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長林名賢傳略
? ? ? ? ?(錄福建興化府莆田縣城東《前埭西河郡林氏族譜》1755年修)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 ? ? ?黃帝后胄比干公官拜少師,乃紂王諸父,因紂無道,入朝三日不出,直諫,被剖心,忠諫而死,夫人陳氏抱孕三月,避紂之難,帶侍女逃隱長林山幸生一子,名泉。周武王克商,封其墓汲郡,即今河南衛(wèi)輝府西北商離城十五里。其墓碑:殷商比干墓。內及銅盤銘系。先師孔圣人書。唐貞觀十九年贈太師謚:忠烈。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 ? ? ?堅公字長恩,原名:泉。周武王克商,詔命泉公歸朝,賜姓林改名曰:堅,命為三監(jiān),食采于博陵,爵公,封二千戶。博陵郡,古冀州地為黃河之西,故稱西河郡是也。公勒封長山候。
? ? ? ?載公字符超,襲封博陵,為冀州牧,領二百四十國。
? ? ? ?磋公成王時司馬大夫,卿士。
? ? ? ?虎公康王時大夫。
? ? ? ?光公昭王時大夫,仍作三監(jiān),監(jiān)方伯之國。
? ? ? ?相公穆王時為元士。
? ? ? ?玄公字文通,恭王時為夏官。
? ? ? ?鳳公字智羽,厲王時為夏官。
? ? ? ?萇公字茂端,幽王時為夏官。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 ? ? ?材公字顯士,平王時總六師,從東遷。
? ? ? 貞公字委安,厘王時為卿士。
? ? ? ?回公字彥若,惠王時人,未仕,見晉城虢(東周時的國名)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走,時稱賢人。事見《莊子》。
? ? ? 英公字懷遠,惠王時為卿士,再任太保。
? ? ? 干公字天德,襄王時為卿士。
? ? ? 保公字貴材,頃王時為左將軍。
? ? ? 雋公字商英,匡王時為畿內縣正。
? ? ? 宏公字賓遠,定王時為內史。
? ? ? 類公定王時人,未仕,年百歲,春披裘拾穗于洼并歌并進孔子適(去)衛(wèi)(衛(wèi)國),見之于野,顧謂弟子曰:彼叟可與言者,使貢子問之,見《列子》。
? ? ? 標公字公譽,簡王時為前將軍。
? ? ? 繇公字紹綜,靈王時為司寇(古代主管刑獄的官名)。
? ? ? 雍公字秀如,景王時為畿內閭正,出(任)為魯國大夫,炊鼻之戰(zhàn)不顧身事,見《左傳》。
? ? ? 敏公字明征,景王時為畿內族正。
? ? ? ?放公乃堅公第十二世孫,字子丘,敬王時為大夫。宋高宗賜號清河,加封長山候,因堅公所生長林山而襲爵。
? ? ? ?楚公字仲文,敬王時為太仆正,出任魯國卿士,蒲圃之役,議不辭艱奮怒之勇,以衛(wèi)桓子,見《左傳》。
? ? ? 輔公字安國,敬王時為太仆正。
? ? ? 立公字子敬,敬王時為太傅。
? ? ? 通公字遐邦,敬王時為縣正。
? ? ? 不狃公字文晉,敬王時為卿士,齊伐魯敗魯師,公徐步而行,君子曰:魯非無壯士,季孫不能使也,哀公十一年,謖曲之師,公誓不卻戰(zhàn)竭力而死,國謚為忠,事見《左傳》。
? ? ? ?撫公字安育,元王時為青州牧。
? ? ? ?欣公字子悅,威烈王時為縣正。
? ? ? ?儀公字文軌,威烈王時為縣正。
? ? ? ?鸞公字士翊,安王時為左將軍。
? ? ? ?皋公顯王時為趙相,生九子,國人號為九德之父,十德之門。趙王聞而疾之令曰欲幸諸國擇其木臬繁者伐之。公曰:此王欲殺我父子也,即棄職懸印中堂,不辭而去,遂相攜俱隱白云山。王聞而嘆曰:賢哉,林皋父子也。
? ? ? 士元公,字弘道,顯王時為司空。
? ? ? ?伯公字萬里,顯王時為司空。
? ? ? 宣公字子亮,慎靚王時為冀州牧。
? ? ? ?征公字世隱,赧王時為大夫。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 ? ? ?芳公字初茂,一字茂度,秦昭襄王時為軍屯仆射。
? ? ? ?玄軌公字符范,昭襄王時為衛(wèi)尉。
? ? ? ?伯葛公字子華,孝文王時為博士。
? ? ? ?尹公字子牧,莊襄王時為太傅。
? ? ? ?喆公字符睿,始皇時為河東郡守。
? ? ? ?瑋公字子玉,始皇六年左將軍、給事中、黃門侍郎、左將軍、散騎常侍。
? ? ? ?文度公字世則,始皇十一年為朝歌令。
? ? ? ? 剛公字世強,始皇二十一年為郎中。
? ? ? ?稚公字起先,始皇二十五年為會稽郡守。
? ? ? ? 韶公字景通,始皇二十三年為右將軍,轉郁林郡守。
? ? ? ?治公字符立,始皇二十六年為粟內史。
? ? ? ?亮公,字符英,始皇二十七年為侍中。
西漢(前202年—公元8年)
? ? ? ?憲公字世武,漢高祖二年授司埭校尉。
? ? ? ?摯公字伯勇,漢高祖七年為燕相,封平棘候,公以客從亢父,斬章耶,所置屬守功,封平棘千戶,文帝五年,子辟疆,嗣后免,宣帝宣帝元 康四年,會孫常歡,為項大夫,詔復其家事。見《漢書》。
? ? ? ?纂公,字稚龍,一作雅記,惠帝元年授中山郡守。
? ? ? ? 別公,字符甄,文帝元年授御史大夫。
? ? ? ? 告公,字安仁,文帝十三年授廣陵郡守,終封亭候,食邑三百戶。
? ? ? ? 述公,字德遂,景帝元年授少府。
? ? ? ? 良公,字紹先,武帝建元二年為中郎將。
? ? ? ? 功公,字符昌,武帝太初元年御史中丞。
? ? ? ? 車公,字重任,紹帝時司隸校尉,宣帝元年家鎮(zhèn)西將軍,后隱居會稽山。
? ? ? ? 馮公,字純義,宣帝太始元年為征西將軍,轉弁州刺史。
? ? ? ?尊公,字長賓,宣帝時為博士,以尚書論石渠,官少府太子太傅,舊譜,秦末并居齊郡。鄒縣漢分齊郡置濟南郡,故林氏之望者,自尊公始也。
? ? ? ? ?高公,字尚勤,元帝時為征遠將軍、江州刺史。
? ? ? ? 閭公,成帝時人,抱道隱于成都府為楊雄師。
? ? ? ? ?苗公,成帝建始元年授平原太守。
? ? ? ? ?鑒公,字察之,哀帝建平三年授征南將軍,授北平太守,終封永安伯。
? ? ? ? 寧公,字安國,平帝元始元年授征南將軍。
新室(公元8年—公元23年)
? ? ? ?金公,字文英,天鳳二年授建威將軍。
? ? ? ?重公,字世基,天鳳三年授河東京兆二邑太尹。
? ? ? ? 秉公,字任職,地皇二年,授司埭校尉,遷司徒。
東漢(公元25年—220年)
? ? ? ? 襲公字長義更始二年為攘羌校尉。
? ? ? ? 時公字敬節(jié),光武建武十二年為徐州刺。
? ? ? ? 亟公字廷賢,光武建武三十一年為散騎常事、冀州刺史。
? ? ? ? 吉公字世寧,明帝永平六年授少府卿。
? ? ? ? 謨公字文一,又作文典,章帝建初元年授玄兔太守,轉弁州刺史。
? ? ? ? 恂公字符信,和帝永元十二年授鎮(zhèn)南將軍大中大夫,遷大將軍封年候。
? ? ? ? 就公字符希,殤帝延平元年授諫議大夫,遷司馬。
? ? ? ?橫公字令游,安帝永寧元年授左諫議大夫。
? ? ? ? 邈公字世穆,安帝為徐州刺史,封清泉候。
? ? ? ? 道公字文修,又作遵,太順帝永建二年授秦州刺史司埭校尉。
? ? ? ?永公字仕遙,順帝永和元年授秦州刺史,封關內侯。
? ? ? ? 肇公字符始,質帝本初元年授潁川西河二郡太守。
? ? ? ? 農公字野賢,獻帝建安二年任司埭校尉尚書事。
? ? ? ?祗公字靈智,獻帝建安二十四年使持節(jié)大將軍中書令左仆射。
魏(公元220年—公元266年)
? ? ? ?胡公字文淵,魏文帝皇初元年人東萊陳留二郡太守。
? ? ? 譚公字文惠,明帝太和元年人東宮舍人遷尚書郎。
? ? ? ? 池公字澄清,明帝太和四年使持節(jié)為秦州刺史。
? ? ? ? 泰公字永安,明帝青龍元年授廣威將軍。
? ? ? ? 川公字君封,明帝景初元年使持節(jié)為徐州刺史。
? ? ? ? 豫公字敬悅,明帝景初三年授河東河南二郡太守。
? ? ? ? ?車公字道運,齊王芳正始二年為司埭校尉。
? ? ? ? ?玄峻公字玄樂,齊王芳嘉平元年舉孝廉,任東宮舍人尚書令。
? ? ? ? ?道固公字仲達,齊王芳正始元年人諫議大夫,兼尚書令。
? ? ? ? 冠公字仕文,陳留王奐景元元年使持節(jié)為秦州刺史。
晉(公元266年—公元420年)
? ? ? ? 玉公字真寶,晉武帝太始二年為侍中,兼司埭校尉。
? ? ? ? 逢勲公字公績,武帝太始七年授博陵太守。
? ? ? ? ?惠勲公字公養(yǎng)武帝咸寧元年人太尉兼太傅。
? ? ? ? ?奇勲公字公翼,武帝咸寧四年授河南尹。
? ? ? ? ?殊勲公字公時,惠帝永安元年任太子洗馬。
? ? ? ? ?忠勲公字公藎,惠帝永寧三年任南陽太守。
? ? ? ? 顯公字仲宗,武帝太康時為安定博陵山陽三軍太守。
? ? ? ? ?業(yè)公字公胄,惠帝永康元年為司馬。
? ? ? ? ?禮公字符副,懷帝永嘉元年授中郎主簿,太子太傅丞,為下邳房祖。
? ? ? ? ?穎公,字符從乃逢勲公之子,夫人邴氏由濟南遷下邳梓鄉(xiāng),晉愍帝建興三年除徐州別駕,遷黃門侍郎,隨元帝渡江寓江左,生:懋、祿。
? ? ? ? 懋公字世興,晉建興四年除通直散騎常侍、殿中侍御史、衛(wèi)將軍、遷下邳太守,下邳房祖。
? ? ? ?祿公字世蔭,晉黃門侍郎,世居濟南遷下邳從南渡,晉建武元年任安東瑯琊王府參軍,除給事中、黃門侍郎,以討杜弢功,遷招遠將軍、散騎常侍,克合浦太守。太寧三年詔歸朝奉勑守晉安郡,因家焉,即今泉州,壽六十八,追封晉安郡王,為本宗入閩始祖,至十世孫茂公移居莆田。
?編者注:因歷史久遠,可考資料缺失,比干公之前元祖無法稽考。故而,元祖世次略去。比干公至林祿公之長林,各地族譜之世次多則一百二十多世,少則四十多世,皆因資料缺乏,世次難以稽考。本譜依每個朝代之林氏名賢匯集編輯焉。
(二)晉安世系傳略
? ? ? ? ?(錄《莆田西河郡林氏入閩始祖世系傳譜》1755年修 第133頁)
晉安一世祖
? ? ? ?林祿公,字世蔭,晉黃門侍郎,世居濟南遷下邳,從南渡。晉建武元年(304)任安東瑯琊王府參軍,除給事黃門侍郎,以討杜弢功遷招遠將軍、散騎常侍,克合浦太守。太寧三年(325)招歸朝,奉敕守晉安郡因家焉,即今泉州,壽六十八,追封晉安郡王,為入閩祖,配夫人孔氏,合葬惠安涂領官路旁九龍崗,穴名龍馬毓奇,乾巽向。生子二:景、暹。
晉安二世祖
? ? ? ?林景公,字明徹,晉咸和五年(330)授通直郎,從征南將軍,朱寶平南有功,授真威將軍,散騎常侍,攝侯官令,封桂陽郡(今湖南郴州)南平侯。與弟暹俱居侯官縣都西里。配夫人司馬氏、黃氏,生子二:緩,詳。
晉安三世祖
? ? ? ?林緩公,字義和,晉咸康八年(342)補車騎府參軍,永和元年(345)從大司馬桓溫伐蜀有功,授遠略將軍,永和十一年(355)從桓溫破姚襄,遷散騎常侍,封桂陽郡南平縣開國侯,配夫人黃氏,生子五:漢、群、格、熙、鄱。
晉安四世祖
? ? ? ?林格公,字世標,晉寧康元年(373)授郎中令,配夫人胡氏,生子五:初之、昌之、根之、克之、靖之。
晉安五世祖
? ? ? 林靖之公,字居廣,晉太元十二年(387)授雄戰(zhàn)將軍,終建陽縣令,配夫人陳氏,生六子:藹之、頤之、僉之、遂之、偉之、濤之。
晉安六世祖
? ? ? ?林遂之公,字孟成,晉永明十一年(393)由郡三禮,改任主簿,景平元年(423)遷東莞郡南海縣令。配鄭氏,生八子:蕭史、長賓、安仁、歡忭、肇真、國容、堪時、遁民。
晉安七世祖
? ? ? ?林遁民公,字廷隱,南朝元嘉三年(426)補郡功曹,大明元年(457)授給事中,配夫人黃氏,生七子:玉童、玉質、玉琦、玉器、玉鐘、玉象、玉珍。
晉安八世祖
? ? ? ? ?林玉象公,字嘉度,遁民公之六子,開皇五年(465)為西平將軍。妣陳氏,生三子:廷堅、廷翼、廷欣。
晉安九世祖
? ? ? ?林廷堅公,字景和,林玉象公長子,南朝武帝天監(jiān)十六年(517)授冀州刺史。妣王氏生子:英。
晉安十世祖
? ? ? 林英公,字俊彥,廷堅公之子。南朝大同年間(535—546)任貴平主簿。妣陳氏生子:禮。公自福建莆田遷居江西鄱陽郡。
晉安十一世??
? ? ? 林禮公,字德在,英公之子,南朝天禧年間(560—566)?隋開皇(581—600)兩朝冢宰。
(二)、柴林宗族世系傳略
? ? ? ?(參考閩西各地濟南堂《林氏族譜》整理)
晉安十二世(柴林始祖)
? ? ? ?林士弘公,字世榮,禮公次子。公幼有大志,嘗謂諸童叟曰:朝廷重催科,欽差又征夫赴京救亂。歲逢兇荒饑餓,黎民不勝其受困苦。與眾議曰:當今無道,順命從軍也死,不從軍也死。不若拒命,乘此一便得茍延歲月,死有何憾乎!時有司以公為領兵總旗,遂率壯夫乘機集兵于康山之上,旬月間得數萬人攻府鎮(zhèn)縣而廣救亂,據江西諸郡,逾年稱楚帝國號“太平”,武德五年(622)為唐所滅。配夫人張氏,生二子:興朝、興國。
晉安十三世(柴林二世)
? ? ? (柴)興朝公,林士弘公長子,妣李氏生子:文光,因父敗于唐,國失家破,為避殺戮,易林姓柴。
? ? ? (柴)興國公失考。
晉安十四世?(柴林三世)
? ? ? (柴)文光公,興朝公之子,妣王氏,生子:大棟、大材。
晉安十五世(柴林四世)
? ? ? ? (柴)大棟公,文光公長子,妣李氏生三子:有倫、有紀、有綱。
? ? ? ? ?(柴)大材失考。
晉安十六世(柴林宗族五世)
? ? ? ? (柴)有倫,大棟公次子,妣陳氏生二子:萬一、萬寶。
晉安十七世(柴林六世)
? ? ? ?(柴)萬一,字青錢,有倫公長子,妣劉氏,葬上杭白水寨,生子:永泰。
晉安十八世(柴林七世)
? ? ? ?(柴)永泰公,萬一公之子,妣馮氏、朱氏生三子:有桂、六丁、子立。
晉安十九世(柴林八世)
? ? ? ? (柴)有桂,永泰公長子,妣姚氏生二子:沖炁、福生。
? ? ? ? (柴)六丁,永泰公次子,妣鄔氏生二子:忠厚、祿生。
? ? ? ? (柴)子立,永泰公三子,妣失考,生子:昌。
晉安廿世(柴林九世)
? ? ? ? (柴)沖炁,有桂公長子,妣張氏生三子:守仁、守禮、守信。女配郭威。
? ? ? ? (柴)福生,有桂公次子,妣嚴氏生一子:榮昌。
? ? ? ? (柴)忠厚,六丁公長子,妣失考生一子:志立止。
? ? ? ? (柴)祿生,六丁公次子,失考。
? ? ? ? ?(柴)昌,子立公之子失考。
晉安廿一世(柴林十世)
? ? ? ?(柴)守仁,沖炁公長子,妣張氏生三子:貴、華、積玉。
? ? ? ? (柴)守禮,沖炁公次子,妣藍氏,生二子:榮、穆。
? ? ? ? (柴)守信,沖炁公三子,妣失考,生三子:德玉、富、天錫。
? ? ? ? (柴)榮昌,福生公之子,妣劉氏,生一子:祿。
? ? ? ? (柴)志立遷居江西安縣黃鄉(xiāng)三角。
晉安廿二世(柴林十一世)
? ? ? ? (柴)貴,守仁公長子,妣失考,生二子:臣武、龍車。
? ? ? ? ?(柴)華,守仁公次子,妣失考,生子:孔目。
? ? ? ? ?(柴)積玉,守仁公三子,失考。
? ? ? (柴)榮,守禮公長子,周太祖柴皇后之侄。周太祖郭威無子,威嗣公為養(yǎng)子,立公為太子。公年輕時隨商人頡跌氏于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廣順元年(951),威建立后周,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顯德元年(954),威崩,公繼位為帝。公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后周政明,百姓富庶,中原始于復蘇。公復南征北戰(zhàn),西敗后蜀,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于議取幽州時染疾,不久病歿,享年39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慶陵。元妣劉夫人生三子:宗誼、宗誠、宗諴。妣劉氏及之三子均被后漢誅。公后續(xù)娶大符氏、小符氏為室,生子四:宗訓、宗讓、宗謹、宗誨。
? ? ? ?(柴)穆,守禮次子,葬河田,易柴復林,妣失考,生三子:愨、意、念。(柴)德玉,守信公長子,生子失考。
? ? ? ?(柴)富,守信公次子,妣失考,生一子,正將。
? ? ? ?(柴)天錫,守信公三子,妣失考,生二子:德榮、德貴。
? ? ? ?(柴)祿,榮昌公之子,妣失考,生子:德盛。
晉安廿三世(柴林十二世)
? ? ? ? ? 林(柴)臣武,貴公長子,易柴復林,疑為避禍而匿名,妣鄧氏,葬于河田下修坊“田雞浮塘”,妣失考,生一子:斌。
? ? ? ? ? 林(柴)龍車,貴公次子,易柴復林,疑為避禍而匿名,妣馮氏,葬于河田下修坊“田雞浮塘”,生一子,令。葬于中堡牛形地,生子失考。
? ? ? ? ? 林(柴)孔目,華公之子,易柴復林,疑為避禍而匿名,失考。葬河田下修坊“田雞浮塘”,坐北朝南。
? ? ? ? (柴)宗誼,榮公長子,被漢誅。
? ? ? ? (柴)宗誠,榮公次子,被漢誅。
? ? ? ? (柴)宗諴,榮公三子,被漢誅。
? ? ? ? ? 林(柴)宗訓,榮公四子。
? ? ? ? ? 柴(寧)熙讓,榮公五子,居江西永豐縣,易柴為寧。
? ? ? ? ? 柴熙瑾,榮公六子,居浙江江山市中睦村。
? ? ? ? ? 柴(盧)熙誨,榮公七子,居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新渥鎮(zhèn)莊頭村,易柴為盧。
? ? ? ? ? 林(柴)愨,穆公長子,易柴復林,遷居長溪,生子失考。
? ? ? ? ? 林(柴)意,穆公次子,易柴復林,遷居始興,生子失考。
? ? ? ? ? 林(柴)念,穆公三子,易柴復林,遷居延平,生子失考。
? ? ? ? ? 林(柴)正將,易柴復林,富公之子,疑為避禍而匿名。葬于林屋坪(老車站旁),鰱鯉吐舌,又叫天葬地,亥山已向,妣湯氏,葬五里崗,坐南向北,鰱鯉吐舌。生子失考。
? ? ? ? ? 林(柴)德榮,易柴復林,天賜公長子,妣失考,生二子:宗、志。
? ? ? ? ? 林(柴)德貴,易柴復林,天賜次子,妣李氏,合葬中堡牛形地,生子:茂。
? ? ? ? ? 林(柴)德盛,易柴為林,(柴)祿公之子,妣失考,生子司倉。
晉安廿三世(柴林十二世回閩復林始祖)
? ? ? ? 林(柴)宗訓,榮公四子,后周恭皇帝,易柴復林,公生于周太祖廣順三年(953)八月四日之澶州府第(舊五代史卷一百二十·恭帝紀)。顯德六年(959)六月癸未日,制授特進左衛(wèi)上將軍,封梁王,食邑三千戶。同年,周世宗病故,公七歲即位,顯德七年(960)元月初一,趙匡胤陳橋兵變,公被迫禪位于趙匡胤,后周滅亡。趙匡胤登基后,降公為鄭王,貶居房州(今湖北省房縣)。
? ? ? ?開寶六年(973),公等生謀避患,默然脫身挈家逃出,流于閩之福州濟南山隱居,始學圃農,復為林氏,改名為“判官”,延續(xù)“濟南”堂號,回歸本祖。
? ? ? ? 開寶八年(975),宋滅南唐,公失去了李后主的庇護,又開始潛逃歷程,從福州遷往莆田,經延平小陳坑(今為延平區(qū)陳坑村),寧化林家坪(今為清流縣賴坊鎮(zhèn)南山村),約于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隱居長汀柳村(河田)。因河田地勢開闊,亦是通往江西、廣東重要之交通要道,恐家族有失,爰隱居距離汀州府30公里山高林密之濯田林坊村。公歿葬于濯田巷頭皇封山(今黃峰山)“天子地”。妣“藍氏、賴氏、郭氏”合墓于濯田劉坑頭楊梅坑,牛形,辛山乙向,生四子:朝、寶、厚、嚴。爰,濯田相距汀州府不遠,唯恐不保,在林清大將保護下,宗訓公后嗣暨林清已生后嗣避居于武平中堡庫背大森林之中。
? ? ? ?為紀念回閩始祖林宗訓公,汀、武、杭眾裔孫于宋元時期在濯田鎮(zhèn)巷頭村水口處建有“宗訓公祠”,公祠神牌位原為“濟南堂鎮(zhèn)駕六郎宗訓公銀精光祿大夫香座”。公之子嗣散居于長汀河田、濯田,武平中堡,上杭郭坊,后裔遍布閩、粵、贛、浙、川、黔、湘、鄂、滇、桂、臺,至東南亞各國,人丁逾百萬。
晉安廿四世(柴林十三世回閩二世)
? ? ? ?林斌公,臣武公之子,失考。
? ? ? ? 林令公,龍車公之子,失考。
? ? ? ?林朝公,宗訓公長子,享壽67歲,妣藍氏,墓葬失考。生一子:繼孫。
? ? ? ?林寶公,宗訓公次子,葬中堡虎形地,巳山亥向。妣賴氏,生二子:孟、武
? ? ? ?林厚公,宗訓公三子,妣邱氏,葬于中堡東布角黃絲釣鱉形,癸山丁向,生子:文二、文四。
? ? ? 林嚴公,宗訓公四子,妣何氏,葬中堡當歸凹,穴名牛形,生二子:信、正。
? ? ? 林宗公,德榮公長子,遷居廣東程鄉(xiāng)湯田黃塞笙竹園。生子失考。
? ? ? ?林志公,德榮公次子,失考。
? ? ? ?林茂公,德貴公之子,妣失考,遷居潮州海陽縣清遠都沙坪。生子失考。
? ? ? ?林司倉公,德盛公之子,妣失考,疑為避禍而匿名。葬于河田修坊“田雞浮塘”,坐北朝南。
晉安廿五世(柴林十四世回閩三世)
? ? ? ?林繼孫公,朝公之子,公葬于中堡當歸凹,大坐人形,石砌大墓,坐東向西。生子失考。
? ? ? ?林孟公,寶公長子,妣失考,葬于中堡牛形地。生子失考。
? ? ? ?林武,寶公次子,妣失考。生子失考。
? ? ? ?林文二公,厚公長子,妣失考。遷居豐田泉水窯前田螺坑。生子失考。
? ? ? ?林文四公,厚公次子,妣謝氏,遷居豐田泉水窯前田螺坑,生一子:貴英。林信公,嚴公長子,遷居福州失考。
? ? ? 林正公,嚴公次子,公喜觀名山大川,游至寧化石壁居住,妣廖氏,生子:千六郎(諱融)。
晉安廿六世(柴林十五世回閩四世)
? ? ? ?林貴英公,文四之子。生子千七郎。千七郎生二子:宗一、宗二。據江西《遂川縣衙前鄉(xiāng)衙前村林氏族譜》載:宗二(宗一居武平巖前大布)→斛郎→宗(遂昌譜:聳)遠→盛山(珊)。據《浙江遂昌林氏族譜》載:聳遠生二子:盛珊(山)、盛瑚。盛瑚遷居重慶→興→友賢→福德→壽穩(wěn)→貴盛→祖春→斗發(fā)→開先。開先公字儒琳,公于康熙年間由福建武平縣豐田鄉(xiāng)鴉鵲塘遷江西遂川縣衙前鄉(xiāng)衙前村磨刀坑立基。開先妣葉氏生三子:德山、兆吉、兆清。
? ? ? ? ?武平武東鴉鵲塘千七郎衍派:千七郎→宗二→斛郎→遠→盛山(珊)→興→友賢→福德→壽穩(wěn)→貴得。壽穩(wěn)公生三子:貴得、貴生、貴盛。貴得→祖恩→宗科(字君宇)→元毓(鴉鵲塘世系)→永利→盛松→華融(遂昌石門塘世系)→國裕→肇基→長意(遂昌回龍寨世系)→安勝→日源(回龍灣世系)→家根(住松陽)。鴉鵲塘十四世祖永利公是在清雍正六年(1728)從鴉鵲塘直接遷徙至遂昌廿一都石門塘來的。現(xiàn)人口1600以上。鴉鵲塘十二世宗科生子:元毓丶元超丶元選。元毓的后裔均遷居浙江遂昌石門塘等處;元超、元選的后裔仍居鴉鵲塘。宗二→斛郎→宗遠→盛山→興→友賢→福德→壽穩(wěn)→貴生→元升。元升公由武平鴉鵲塘遷居長汀縣大同鎮(zhèn)鄭坊村七古樹下。據浙江遂昌《林氏族譜》記載:中堡九郎→四十郎→念十郎→千七郎,千七郎在元至正年間到鴉鵲塘開基,娶張氏生子二宗一丶宗二。繼娶陳氏生子二八郎丶滿郎。此資料由浙江遂昌林家根提供,其祖源待考。
? ? ? ? ?注:林厚世系,由宗訓公至今僅傳27代,斷層約10代,迨后考證之。
? ? ? ? 林融公,字遇春,號千六郎,公之妣巫氏領著全家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由寧化移長汀河田水口(今河田南塘村)居住,為河田始祖,妣巫氏,生六子:五一郎、五二郎、六郎、七郎、八郎、九郎。林融墓葬失傳,之妣巫氏葬于河田青草坑,猷和墓,大座人形,寅山申向。
晉安廿七世(柴林十六世回閩五世)
? ? ? ? 林五一郎公,融公長子。公隨母巫氏太婆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由寧化移長汀河田水口(今河田南塘村)居住,后裔失考。
? ? ? ? 林五二郎公,融公次子,公隨母巫氏太婆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由寧化移長汀河田水口(今河田南塘村)居住,后裔失考。
? ? ? ? 林六郎公(六三郎、有譜稱五三郎,諱釗),融公三子,宋元祐二年(1087)隨母巫氏太婆遷居河田水口(今河田鎮(zhèn)南塘村),歿葬于河田青草坑母巫氏太婆墓側旁。釗公之妣賴氏葬長汀河田苗圃去濯田方向左片500 米處(1號墓)坐東向西,穴形:蓑衣掛壁。生三子:萬一郎(尚卿)、萬二郎(尚善)、萬三郎(尚和),均于宋宣和年間(1119-1125)移居上杭郭坊。
? ? ? ?林七郎公,融公四子,宋元祐二年(1087)隨母巫氏太婆遷居河田水口(今河田鎮(zhèn)南塘村),約280年之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6),河田俞姓以開圳為由損壞了我林姓祖墳,引起兩姓紛爭。吾族訴官,長汀知縣鄭從吉處事偏頗,林姓后裔誤撞斃鄭,致元兵連夜開進河田滅我林姓九族,焚燒山林,挖掘祖墓,侵占祖屋,60多座河田墓葬僅存族譜記憶。柴守仁之孫臣武公、龍車公、孔目公,柴守信之孫正將公、柴福生曾孫司倉公、融公長子五一郎、次子五二郎之后裔下落不明,尚未逃難者頓易李姓。
? ? ? ?以下逃難者家族至今失去聯(lián)屬:
? ? ? 長汀縣嚴婆田村開基祖(原居長汀縣古城鎮(zhèn))政崇公。
? ? ? ?新橋鎮(zhèn)大雪(息)嶺開基祖景源公。
? ? ? 大同鎮(zhèn)下東街村開基祖六七郎公(原居寧化)。
? ? ? 大同鎮(zhèn)計升村開基祖常青公。
? ? ? 大同鎮(zhèn)翠峰村林氏。
? ? ? 河田鎮(zhèn)陳坑村開基祖嘛溝公(原居三洲)。
? ? ? ?策武鎮(zhèn)林田村開基祖祖永榮公(原居苦竹)。
? ? ? 上杭回龍開基祖伯十郎公。
? ? ? 逃難至閩西外域之族親均以失聯(lián)。
? ? ? 林七郎公葬于河田圩崗子上,壬山丙向,虎形。七郎之妣劉氏歿葬于羊角水大屋場辰山巽向,生二子:仕權、仕瓚。兩公移居丘流東里東流小溪,又移居禾坪龍溪。仕權公第七代孫伯十郎公于元末移居上杭回龍(原地名:龍下)村,伯十郎公之父失考。仕權公第七代子升元末移居長汀策武牛頭頭村。
? ? ? ?林八郎公,融公五子,公隨母巫氏太婆原居于河田,約于宋元符年間(1098-1100)年由河田移居長汀濯田之上祖宗訓公居住地林坊村(今巷頭村)。八郎公往中堡探望弟媳、侄,身故于中堡,葬于中堡東鋪角黃絲釣鱉形。妣賴氏葬濯田寒婆寨東山巖飛天鳳形,生二子:林廣、林海。
? ? ? ?林九郎公,融公六子,公隨母巫氏莆田原居河田,約于宋元符年間(1098-1100)年由河田移居長汀濯田同五哥八郎公移居濯田,約于宋大觀年間(1107-1110)移居中堡。九郎公往濯田探望嫂、侄,身故于濯田并葬于斯地焉。妣潘四娘葬于中堡廣背山。生三子:二十郎、三十郎、四十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