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有了好的戰略以后,最重要的一步是找到自己的增長飛輪,也就是找到公司的增強回路,也就是用關鍵節點的因,因增強果,果反過來又增強因,形成回路,一圈一圈循環增強,這樣才能十倍速、百倍速甚至萬倍速的發展壯大。
不僅僅是企業,個人也是如此,一個人越成功,就會有越多優質資源來找他合作;和越多優質資源合作,他就越成功。成功和優質資源之間,互為因果,彼此刺激,循環放大。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關鍵節點,推動飛輪轉起來呢?飛輪效應這本書提出了如下7個步驟,教你如何打造自己的飛輪。
1、列舉出你的企業已經實現的、重大的、可復制的成功,包括遠超預期的創舉和新產品。
2、列舉出你的企業經歷過的失敗,包括公司那些遠沒實現預期或徹底失敗的舉措和產品。
3、對比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并思考從這些經驗與教訓中我們能發現哪些可以組成飛輪的構件。
4、利用你發現的飛輪構件(4~6個),草擬出一個飛輪。首先要確定飛輪始于何處,也就是飛輪循環轉動中最重要的部分,再構思接下來依次是什么。你必須能解釋構件之間的邏輯順序,并據此描繪出回歸循環到頂部的路徑。同時,你還必須能解釋清楚這個閉環是如何自驅加速的。
5、如果構件超過6個,飛輪就會過于復雜,要通過鞏固并簡化構件才能抓住飛輪的本質。
6、用你的成功清單和失敗清單檢驗飛輪。你的實際經驗是否可以驗證它?你需要不斷地調整飛輪結構,直到它既能將你最關鍵的、可復制的成功顯而易見地呈現出來,也能將最重大的失敗和最明顯的痛點清晰地暴露出來。
7、根據刺猬理論(三環理論)來檢驗飛輪。這一理論其實是一個簡單、透徹的概念,它來自對以下三環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
(1)你對什么充滿熱情?
(2)你能在什么方面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
(3)是什么驅動你的經濟引擎?
對于創業公司而言,可以參考同類型成功企業的飛輪框架來構建自己的飛輪;
其次,要認識到飛輪的底層結構并不是單一的業務生產線或業務活動;
再次,在構建飛輪的過程中要MVP,一定需要突破閾值后才能重投入;
要注意的是,飛輪的每個構件都要互相支撐,因此飛輪中的每一個構件都需要保持穩健并積蓄勢能,以支撐整個飛輪的持續轉動,隨著環境的變化和用戶需求的變化,飛輪是要迭代的。
如果飛輪減速或不再轉動,那么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是雖然飛輪擁有良好的基礎,但人們并未能將飛輪的方向和理念執行下去,或者沒有對飛輪各個構件及時進行升級,使飛輪最終失去了活力;
二是早期的飛輪邏輯已不再符合現實情況,這時必須對飛輪存在的問題進行準確的診斷,必要的話需要對飛輪進行徹底的改變。
書中還講了如何構建自己的第二飛輪,這里面涉及到一個很關鍵點,就是企業的底層邏輯,第二飛輪要和自己主營業務的底層邏輯關聯在一起,只有這樣,每一個子飛輪才能無誤地匹配并支持整體飛輪的轉動。
飛輪效應里很重要的一點是保持企業的核心。保持核心需要企業在面對壓力時依然堅持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長期愿景。而如何才能保證核心呢?
第一階段 選擇嚴格自律的人
第二階段 堅持嚴格自律的思想
第三階段 付諸嚴格自律的一致行動
第四階段 實現組織基業長青
“1個天才加1 000個助手”,這種只依靠個人魅力進行領導的做法就好比是“報時”,而塑造一種不依賴于任何個人領導就能讓組織持續蓬勃發展的管理方式則是“造鐘”。依賴單一的偉大構想就是“報時”,而建立一個可以產生許多偉大想法的組織就是“造鐘”。建立經久不衰的偉大企業的領導者往往是造鐘者,而不是報時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