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行的人回來有新鮮事說,三毛一生的行程都是流浪,同荷西待在撒哈拉沙漠,在馬德里讀大學時認識的荷西。書《萬水千山走遍》是一部游記的作品,是荷西逝世后,受中華大學之托,也是為了排解自己的憂愁,與助理一行到非洲等國家旅行(細節待考)。
荷西逝世的十二年里,一邊講學,一邊在臺灣開講座。她與荷西面臨海的房子,滿墻書的房子,因為少了男主人,再成不了一個溫馨的家。“每想你一次,天空便落下一粒沙,最終便成了撒哈拉。”三毛是一個很有勇氣的女子,過自己喜歡的生活,生活在別處,寫自己動人的故事,愛一個異國他鄉的人。百度搜索三毛的圖片,一襲長衣站在沙漠中的三毛,臉風塵仆仆,許多人都曾這樣評價三毛,“她是一個長的不漂亮,卻有吸引力的人”。
旅行不只有美景、人文,還有危險,這在三毛的作品中也有體現,我主要針對這一點發表一些自己的感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因為想讓我把三毛一路發生什么事,細枝末葉的東西不出絲毫的分享出來,那我得再用心做一番功課。
我想就今天旅行在我們身邊扮演什么角色發表一番想法,其中難免有許多不成熟的思考,旅行首先應該在腦子中裝有一定的知識,用網上的知識調侃,不讀書行萬里路便成了郵差。當你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你站在故宮,過往的事歷歷在目。過往將相都成煙云,國家興替,家國情懷,你的所思所想肯定比其他人多,而且更有趣味,不僅僅是為了拍一張照片發朋友圈。同樣看自然風光,可能有的人會驚訝的發出一句“我靠,太漂亮了”,又一番自拍。你應該有種欄桿拍遍,欲說還休之感。
這是一個物質極大豐富,人民有更多條件享有更好生活的時代,旅行是許多人的首選,可能是為了享有片刻的寧靜,生活在別處的體驗或是其它的精神追求,“今生一定要去西藏,得走川藏線。”每一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旋律,老一輩追求的可能是吃飽穿暖,我們這一輩更多追求的是一種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享受。
旅行不只有美的自然風光,動聽的人文色彩,還有危險。我不希望我的文章只傳遞一些很beautiful的事物,講一些雞湯,還應該告訴你事物不好的一面。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不多久,麗江發生一起惡性的毀容事件,女孩“琳達“在麗江遭多名男子辱罵暴打半個小時致毀容,本文就不討論治安問題,政府的不作為,為何發生兩個月都沒有得到處理,要等網友在微博爆料才給女孩做傷檢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得學會尊重女性,一個社會對女性最好的保護,是教育男孩子保護身邊的女孩子,至少不傷害。
旅行風塵仆仆,舟車勞頓。可能還會有危險,但我們應該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體驗別處的人文景觀。鍛煉在陌生環境中生活的能力,享受與陌生人共處的體驗。你得去看看這世界究竟有多美。人生那么短,世界那么美,何必待在原處。
最后借用小鵬在《背包十年》中的一句話“不要因為遠而忘了回家的路“,你得安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