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別記

一、

在斯托克大學圖書館二樓傳記類書架的一個角落里,有過一本名叫《桃花源探險記》的書。

若非圖書館在假期中需要清理一批長期無人借閱的書籍,在這里兼職圖書管理員的我也不會在其他任何時候翻看一個十九世紀業余探險家的冒險經歷。

照慣例,長年借閱次數為零的書刊將在被規整后安置于圖書館地下室內一間不見天日的小屋里接受某種意義上的“安樂死”。對于這類書籍,我一向認為它們被關進小黑屋塵封是有道理的。

回想起來,遠在異國他鄉居然能見到一本與故國有關的書,這大概是驅使我開卷一讀的因由吧。

翻開棕色的牛皮紙封面,在歲月沉淀中泛黃的扉頁上用老式印刷體寫著:“獻給每一位試圖遺忘的人”,著者――奧利弗·凱恩。

在書的開頭,這位居住在利物浦的老派紳士首先介紹了自己的家族。他的祖父――斯蒂芬·凱恩爵士曾經親隨一支英國探險隊遠赴埃及開羅的郊外,在那里他們不但“斬獲”了法老王的華麗的棺槨、木乃伊、金光燦爛的權杖以及其他價值連城的金銀財寶。回國后,更是博得了非比尋常的名聲。

這筆不太光彩的財富雖然使得日薄西山的凱恩家族一度顯現出復興之象,但是好景不長。幾輪投資失敗后,這位沒落家族的繼承人,在即將步入其人生的第三十個寒暑時,如夢初醒地發現之前各種揮霍無度的行為已然令其名下的資產岌岌可危。債臺高筑的紳士意圖效仿前人建立的“豐功偉業”,并且他的志向似乎更為遠大,他開始將渴望的目光投向了更為遙遠的地方――中國。

當其一籌莫展之際,奧利弗先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則來自遙遠東方的信息。

那是一個崇尚探究未知世界的年代,也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在神秘的東方,尋找失落的樂園。在好奇心,個人及家族榮譽感等等驅使下,這位紳士不顧親友的輪番勸阻,毅然動用剩余不多的財產遠赴異國他邦。

忍受了長達數月的海上風浪與顛簸的洗禮后,他與合伙人查理及另一名翻譯詹姆斯終于踏上了這片充滿異國氣息的土地。又花了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才自登岸的海港到達武陵境內,在當地他又出錢雇傭了兩名中國腳夫跟馱運物資的騾馬。一番簡單的籌劃過后,建功心切的堂吉訶德便急不可耐地騎上他的羅西南多朝著目的地進發。


二、

1.前進

在當地樵夫的指引下,我們一行五人自隱蔽而曲折的小徑進入了林蔭茂密的山林。

開始的路還較為寬闊易行,不久變得狹長,且呈現出逐漸往上的趨勢。再后來沒有了路,由于常年沒有人往來,叢生的雜草大足有一米高。當頭頂的太陽開始偏移的時候,山路的趨勢也跟著向下,也更為崎嶇陡峭。我不禁有些詫異,在海上漂泊的日子里,鄙人一直潛心鉆研那則《桃花源記》,根據書中所載:誤入桃源的晉朝漁夫本是乘著一艘小舟沿水路行至水源的盡頭,而我連溪流的影子也未曾睹見。

不知不覺,我們已然轉入下坡道,視野隨之變得開闊起來,環顧左右,像是來到一處山谷。

行將下到平地時,隨行的翻譯詹姆斯遠遠指著一處嚷嚷道:“你們快看,那是什么?”

我們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眺望過去。由于谷內的光線較外界黯淡,大家只是隱約能辨出一些類似房舍的輪廓。此外另有吸引我注意的情況是,在屋舍外圍,有一排弧形的,約半人身高的“石墻”。說是石墻或許不夠準確,引起我關注的是這些石墻似乎按照某種模糊的規律建造,乍看之下像是被用來抵御或者隔離什么似的。

發現人跡著實給予隊伍莫大的激勵。我們自發地加快腳步,很快便下得山坡。由于視線的變化,先前所見到的一排低矮的所謂“石墻”顯出了廬山真面目。

激動的情緒很快蕩然無存,大家面面相覷,我看得出,每一個人臉上都寫著相同的疑惑――這些是什么?

“是墓碑。”查理審視著一塊長方形石塊說。

“是的,是墓碑。”很快這個論斷得到了一致認同。

兩個當地的馬夫已經跪在地上面色恭敬地對著石碑,口中念念有詞地磕起了頭。

負責翻譯的詹姆斯搖著頭不住感嘆:“哦!上帝啊!我們難道是進了陵園不成?”

出于對墓地的恐懼,馬夫堅決不肯讓騾馬直接從墓地當中穿行。我和查理二人只好先徒步前進。

穿過錯亂甚至可以說毫無章法的石碑所組成的層層迷宮,迎接我們的是搖搖欲墜的房舍,這些破敗不堪的房屋已有部分因年久失修而自然倒塌,剩下的雖然看上去尚且完好,可我們都不敢貿然在里面住宿,天知道這些脆弱的人造之物什么時候就會追隨近鄰們的腳步壽終正寢。

好不容易在外圍找到入口的詹姆斯此時領著兩名馬夫從另一條通路進得村落。

經過整整一個下午的探查,這個幾乎都被墓碑所包圍的山村,非但除了我們以外沒有其他人居住,并且至少被廢棄達百年之久。安全起見,我們選擇在屋外搭起了簡易帳篷。

我同曾在印度及美洲有過數次考古探險經歷的查理先生就居民可能的離開原因以及圍繞在四周的墳墓展開了簡短的探討。

查理先生提出了一個頗為有趣和大膽的假設。

他認為,居民們的遷徙和墳墓有著直接的關聯。

從今天所見的情況推測,這個被山谷環抱的盆地盛行土葬,并且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習俗。

“等你也像我一樣去過很多地方,你就會發現,相隔幾千英里的人們有時候卻有諸多驚人的一致,比如對喪葬的觀念。”

簡而言之,過度的斂葬導致了過度的資源消耗。

“最大的消耗莫過于土地的占用。另外我還發現,能是源于某種污染,此間的土地業已不再適宜耕種。”他如是說道。

我點頭表示認可,在接近封閉的世外之地,一個群體的風俗習慣是相對容易延續下去的。一千年的時間在這里也相對顯得格外緩慢。

當居民們發覺家園已經被自己一手創造的墓地所包圍時,事實上他們只有一種選擇――搬離,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家園。

他接著分析:“我去過所有屋子,里面無一例外都沒有留下炊具等日常用具,這說明他們的遷徙是具有一定計劃性的。”

我問:“你認為,選擇遷徙的居民最后去了哪里?”

他倚著一塊石碑坐了下來,打懷里掏出木制煙斗點燃,也不急于答話,而是反過來問我:“你認為呢?凱恩先生。”

我將目光轉向尚未經過探索的未知黑暗:“他們也許搬往山谷的腹地了吧。”

“但愿是這樣,否則,凱恩先生。”他吐了個長長的煙圈才道:“我們可是會一無所獲。”

……


翌日清晨,天色尚自朦朧,山雀們的啁啾已提前將我從睡夢中喚醒。晨間氤氳的霧氣像仙女的綢緞在山谷間緩緩彌漫開來,恍如置身幻境。我走到唯一一口快要枯涸的水井邊,轆轤已經腐朽,頗費了一番氣力才打了一盆摻有泥沙的井水,精心打理起自己的胡髭。

“注意你的儀容!尤其是胡須!”我看著盆里的水,此刻,父親那嚴厲并帶有幾分審判意味的目光仿佛正在凝視著我。

在我的印象中,這個老邁而暴虐的君主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去關注我的胡子。哪怕是在我還沒有長出胡子的年紀,他也不忘早晚對我叮嚀。

“記住!凱恩家族特有的象徽就是這桀驁不馴的胡子,你必須時刻注意,要像我這樣,早晚都要精心打理,明白了嗎?”他指著自己微微上揚的胡髭末梢,生怕我沒有看清。

那個時候的我并不明白為什么父親要對胡子這種東西有如此病態的執著。我曾經將自己的疑惑開誠布公地告與父親。豈料,老頭子二話不說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頓,好讓我從此再也不敢就此問題打擾他。

直到若干年后,當我遵照父親的指示留起了看上去略有幾分滑稽可笑的胡子,我仍然不明白他當年為什么要那樣痛揍我一頓。我只知道,假如現在有人對我提出類似的問題,我一定會像父親對待我那樣給那個家伙結結實實來上一拳,這是因為,我也弄不明白為何自己偏偏要留這該死的胡須。


準備重新啟程時,兩名負責騾馬輜重的當地腳夫卻無論如何都不肯再繼續前行。他們堅稱昨日見到成片的墓地乃是極為不吉利的征兆,假使再往前走勢必將會給自身招來巨大的厄運,即便我承諾將原先的酬勞加倍也絲毫無法動搖他們的恐懼。無奈之下我只好讓兩人呆在原地等候。

故而,原本負責翻譯工作的詹姆斯,這個渾身充滿了干勁與好奇心的年輕人也就失去了他的作用,但是他仍然堅持隨行。

路上,我向詹姆斯詢問了關于墓碑銘文的事情。他有些抱歉地搖搖頭告訴我說:“先生,這上頭的文字是一種很古老的字體,一般只有特定場景才會被用到,所以您若是一定要知道碑上究竟刻了些什么的話,我建議您還是等出去以后專門找研究古文字的專家,當然您也可以就近去拜訪鎮上有功名在身的老先生,我聽說他們都是這個國家里學識淵博的智者。”


就這樣,我們重新踏上了未知的旅程。沒有期待中的良田美池和桑竹,也不見儼然的屋舍,一路上迎接我們的是一塊又一塊墓碑,有時候因為墓碑的密度過高,致使我方不得不繞道而行。有時,光是避開這些麻煩的阻礙就耗去了近一個上午的時間。隨著探險的深入,鷓鴣和斑鳩等鳥雀像是為了避開什么似的一同失去了蹤跡,兩旁高高起伏的山巒無情地奪去了溫暖的陽光,陰翳猶如神祇對這片遺棄之地的最終審判,連新近到達的聚落水井也完全汲不出哪怕一滴水。我感覺身旁正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不速之客們的一舉一動,這使我有些惶恐,不禁開始暗自在心里默默地祈禱。所幸,到了中午,我們終于欣喜地發現走出了墓地的范圍,來到一片較為開闊的區域。

這份愜意并沒有維持多久,很快,新的陵墓群闖入眾人的視線中。

相比昨天見到的第一批分布于村落四周的墓碑群,我們在震驚之余又添了一些疑惑。

從墓碑的大體材質來看,并沒有多少差異。翻譯詹姆斯從行囊里取出昨日的墓碑拓片并將之與眼前的碑文進行了詳細的比對,他比照后對我指出,兩者相似度頗高,只在幾處細微的地方存在一點差異。

詹姆斯由此得出了一個結論:“這說明兩個村落是具有傳承關系的,而從相同的環狀墓葬形式來推測,說不定這象征著他們的喪葬觀念。比方說,輪回之類。”

查理當即糾正了該觀點:“那個時候有關輪回的宗教觀念尚未自印度傳入中國,因此你的猜想并不能成立。”

大概如查理所認為的,桃花源里的居民將此視作一項重要的儀式。至于是不是基于某種虔誠的宗教信仰,就不得而知了。

以我的角度來看,村民們的行為同我所在的世界有不謀而合的地方,在西方,人們普遍希望將來能夠被安葬于教堂之側――他們相信如此可讓自己的靈魂永遠與信仰為鄰。不過就如查理反駁的,桃源里的住民們并沒有類似于我所說的信仰跟崇拜。亦或者,跟我的想法正好背道而馳,他們的做法相對而言更為純粹,是出于生者對死者的無限崇敬而引發的無意識的自發行為。

……


2.分道

第三日午后,類似的情形又一次上演,熟悉的廢棄村落被熟悉的墓碑攏在了中心,像一個意義不明的符號。與此同時,另一個之前被忽視的問題出現了,由于腳夫的不合作外加對此行路程過于樂觀的估計,我們身上所攜帶的食物已然不足,每個人倘若從現在開始縮減飯量,算下來或可再支持兩天。也就是說,即便現在選擇打道回府也將面臨斷頓的窘境。我們三個都很清楚,這是一個沒有多余選項的答案。

大家的士氣立刻落到了谷底,查理說:“很遺憾,凱恩先生,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發現可謂一無所獲,但至少現在回去,情況還不算太過糟糕。”

我明白查理的意思,再堅持走下去,情況恐怕會變得相當糟糕。

然而我卻做了一個決定――我將獨自一人完成接下來的探險。

查理和詹姆斯不約而同地勸說我打消這個危險的念頭,見無法動搖我的決心,查理跟翻譯詹姆斯只好將屬于我的那一份糧食交給我,分別前,他們又特意把各自的一份食物節省下來分給了我,這樣一來我大約還可多堅持大約一天時間。

形勢依然異常嚴峻。

沒有過多的道別,我毅然向著前方邁進,然而事實上心里卻明白自己是在冒險,與決定出資前往異邦冒險所不同的是,此番我是在拿自己的性命賭博。


這是一場孤獨的征途。

沿路仍然有不計其數的墓碑擬圖攔住訪客的去路,并且數量似乎越來越多,面積也愈發龐大。

這也就是說,留給我的路越來越狹窄。

闃然的環境最容易引發胡思亂想。

我忽然又想起了父親。

他的生命在過完第六十個生日后沒幾天,走到的終點。那天出發前,我一絲不茍地對著鏡子整理了自己的胡髭,確定沒有一絲分叉后才動身趕赴教堂參加他的葬禮。

遠處工廠高高聳立的煙囪冒著濃濃黑煙,教堂的喪鐘敲響了三下,負責葬禮的牧師為前來吊祭的人例行公事般宣讀他可能使用了無數次的千篇一律的悼詞。

一切有條不紊的一路進行到下葬封土,前來吊唁的人們慢慢散去。

望著環繞在教堂周圍的墓地區,我居然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這大概是因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人會為了我的胡子問題而大動肝火。

然而當握起剃刀面對鏡子的那一刻,我驚愕地發現自己居然無法橫下心讓這可笑的胡子從面頰上永遠消失。因為,每當我凝視著鏡面,就好像,又一次見到了父親。



3.終點

兩側的山勢逐漸開始在前方合攏,土地比前兩天所見更為貧瘠。這或許也代表終點就在不遠的地方。在這樣的想法鼓勵下,我重整旗鼓,攜著最后的一點零星希望走下去。

墳墓,墳墓,只有墳墓。我所能見到的事物都不再有生氣,花草,樹木,或凋零或枯萎,溪流只剩下溝壑,連空氣都變得異乎尋常的煩悶,好像被以令人窒息的密度排列的墓碑抽干了所有生機,這些方形的石塊儼然成為一道道阻隔一切來訪者的城墻。

不甘就此作罷,我側著身子努力穿過人為設置的一道道罅隙,但越是往里走,留給我的空隙便越小,只能從墓碑上翻過去。

最后,竟連石碑也消失了,代之以濃重的黑色霧氣。

一間門戶禁閉的小木屋躍入眼簾。屋門好像動了,開啟了,從里面走出人來,走出許許多多的的人朝我迎面走來。

我眨了眨眼,幻影就消失在風中。小木屋也倏而不見,化作一塊墓碑,孤零零地矗立著,這是我在山谷里見過的唯一一塊沒有任何文字的石碑。

四面岑寂,唯有陣陣風聲于谷內輾轉呼嘯。

我撫摩著不含溫度的石碑,嘗試著用指尖感觸著不存在的碑文。

我開始想象,面前這座墓碑下長眠的是一個正值青春花季的少女。她由于一次不幸的疾病而過早地夭亡。她曾經有過自己的戀人和朋友,他們曾在這個開滿桃花的人間勝地虛度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我甚至能抬頭看見成對的黃鶯在柔弱的柳枝上婉轉啁鳴,翠綠的樹葉隱藏起鳥兒們的身姿,只偶爾才閃現出影影綽綽的剪影……怡人的陽光透過扶疏的枝葉將細碎的光雨撒在嫩綠的柔茵上,清風搖曳著樹梢,少許裊裊飄落的花瓣點綴在少男少女的身上……不遠處,潺湲的溪水安靜地向遠方流淌,游魚無聲地潛在清澈的水底,輕輕擺動著尾鰭,生怕攪擾少男少女的情話,一切宛如一場綺麗而不真實的夢境。我還可以想象,將她入殮的父母族人又是懷著怎樣的悲痛將一抔黃土蓋上她漸漸僵硬的年輕軀體,此時,烏云遮蔽了天空,無盡的雨絲湮沒了所有話語。

花開花落,山中又不知過去了多少歲月。

擁有一張張稚嫩面龐的年輕人在第一縷陽光照射進山谷前,默默地收拾好他們的行囊。一步一回首,帶著無盡的留戀離開他們熟悉的聚落,穿過林立的石碑群,一言不發地來到一片此前從未涉足的領域,建立起新的據點。在那里他們開始繁衍生息,接著鬢角染上霜白,蒼老,故去,他們的子嗣將為其豎立墓碑,一代又一代遵循并延續這一儀式,縱使無人能再記起最初的因由,一如自己的祖輩曾經經歷過的那樣……

我正自沉浸在漫無邊際的遐想中,獵獵山風猝然折返,一瞬間卷起莽莽黃埃,夾雜著迷霧似的山嵐朝我撲面襲來。轉瞬之間便摧枯拉朽般驅散了我腦海中的臆想。

這個桃花源里的人距離我實在太過遙遠,無論怎樣動用自己的心智去想象,去描摹,去完善他們一生的軌跡,竭力安排他們每一刻的喜、怒、哀、樂,然而理智一刻不停地提醒他們卻從未真實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對我而言,他們并不存在于過去,更不存在于當下。當最后一個記得他們音容相貌的人也被黃土所掩埋,他們就變成了一縷虛無縹緲的青煙,桃花源的居民不知所蹤,逝者們的過往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散在這片不為人知的土地上。

不過,其實多半也沒有什么關系吧。誰會真的在意這些呢?人們有限的目光只會聚焦在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上。

碑上模糊而冰冷的字跡在我眼中成為了最嚴酷的判決書,同時也是對我愚蠢行徑最無情的嘲弄,它們以最明了的形象向我表明一個事實,逼迫我審視最初的判斷。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絕不會聽信海兵俱樂部里一個下級軍官的信口胡謅。

查理最初的擔憂經由我的驗證成為了現實――這里才是整個失落之地真正的起源,而我們進入的地方則相當于出口。我們的其他猜測雖然距離靶心并不遙遠,然而在最重要的地方出了問題。


當我背過身去,沿原路返回,被無形力量一直擠壓著的內心反而感受到一絲久違的舒緩和暢快,如果之前是由春天進入嚴冬的話,那么現在則是見證著春回大地。

我不禁感嘆,造成這兩樣截然相反感覺,卻原來只是來往的方向不同。

上帝保佑,我在糧食耗盡的情況下支撐著回到了起點。兩個腳夫手忙腳亂地把我攙扶上了騾馬,被饑餓折磨得衰弱至極的我不記得自己是如何被運送出去的,回到鎮上接著便發了一場高燒,險些性命不保。



三、

  歸國途中,我在船艙內重新將《桃花源記》看了數遍后。便著手將這番經歷詳盡地記述下來,但最困難的并非著書本身,而是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所有編輯在讀過之后皆給出了相同的答復:出版純屬浪費時間。

編輯們的預言很快被銷量應驗,書自出版之日起,誰都不愿意相信書中我所去到的地方就是桃花源,甚至還有人對這次探險的真實性發出了質疑。沒有人會為這本書買賬,我最后的希望也宣告破滅。

我將坐視輝煌數百年的凱恩家族在我這一代陷入債務的泥沼不可自拔。然后慢慢步入老年,腿腳不再靈便,哪兒都去不了,也不再相信任何所謂古老神秘的傳說,最后在病榻之上像我的父親那樣停止重復了無數次的呼吸,被裝進一個窄小的匣子里,被祈禱的聲音送入幾尺深的泥土下,像我父親經歷的那樣享受永恒的長眠。然后在上面會立起一塊不大不小的大理石制的石碑,假如你肯付出觀察力的話,你會看到有關于我這個人一生的總結,雖然它蒼白,無情,缺乏文學性,然而卻是你得以了解我的幾乎唯一途徑。

“奧利弗·凱恩,一個破落家族的繼承人?一個輕信謠言的紈绔子弟?一事無成的謊話精大騙子?”這大概就是未來我整個人生的注腳吧……

大概是這樣吧,我想也不會有誰會在乎,我死后,輕如塵埃,而陶淵明將繼續活下去。不過至少,我還有選擇將那荒唐滑稽的胡子從臉上刮掉的權力,在我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踐之后,頓時覺得自己神清氣爽,更有一份重獲新生的愜意。倘若有后悔的地方,我想那應該是后悔自己沒有早這樣做吧。


書的最后一頁被撕去了。

哪個無聊的家伙翻開了這本書?他為何會把最后一頁撕去?

我不知道,也不去多想。這個世界本就充滿了無法解開的謎。


“周!我先下去儲藏室把推車拿過來,等會兒你和我兩個一起把那些書拉到那邊去。”同事卡萊爾忽然走過來對我說道。

“好的。”我點頭說。

“你手上是什么書?”他好奇地問。

我聳了聳肩說:“沒什么……只是,一本沒有名氣的自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的文化傳說中有很多神佛之內的存在,有人說是為了統治者更好的統治,有人說是因為讓人有信仰和對大自然的不理解而想象...
    山河識淺談閱讀 198評論 0 1
  • 1 朋友阿麥的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就因為跟你有...
    丹木小可閱讀 2,844評論 0 3
  • 中學的時候學過一編《美食家》課文說的是,美食家天天大早去品嘗早茶的故事。在南方稱這類不叫美食家叫會食鬼。 這會食鬼...
    塵緣1227閱讀 440評論 0 0
  • 借錢是我在這世上覺得最尷尬的事兒。 比在西裝革履風度翩然的男朋友跟前打嗝放屁還尷尬,比在銀泰城的上行電梯上裙子拉鏈...
    四小姐的家閱讀 842評論 1 50
  • 六個月大的阿拉斯加換毛期,寵物醫院洗澡叫我把狗狗把毛剃了.我是該聽醫院里的呢還是不剃毛?我看網上很多人都不建議剃毛...
    小葵圖文同步閱讀 15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