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睿的周記W3(2018.11.04-11.11)
一、成長點滴
1.概率
? ? ? 本周看了兩篇關于投資的文章,一篇是關于彩票的,另一篇是關于股票的。可以說這兩種投資方式是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我在大學期間就都有參與。
? ? ? 在我的想象里,彩票一張2元,兩個包子買個五百萬的夢想,實在是值得一試,股票呢,行情好的時候動輒百股千股漲停,幾天就賺50%,加上杠杠更是盆滿缽滿。可是實際上呢,周邊諸多購買彩票的朋友同事,這么多年一期不拉地買,唯一就是聽說一個人中了一次十萬元獎金,可他是重度彩票愛好者,每個月1-2千地投注,已經堅持了二十多年,這么看來,說身邊彩票投資全軍覆沒并不為過。看到文章里面寫到,彩票所有收入的15%作為彩票中心的運營管理銷售費用,35%作為福利支出,也就是說你花1000萬去買彩票,在不存在任何貪腐和潛規則的情況下,按平均概率分布應該能拿到500萬,真的很不劃算呢。
? ? ? 再來說股票,看起來比彩票靠譜,背后是一家正常生產運營的公司,每年還有分紅,沒聽說過彩票之神,但聽說過巴菲特股神。表面上也是漲跌概率各50%,根據國家經濟環境和公司經營前景波動,可股票也是存在一個印花稅和傭金的,我記得2012年入市的時候是千分之三的印花稅。說白了就是你拿1000萬去投資股票,漲跌都50%的情況下,能拿回來997萬元。
? ? ? 這么看來,都不劃算,不像投資,更像是消費娛樂,但回想自己當時為什么都參與了呢?因為想以小博大,而且投入金額小就習慣損失了,比如讓我用20000元去買彩票,力爭十個500萬,我肯定不干,因為心里清楚這兩萬大概率損失掉,但幾元錢就不那么重視了,正如某彩票店的廣告,兩元錢買一個充滿期待的明天。而股票就是陷入了高估陷阱,所謂高估陷阱就是大多數人對自己能力都有高估現象,比如有個調查發現73%的司機認為自己駕駛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股票也是認為自己學經濟的,多研究規律,總會打出一片天,甚至成為專業投資者。殊不知我們散戶對陣的是投資機構和大莊家,一個精英團隊來研究如何控制我們的情緒,影響我們的行為,收割我們那三瓜兩棗,想想就很絕望。
? ? ? 所以,知易行難,自己很多時候不是想不明白,而是為了走捷徑少付出而掩耳盜鈴,必須要選對賽道,然后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才會有所成就。
2、棉花糖
? ? ? 斯坦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在這些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選擇一樣獎勵(有時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餅、巧克力等等),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直到實驗者返回房間(通常為15分鐘),得到相同的兩個獎勵。在后來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能為偏愛的獎勵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以及其他指標。
? ? ? 我反思自己在學習方面有點像等不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買的時候很果斷,有種天下知識盡入我腦中的錯覺。下面列舉下已購買但沒學完的知識付費,包括但不限于:得到App專欄三個、圈外分答職場課程、一塊聽聽課程十個、插座學院新媒體課程、剽悍一只貓和K叔的飯團、職場充電寶三門課程、微信讀書二十多本電子書、京東滿200減100買的三十幾紙質書......剛剛雙十一又剁手了樊登讀書會的年會員@_@
? ? ? 大多數都只學了前幾課或看了幾頁,歸納起來就是幾個原因:無計劃無恒心無動力。春節前先不買新產品,消化完上述內容再進行下一步,周記里予以自我監督吧。
二、生活感悟
1.責任
? ? ? 這幾天單位忙到飛起,年底負責的部門要完成收入指標,各項工作都要收尾總結。周六陪兒子去逛商場,小家伙挺開心,我和媳婦老腰都快不行了。周日帶家中老人去檢查身體,在醫院時回想這兵荒馬亂的一周。深感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千萬不能倒,有種壓力山大的感覺。
? ? ? 老人檢查沒有大問題,心里石頭落了地,慌亂結束后,靜下心來積極思考。蜘蛛俠里的臺詞很經典: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既然有這么多地方需要我來付出,這不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嗎?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像K叔一樣,正念思考,享受這個被社會需要的成就感,妥當處理好工作家庭的平衡,自己也在非舒適區得到更多鍛煉。
2.雙11
? ? 本次雙十一除了樊登讀書會外沒有費心思去琢磨研究各種優惠。主要是平時有什么順手就買了,也沒有種草已久需要宣泄的購物欲望,可能有了孩子后消費觀念更趨于理性穩定。
三、文體空間
? ? 本周看了一部豆瓣高分電影《天才槍手》,情節雖然很簡單,講述女主從一路開掛帶著他人作弊賺錢,到后來幡然悔悟的故事,但勝在節奏緊湊,轉折頗多,結局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既諷刺了社會階層差距的無奈,教育體系的頑疾,也反映了體制下個人的反抗與無奈,比較值得一看,畢竟是我們青春的一部分,每個人都能找到些許自己的影子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