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 阿桂小語】
晚上見一個朋友,因為工作需要他經常去日本,他告訴我在東京住過一家酒店,而那家酒店在他第二次去的時候就可以叫出他的名字,同時,還知道他的喜好,比如他不喜歡喝咖啡,而喜歡喝綠茶;他喜歡看的報紙是什么;他喜歡枕高一點的枕頭等等。
為此,他跟酒店經理交流過,酒店經理告訴他,給客人提供一個干凈整潔的房間,只是一家酒店最基礎的服務,酒店應該做的是努力為客人打造一個家的感覺,也就是除了干凈整潔外,還要加上親切放松,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給客人提供一種專屬的服務。
而之所以能夠提供這種專屬服務,是基于對客人的了解,而對客人的了解是基于前臺接待、客房服務員、樓層經理的觀察和收集。再結合酒店的電腦系統。當客人再次光臨時,就可以為他提供定制的服務啦。
其實做到這一點,從技術上講一點都不難,但是國內企業確實差距非常遠。對國內企業而言,能把基礎服務做好就很不錯啦。
我想起自己住酒店的一次經歷,我打電話給前臺,詢問房間有沒有WIFI。
服務員非常冷漠,回答說:有。
我故意等了30秒,才問她:有密碼嗎?
她很快回答:有。
我又故意等了30秒,見她再沒有反應,才又問:密碼是什么?
她嘚嘚嘚告訴我一個數字。
就是這樣的服務員,你能期望她能給你一個超出期望的服務嗎?
自從有人告訴我,怎么判斷客房服務員是否給你換了新的床單、被罩、枕套,我每次住進酒店都會觀察一下,就是看上面有沒有折痕,結果很糟糕,還不如不知道方法呢!
而且我不知道你們注意過嗎?就是凡是在酒店工作過的人,都不會用酒店提供的杯子刷牙。
所以我們的企業在抱怨生意難做,顧客難伺候時,不知道反思過沒有,該我們做的事情,我們做到位了嗎?
最后,人家酒店還有個細節,就是客房的垃圾必須在客人離店后隔一天才能處理,這是為了防止客人隨手記了個電話,沒注意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啦。
差距其實也意味著機會,在經濟下滑,生意難做的時候,也正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