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舅媽因為抑郁癥離世了
朋友說她舅媽這輩子過的挺難的,和舅舅關系不好,沒文化,不識字,出門都得跟著人。老了老了,小女兒因為車禍離世,白發人送黑發人,兒子也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和她不很親近。
舅媽看似很幸福,實際孤零零的一個人活著,心事沒人知,沒人聽,沒人懂,最終郁郁寡歡 ,加上女兒車禍后一直沒走出來,感覺活著沒意思,沒有一點念想
朋友只知舅媽得了抑郁癥而沒有人關心,實際上是舅媽內心的精神支柱崩塌了
老話說,人活一口氣,這口氣其實就叫念想或者說精神支柱,有了,活著就有奔頭,沒了,就如行尸走肉。
這是最近幾年在我爸和我姑父身上感受到的。
我爸和姑父年紀差不多大,也幾乎前后腳得了輕微腦梗。不重,但是會有點控制不住流口水,早期腿還會有點沒知覺。
姑父家,條件好,生病后就一直在家養著,或者打聽到哪有好醫生了就過去求醫問藥。
我爸呢,閑不住,在老家找了個掃大街的活兒,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開著他的小三輪去他那一片片區,忙忙叨叨,回來七八點。
一開始,大家都勸他,一輩子都體體面面的工作,到老了掃大街 孩子們也都大了,真不差那倆錢。
確實不差那幾個錢,但最主要的,我爸就想著有個事兒干,一是干點啥心里不慌,二是就當鍛煉身體了,反正那個點起床就算不掃大街,他也是走路健身。
有個事兒在哪,活著就有了奔頭,盡管這事兒不那么體面,但心里有個事兒就有了牽掛,無論這個事是大是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沒有目標的那種茫然感,其實就是生活沒有了方向和目標,俗話說,就是沒有了奔頭。
就這樣,我爸說話幾乎不流口水,走路腿也有了知覺,幾乎恢復正常。而姑父,因為說話流口水,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也越來越不愛出門。
那天,出去玩碰到姑姑姑父,姑父騎了個小三輪,姑姑說要讓他鍛煉一下手腦協調。
另一邊姑姑喊住了我說別讓你爸再去掃大街了,多丟人啊,都這么大年紀了,該坐家里享福了。
話沒錯,心也是好的,所以我張張嘴,反駁的話終是沒有說出口
我想說如果真讓他沒事干,怕除了加速衰老,沒有其他
早些時間聽一個老師講認知心理學,講到大腦的部分,就開始不停的強調,大腦越用越有用,越不用越沒用。
越來越有用的大腦,就是有事干,有人念,總要有點啥,讓大腦主動的思考,他才不會老化加速。心也一樣,有個人住在心上,那就有了牽掛。人有了牽掛,就有了動力。
而朋友的舅媽就是失去了那個她心心念念的人,失去了那個愿意讓她努力活著的動力。沒了奔頭,日子過與不過沒什么兩樣。
愿我們都能找到為之奮斗一生的人、事、物,讓我們的這口氣能長長久久的熾熱如初