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中秋的尾巴回到了家。動車上許多帶著孩子的家長正在安撫沒睡安穩的孩子,小朋友的哭聲此起彼伏,卻莫名覺得有家的味道。
路上看了一本書,你今天真好看。簡單的漫畫,三言兩語的故事,卻延伸出許多的深意。我最喜歡的,大概就是Family,其中最萌最戳中內心的,就是那一對哥斯拉父子。
1.我們總希望引起父母的關注,因而做了許多在那個年紀覺得很厲害的事情。
昨天經理的女兒在辦公室,畫了一幅一家人的畫,問她的爸爸好不好看。小朋友軟萌軟萌的聲音讓人想抱到懷里疼。我們平常做事雷厲風行的經理正在合并報表, 細致的工作不容一點分神。但是他還是耐心地轉過頭,夸獎了他的女兒,還讓她寫上自己的名字,帶回家給媽媽看。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用水彩筆寫上了自己的大名,別提多高興。
那個年紀,得到肯定和關注,或許就是一件十分自豪和值得開心的事情吧。
2.我們總是在外面玩到精疲力盡,回家時候卻累倒在爸媽的懷里。
動車到站,下來的時候,許多年輕的夫婦抱著孩子,仔細地給小朋友蓋好被子,防止夜晚的寒風讓小朋友著涼。動車上歡呼吵鬧或哭泣大鬧的小朋友此時都累得睡著了。
記憶里,小時候經常和父母去別人家玩兒,卻在十點困得睡著了。到家前最后的記憶就是父親的懷抱,很暖,很舒服。
其實我們慢慢長大,卻遺忘了父母對你的疼愛,直到進入社會,一個人知冷暖的時候才懂得,世上只有父母,對你無理由地忍讓和關愛。你以為許多事情是你在為他們妥協,殊不知,他們也為你妥協了許多。因為那是愛你的父母。
3.我們不斷重復地叫醒一個人,卻問了蠢蠢的問題。
看到這張圖時,我很耐心地試圖把它在心里念一遍,用盡了各種語調,最后還是沒有念完。不是因為耐心不足,而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語調了。
大概只有在懵懂的年紀,才會反反復復,不停地黏著你的父母問東問西,也只有父母,會忍受你無時無刻的吵鬧,回答你那些在他們看來莫名其妙或并不重要的問題。因為他們愛你。
所以,長大以后,不要埋怨逐漸老去的父母的念叨。他們不過是愛你,所以才變成了你眼里叨叨不休、沒事找事的父母。
4.做什么都想要在你懷里,因為那里才最有安全感,睡覺時才踏實。
和許多早早獨立的人比,我并不是一個獨立的人。小學三年級大概還需要母親陪著才能睡著。大年三十的晚上總喜歡去和父母擠一張床。父親疼愛我,曾說只要我愿意,睡到18歲都行。不過后來,我自覺一個人睡著舒坦,便沒有再和他們睡。
大學快畢業的時候,父母想我回家工作,想要照顧我。我覺著外面的世界很大,想要自己去闖一闖。經歷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家是真的好,家里溫暖,有父親頂著,永遠不會有壓力。父親每每電話里都會問一句,錢夠不夠,要不要給你打錢?或是說,不要省著,想買什么盡管買,不要苦了自己。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很幸福,沒有真正地苦過。我自覺自己不夠好,不能完全獨立。所以一個人在外孤單,也在父母面前避談難處,挑些好的說。
許多人報喜不報憂,希望在父母眼里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能經歷風雨。然而在父母眼里,你永遠是那個小時候窩在他們身邊才能睡著的孩子罷。
看完一本書不過十幾分鐘,感觸挺多,卻也沒能說完。不過也有很多沒能體會的,比如書名《你今天真好看》,我便沒有太明白它想表達什么?
看書就像一段旅途,此行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