程體系。
講完后,我有種極大的成就感。這么個龐大的課程系統就在我的演講中被我攻破了。
并且,這一捋,我突然發現,我代理的教育項目和課程體系和這個體系非常近似。再進一步,成功的課程體系都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那是不是……
打住,不說了。
再來看一個例子,我是如何利用即興演講來進行創造或微創新的。
最近,我研究了元認知的概念。其實,很多人對元認知并沒有真正認識或理解,僅僅停留在這「三個字」上面。
有木有這個感覺?我曾經就有著這樣的犯糊和懵圈。
通過兩次即興演講后,我有種參佛頓悟之喜感。
第一次,我以元認知為「關鍵詞」演講,居然產生提高元認知技能的四種特殊方法。
1,通過鏡面看問題;
2,通過對過去復盤提升認知能力;
3,對標優秀的他人改善認知水平;
4,通過「跳出來」思維,訓練如何認知。
把第4點挑選出來舉例說明。
記得一個高中暑假,看《西游記》電視,孫悟空搖身一變,空出再現一個孫悟空化身。它從空中俯瞰大地,一切分外清晰,包括看著地面的自己。
那一刻,我產生一個念頭:
「跳出來」看世界,就不會出現「當局者迷」的錯覺。
這難道不是提高元認知水平的最有效工具嗎?
再舉個微創新的例子:既然有元認知這個說法,難道我就不可開發出來一種「元工具」嗎?
是的,我利用一次即興演講,創造性地開發出來五種「元工具」方法。為了對讀者負責,我下次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討論「元工具」方法論。
這就是一次次即興演講帶給我的創造之旅。在一次次8分鐘的演講中,我享受著驚喜,享受著成就感,享受著魔一般的演講征程。
五,挑戰1000天
表面上,我每次只講8分鐘,10分鐘,但我思考的內容遠遠不止這些內容。
在行文中,大家可能看到,在200天即興演講的總結回顧中,還有很多內容我會單獨拿出來深度解碼。
另外,有讀者會疑問,你這些都是個人經驗,不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但這是泛讀惹的禍。
因為,我是把個人的即興演講經驗提煉成大家都能夠用的普遍真理。
所以,這不單純是我的個人總結,而是我演講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整整200天的即興演講,它不僅僅萃取我的演講技巧,還打磨了我的思想;不僅生發了閃光的智慧,還充盈了滿懷的驚喜。
我清楚地記得,當我完成100天時,我把200天當成第二個小目標。
下次,我把一年365天當成我的第三個小目標。
這就是我即興演講循序漸進的小目標,也是解決問題的目標分解方法。
而我內心,卻是期待完成1000天的目標。
DUANG,走吧,Darling,我們一塊兒即興演講去!
PS1:精彩預告:
本人原創,嘔心瀝血,掏心掏肺的『三位一體演講練習法』和『原創演講學習法』即將新鮮出爐。敬請提前關注我,期待驚喜綻放。
PS2:歡迎五湖四海的伙伴關注湖北省專題,點擊就是哦。簡書湖北省官方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