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真好看》是美國畫家莉茲創作的一本妙趣橫生的漫畫,她用簡潔的畫筆描繪了一個動物們之間溫暖有愛的世界,書中沒有濃墨重寫,也沒有刻意渲染,日常風的對話,卻時不時能觸動心弦,讓人觸景生情。
1.友情愛情類
</br>作者的另一本書,一樣的暖萌治愈
你可曾為一個人,竭盡全力千方百計,偽裝得不再像自己?
</br>誰說愛一個人就要把身子低進塵埃里?
</br>誰說愛一個人就是給她傷害自己的權利?從此千辛萬苦甘之若飴?
</br>自愛者方能愛人,愛情中永遠不要委屈了自己,永遠不要為一個人,輕易地改變自己。
‘‘我們去收集海貝吧!’’
‘‘可以,但是要是遇到了我的朋友們,你要假裝成要被我吃掉的樣子’’
‘‘行,沒問題’’
</br>看到這張時有點心酸,或許你會覺得小鯊魚很萌很可愛,但這張圖卻讓我想起現實生活中,被大家集體冷落的同學。
沒有人陪他玩,因為陪他玩的人也會被看不起從而一起被抵制。
人說到底還是群居動物,總是太在乎他人的看法。
2.親情類
</br>先上最喜歡的恐龍父子
一次又一次耐心地重復,是最直白的愛的體現。
希臘短片《那是什么》中,父子同游公園,遇一麻雀,父親問那是什么,兒子答‘‘是麻雀’’,過了一會,父親又問,再答。又過了一會,父親再問,兒子終于發火:‘‘給你說過了,那是一只麻雀!一只破麻雀!你怎么就記不住呢?!’’父親不再說話。
回到家后父親翻出一本日記給兒子看,上面寫著:“兒子今年3歲了,他終于長出了烏黑的頭發。今天在公園游玩時,他見到了一群停落在樹上的麻雀。他伏在我背上不停地指著樹上的麻雀問,爸爸,那是什么?我一遍又一遍地回答他,我記得,他問了整整23遍。我也一點兒也不生氣??吹贸觯莻€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兒子淚流滿面。
你可曾被父母無限制地包容?
你可曾不耐煩父母的嘮叨與疑問?
希望每個父親母親老去后,都能被孩子寬容以待,以回饋當初她們給予的無限制的包容與愛。
"你需要什么嗎?"
"關心"
</br>比起物質的滿足,我們更應給孩子心靈的關懷。
"我可以變成一條正在消化的蟒蛇,你想看嗎?"
</br>童趣滿滿
‘‘媽媽,嘿,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
‘‘說大聲點,怎么了?’’
‘‘沒什么,我真的非常愛你,媽媽’’
</br>想起那句著名的情書,‘‘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平素涌動的感情如何表達?用稱呼,這代表著我們之間不可分離的羈絆。當然,在更為含蓄的中國可能變成這樣
</br>>‘‘媽媽,媽媽’’
‘‘嗯,怎么了?’’
‘‘沒事,就是喊喊’’
</br>3.哲理類
‘‘永遠與多數人站在一起,這是我的格言。為什么要標新立異呢?我一直覺得,比起以后的遺憾,安全顯然更重要’’
‘‘son of bitch’’
</br>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也不一定是安全的。而且必定是平庸的。過于在意他人的目光,注定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br>不管我們人類如何飛出地球,撞擊月亮,轟擊上帝粒子,相對于浩瀚無垠的宇宙,我們永遠是井底之蛙。
‘‘嘿,小伙子!看啊,你正倒掛在樹上!你差不多要掉下……’’
‘‘哦,等等,沒事,不要在意’’
</br>除了說“請”或“謝謝”之外,說任何一句話之前先思考兩遍。
</br>有時候你認為別人是不對的,卻不知是你自己沒有走出固有的思維局限。
‘‘這就是釣魚的方法’’
‘‘這就是戲弄蠢熊的方法’’
</br>蘇軾與佛印對禪,佛印說蘇軾坐姿如佛,蘇軾卻回佛印坐姿如屎,還自以為勝過一籌。
</br>回家后蘇小妹解釋道:‘‘心中有佛,是故觀眾生是佛,觀他人為屎者,心中亦有屎?!K軾方知自己敗了。
</br>你以為你能把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間耍的團團轉,卻不知別人早已看破不過是配合你這傻逼演戲而已。
靠得太近會受傷,不止刺猬,人亦如此。
</br>愛始終是兩個人的事,兩個獨立的有著自己個性與人格的人之間的事,靠得太近了,彼此沒有自己的自由空間,便容易日久生隙,相看兩厭
</br>4.趣味類
根據小動物的特性,畫出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